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9日20:20 综合

  来源:三板富

  说到增持,资本市场上真是大戏不断。

  这边厢,“万宝大战”再起波澜;那边厢,民生银行也迎来了一场硝烟弥漫的股权争夺战。

  财富大戏虽好看,但与富姐无关。不过,在搬起小板凳看A股股权争夺大战的同时,富姐没有忘记咱新三板。

  与A股相比,由于流动性欠佳,企业数量众多且优质企业转板的转板,纷纷上演跑路潮,因此,新三板上,多路资本竞相争夺企业控股权和董事席位的情况富姐还没见过。

  不过,增持的情况倒是不少。

  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今年至今新三板上共有181则公告,涉及12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分月度来看,1月份的公告数量最多,达41则,其中,有17则是计划增持或承诺不减持的公告。

  详细情况如下 ▼

  从发起增持的主体来看,增持人多为新三板的前十大股东或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这些人士都是俗称的“企业内幕人”。

  炒过A股的人都知道,如果多个内幕人都在竞相增持公司的股票,那么你跟风买入赚钱的概率通常要大于亏损的概率。

  那么在新三板上,自家人最看好哪个行业的企业?这些被增持的公司有何特点?富姐今天就带您去看看。

  ·自家人最看好信息科技企业 ·

  近期,富姐做过很多哪个行业企业最受资金,并购方青睐之类的报道,其中,以信息科技为主的TMT行业被视为公认的热门行业。

  事实上,信息科技企业也是内幕人比较青睐的增持对象。

  据富姐统计,121家公司中,共归属于原材料,消费品,能源,金融和信息技术等8个行业,其中,信息科技行业的企业数量最多达37家,其次是工业和消费品行业,分别有28家和27家。详细情况如下 ▼

  信息科技企业为何最受青睐?这恐怕也跟外部投资人比较青睐这一行业有关。

  根据富姐此前的研究,在2015年,扣除金融业后,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TMT行业是最为吸金的行业,而在2016年,纵是与金融行业相比,该行业也是最为吸金的行业。

  既然外部人喜欢,那么熟悉内情的内部人也没理由不喜欢。

  ·创新层企业占比高达31% ·

  在分层方案落地之前,市场对其寄予厚望。然而,分层方案落地之后,整体而言,市场的流动性并没有明显改善。

  不过,与基础层相比,创新层的流动性还是要明显好一点。就成交量来看,创新层900多家企业贡献的量要占去整个新三板的大半壁江山。

  121家发布增持公告的企业当中,有多少属于创新层?

  ▼

  据富姐统计,在121家企业中,有37家属于创新层,剩下的84家企业全部属于基础层。

  尽管基础层企业数量和比例远大于创新层,但就整个新三板的情况来看,创新层企业还是比较受自己人青睐。

  截至7月18日,新三板上共有7780家挂牌企业,创新层企业为953家,占比仅为12%。而被增持的121家企业中,创新层企业占比要高达31%。

  ·营收和盈利好于全市场情况 ·

  众所周知,相比于普通投资者,大股东和董监高对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通常比较了解。那么这121家被增持企业的营收和盈利情况如何?

  据富姐统计,121家企业中,营收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117家,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63家,而超过2亿元的企业则有35家,占全部企业的比例为29%。

  整个新三板是个啥情况?

  ▼

  统计显示,新三板上营收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2765家,超过2亿元的企业有1337家,占全部挂牌企业的比例仅为17%。

  从盈利来看,121家企业的情况也不算差。

  统计显示,121家被增持的企业中,有95家去年实现了盈利,占比为78.5%,其中,盈利超过1000万的企业数量有64家,占比为53%。而新三板上,盈利超过1000万的企业占比仅为34%。

  ·融资情况好过全市场 ·

  谈完了赚钱,再来看看融资。

  一般来说,资本市场对企业的意义有两个,一个是融资,一个是为投资者退出提供渠道。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那么121家企业的融资情况如何?

  ▼

  据富姐统计,在121家企业中,有88家企业在新三板上融到过钱,占比为72.7%。其中,73家企业的融资额超过1000万,占比达60%。

  这一比例要远好过新三板的整体情况。

  据统计,在778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中,只有3213家企业融到过钱,占比仅为41%。其中,2243家企业融资超过1000万,占比仅为28.8%。

  ·估值是个啥情况? ·

  在A股,大股东和董监高通常会在公司股票估值较低时去增持公司股票。这样一方面可以推升公司股价,一方面也可以吸引跟风资金进一步买入公司股票,从而为公司股价提供支撑。

  那么这121家被增持企业的估值情况如何?

  ▼

  据富姐统计,除ST春秋和ST娱通两家资不抵债的公司以外,其余119家企业中,有18家企业的市净率在1倍以下(备注:不少协议股无最新报价),市净率在1.5倍以下的企业有40家,占比达33%。

  不过,考虑到新三板缺乏有效的定价机制,且在121家企业中有27家采用的是协议转让方式(这种转让方式下,买卖方报出价格比较随意,类似1分钱,1毛钱成交的情况数不胜数,但这显然不是企业真实的股价),因此,对外部投资者而言,参照市净率和市盈率的高低来决定是否买卖公司股票的意义并不大。

  附名单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与三板富及富姐无任何关系。


责任编辑:骆珊珊 SF176

相关阅读

中国已经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当前确实不会发生美国式的金融危机;但是从债务链的险情看,中国已经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如果不真正加快改革,那么“温水煮青蛙”,暂时不会爆发系统性风险,但照样会把经30多年改革开放国民 辛辛苦苦积累的宝贵财富慢慢侵蚀掉。

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升温应无悬念

目前,全球经济与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联系紧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似乎成了衡量全球经济是否进入通胀期的“晴雨表”,无论当前全球经济走势多么变幻莫测,但经济缓慢复苏应是大概率事件;受经济复苏驱动,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升温亦无多大悬念。

黑石是左右万科之战的天平吗?

宝能系姚老板闯进万科期间,王石很忙,除了拉拢深圳地铁来为自己站台之外,王石B计划一直甚嚣尘上。现在整个万科已经是硝烟弥漫,宝能、华润、王石三方已经撕破脸皮,作为A计划的引进深圳地铁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能上演天地一家春?在相互角力的关键时刻,万科B计划到了呼...

谨防宝万之争背后的并购危机

让各方警惕的并非宝万之争的事件本身,而是宝能以杠杆并购“蛇吞象”的示范意义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在影子银行遭遇“资产荒”和并购重组迎来黄金时代的双重背景下,这种连锁反应很可能在中国市场掀起一轮杠杆并购浪潮,最终将中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入一场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