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股灾:覆巢之下无完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6日 13:57  华夏时报

  22日美联储宣布降息救市 24日美参议院和财政部宣布刺激经济计划 过山车效应仍将继续

  本报特约撰稿人 李正信 华盛顿报道

  经历21日的全球股市陆续暴跌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2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25%降至3.5%,并暗示可能在未来视经济增长形势进一步降息。受大幅降息消息影响,当日开盘时重挫的欧洲股市盘中震荡上行;美国股市在开盘出现惯性下跌情况下震荡攀升,收复早盘大部分失地。

  24日,美国政府和国会就刺激经济增长方案达成一致,暂行减税等一揽子计划,减税总额定为1500亿美元,用以尽快刺激消费,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受此利好因素影响,24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收盘时全部上扬,欧洲和日本股市也强劲反弹。

  然而,从未来趋势看,股市仍难立即走出剧烈震荡模式,一旦相关经济数据不理想,股市势必马上下挫。从市场恐慌情绪来看,尤其是从美国近期将公布的经济数据预测来看,越来越多的人悲观地认为,道琼斯指数跌入理论上的熊市,只是何时、多深,以及熊市将持续多久的问题。市场在等待进一步降息。

  美上演经济版肖申克救赎

  在伦敦、东京乃至中国等全球其他主要股市1月21日轮番大幅震荡之际,全球股市动荡的根源——美国,却在悠悠哉哉地过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政府关门大吉,股市也停止交易。然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相关经济决策者们,已强烈预感到世界其他股市的风暴第二天必然横扫纽约股市。人们甚至预测,投资者的仓皇出逃,会像摧枯拉朽一样,让纽约股市直线下滑,当天就进入熊市。

  为应对纽约股市开盘后的这一危险局面,21日下午6点左右,伯南克紧急召开电视会议,与联储公开委员会其他成员讨论对策,最后以8票赞成,1票反对,1人缺席的结果通过决议,22日股市开盘前就紧急宣布把央行的短期目标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3.5%,并暗示这并不意味着是最后一次减息。联储公开委员会都等不到一周后的例会来决定此事,足以说明联储对股市形势严重性的认识。此次减息,不但是自9·11恐怖袭击后的首次公开市场委员会例会之间的减息行为,而且是自1982年一次降息100个基点以来的最大幅度降息。

  美联储在降息声明中表示,采取如此大动作的原因,是经济前景疲软、增长的下行风险上升、金融市场环境继续恶化、住宅市场加速萎缩,以及就业出现疲软迹象等。联储的声明还表示,尽管仍将继续关注通胀威胁,但对通胀的担忧已降到次要地位。

  22日的纽约股市对减息作出积极反应。道琼斯指数在早盘一路下跌464点后开始反弹,收盘时以下跌128.11点收复大部分失地。

  23日纽约股市再次出现先暴跌再收复失地的现象,早盘先是下跌了323点,收盘前却大幅反弹631.86点,以298.98点的升幅,把道琼斯指数推高到12270.17点。

  实际上,在过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当日内股市大起大落已成为惯例。这一方面表明经济数据好坏参半的复杂现象对股市的刺激,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的恐慌心理。另外,不少人相信,在5个开市日连续大跌后,股市也该有所变化。从未来趋势看,股市仍难立即走出剧烈震荡模式,一旦相关经济数据不理想,股市势必马上下挫。

  从联储降息0.75%后的股市走势分析,可以看出联储的大动作和白宫的紧急财政措施,的确对股市发挥着强心针的作用。但股市的巨幅震荡也表明其基本面的脆弱。因此,人们普遍期待美联储采取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政策,比如在本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例会上,再次决定降息0.5%。

  随着股市的震荡加速,批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声音也在不断上升。业内人士认为,联储应更早地意识到次贷等危机对美国经济危害的严重性,从而及早大幅度放松货币政策。22日,伯南克被逼到了墙角,才不得不匆忙推出0.75%的降息措施。联储这样惊慌失措的表现,均不利于投资者重拾对美国股市乃至整体经济的信心。

  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即使联储在伯南克的领导下使股市绕过此次崩溃危机,但诱发此次危机的次贷坏账、房地产泡沫,以及信用借贷等严重问题仍未真正清理。在此基础上的货币政策从松,势必人为刺激新的投资和消费,从而一方面推后了本应发生的调整,另一方面又提前刺激了新的投资,其结果可能让美国经济不久的将来就面临另一种威胁——通货膨胀。届时伯南克将应对的,则可能是更为棘手的滞胀,即一面是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另一面是通货膨胀急剧上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