本报记者 华观发
“尽管消息面还没有最终确认,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所有的信息都预示着中信证券—贝尔斯登的交易已经远离预设的轨道。”3月16日晚间时分,接近中信证券高层的一位权威人士如此评价2天前发生在贝尔斯登身上的那场“危机”。
就在当晚,美国摩根大通公司宣布,将以总价约2.36亿美元(折合每股2美元)的价格换股收购贝尔斯登公司。后者是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数日前其股价还是每股30美元。
3月17日,中信证券(600030。SH)正式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根据贝尔斯登近日发生的情况,对贝尔斯登的最新情况和拟议中的相互投资及业务合作计划进行综合评估,公司不保证未来能达成最终协议。去年11月,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宣布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摩根大通的介入,标志双方的交易密码已经生变。”该权威人士介绍,贝尔斯登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它是一家完全由管理层控制的公司,摩根大通的介入标志着贝尔斯登管理层将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
“纸上婚约”
“现在来看,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之间的协议和约定将注定只能成为一张纸上‘婚约’。”上述接近中信证券高层的权威人士指出。
事情要从2007年10月22日,贝尔斯登在美国证券市场公布与中信证券的全面合作协议说起。
根据贝尔斯登公布的英文版协议内容,中信证券将向贝尔斯登投资约10亿美元左右,从而获得后者的可转换证券,这些证券日后可转换为相当于这家纽约证券公司6%左右的股权。中信证券还将有权在公开市场上购入贝尔斯登至多3.9%的股权,而最终持股比例总计不超过9.9%。
与此同时,贝尔斯登也将投资10亿美元左右,购得中信证券的可转换债券,日后可转换为中信证券总计2%的股权。此外,贝尔斯登还可选择收购中信证券另外5%的股权,该选择权行使期限为五年。
根据协议,中信证券所购贝尔斯登可转换证券的有效期为40年,贝尔斯登购买的中信证券债券则必须在5-7年内转换为股票。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中下旬,居住在巴哈马群岛的一位英国亿万富翁购买下了贝尔斯登近7%的股份,成为这家投行最大的单一股东。
“贝尔斯登是一家股权非常分散的公司。按照换股计划,如果能够顺利进行,中信证券应该成为单一的最大股东。”中投证券研究员赵明勋指出。
但是,就在各方还在为中信证券到底“该不该买”、“怎样买”的问题进行激烈争吵的时候。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承销商的贝尔斯登在次贷漩涡中的损失接连升级,股价连续下跌。
与此同时,中信证券的股价在A股的不断调整中也接连下挫。去年10月19日前5个交易日,中信证券的股价平均收盘价为108.14元,上周五中信证券的收盘价格为57.99元,已经下跌4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