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4月15日,为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责,推进“依法治市”“依法治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召开2017年会员大会。

  过去20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规模、投资者数量及结构、产品种类、法律制度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世界主要的资本市场之一。深交所在过去20年也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为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探索符合国情的监管创新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深交所正向世界一流交易所迈进,此时召开会员大会,重建完善深交所治理结构,对深交所实现下一个跨越式发展目标意义深远。

  交易所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平台,肩负着服务和监管的职能,只有这两大职能都履行好了,资本市场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交易所自身也才能壮大。

  服务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对会员的服务、对上市公司的服务,更重要是它从宏观上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大局。证券交易所在现代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经济体系的安全运行。交易所及其会员单位对自己身上服务于国家战略大局这一点要有清醒认识,要有时代担当。交易所必须成为身体力行新发展理念的关键力量,成为市场各方及投资者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这是实实在在的大局。

  监管是证券交易所的另一项重要职能。近两年来,各级监管部门狠抓全面依法监管,刮起了监管风暴,资本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投资者信心得到增强。证券监管是一个立体的体系,证监会的行政监管、交易所一线监管和其他市场主体的自律监管各有分工、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共同筑起证券市场的监管长城。根据《证券法》,交易所是法定的监管机构,担负着一线监管的重任。证券市场的稳定、“三公”原则的落实,都离不开交易所监管职能的充分发挥。

  交易所贴近市场,是一线监管的最佳执行者,也是整个市场的第一道防线。法律赋予交易所的一线监管职能具有广泛性、多样性,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指出,交易所必须依法主动行使全方位的监管职能,包括对公司上市、退市和并购重组和实质性监管,同时,交易所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不仅对上市公司和会员而且对会计师事务所等其他中介机构,都必须有可约束之规。交易所的一线监管职责,远比一些人理解的更加广泛和丰富。“入场者都要受交易所监管,没有例外”,这是迄今对交易所监管问题上最强有力的表述。

  在此次会员大会上,深交所制定了下一步的监管思路。一是推行“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交易行为监管模式。二是强化上市公司监管。完善信息披露监管体系,构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综合管理制度,加强对“高送转配合减持”、“铁公鸡”、“忽悠式重组”、“清仓式减持”等市场乱象的现场检查,提升一线监管手段的威慑力。三是加强异常交易行为监控等。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着力提升一线监管效能,当好资本市场“守门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维护市场稳定,最终服务于国家战略大局。

  此次会员大会的召开,既是深交所完善法人治理的一件大事,也是进一步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的重要契机。包括交易所在内的资本市场各类主体,都应该不忘使命,守土有责,共同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