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4日21:22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3月14日讯 见习记者 刘灿邦“现在上海的共享单车,每天使用大体超过100万辆次,这表明老百姓对它很欢迎,共享单车已经不只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两会期间力挺共享单车,认为这是一种创新举措,应该鼓励和支持。然而,就在两会前夕,上海黄埔区车辆停放管理公司扣押了4000余辆共享单车,这一事件也凸显了监管与便民之间的矛盾。言犹在耳,近日有媒体报道指出,在前期充分调研基础上,上海市质监局指导上海市相关行业协会,研究编制了共享单车系列团体标准。目前,全国首次依托区域协作制订的《共享自行车服务规范》、《共享自行车技术条件第1部分:自行车》、《共享自行车技术条件第2部分:电动自行车》等三个共享单车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已完成编制,下一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一份曝光的共享单车标准(讨论稿)摘录(以下简称上海标准),共享单车一般连续使用三年强制报废;报废车辆不允许进行拼装、修理后再投入市场;不允许社会车辆进入共享自行车服务。在服务软件要求方面,软件系统应具有区域内通租通还、计时计费功能;具有结算功能;对共享自行车具有远程监控、显示统计等功能;宜具有兼容其它共享服务系统,提供其它共享服务系统服务信息查询、浏览等功能;软件系统应具备定位共享单车位置功能,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共享单车,方便用户查找和用于防盗追踪。而针对此前有用户反映单车押金退还缓慢的问题,上海标准也要求,押金退回的时效应不超过7天。上海标准也对单车使用者做了限制,一是,共享自行车服务对用户的身高要求在1.45米~1.95米范围内;二是,共享自行车服务对年龄段要求应在12岁~70岁范围内,70岁以上年龄使用共享自行车的,需每年向服务企业提供健康证明。另外,上海标准还对单车完好率、投诉后的仲裁、赔偿标准以及支付赔偿时限等问题做出了规定。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建荣则透露,目前有桩自行车的标准,是每一万辆车要配备100个服务人员,对共享单车的要求低一点,每一万台必须有50个人。证券时报记者在上海市质监局官网看到,3月9日就挂出一条消息,上海市将推共享单车团体标准。而在3月初,成都市发布了由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的《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试行意见》(以下简称成都标准)。记者注意到,成都标准总体思路是,以解决市民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系统换乘接驳需求为导向,以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规范监管为手段,引导本市共享单车规范有序发展,为市民提供便捷、绿色的出行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出行。并提出了以人为本、市场配置、技术创新等基本原则。在秩序管理方面,成都标准要求,加快自行车停车点位划定,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共享单车停放管理。对于共享单车管理,成都标准要求,运营企业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的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同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应自觉接受其服务机构所在地县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在对车辆的规范方面,成都标准要求,共享单车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规定,车辆质量可靠;车身设计美观,无广告设置,不影响市容;同时,具备车辆的实时定位和精确查找功能,鼓励推广带有车辆卫星定位和智能通讯控制模块的智能锁,鼓励使用国产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另外,成都标准还对市民、经营行为、保障机制等方面做了相应规定。如对于共享单车的使用者而言,成都标准指出市民应爱护共享单车和停放设施等公共财物,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此外,在职能职责的分工上,成都标准指出,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罚;违反城市管理有关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处罚。易观国际分析师王晨曦认为,成都上海两者之间规范的差异还是挺大的,成都更多的是引导性意见,上海则有很多的细节化、甚至定量的要求,这也和城市综合情况、交通情况有关系,所以各地在共享单车管理办法落地的时候,差异化还是较大。“我最关心的是,比方说上海出台了很多细化的要求,比如车辆三年强制报废,用户年龄、身高都有规定,运营商车辆完好率达到95%甚至98%,所以我关心政府出台这些详细规定后,将如何监管,监管可能比制定政策的挑战更大。”王晨曦说。关于定位功能的问题,王晨曦认为市场上的共享单车质量层次不齐,并不是所有共享单车都有定位功能。成都意见说鼓励运营商使用国产系统北斗,但是没有强制要求,北斗在推广过程中可能会有所受益,但是作用不会太大,因为现在北斗的应用场景主要还是汽车。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