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03日02:20 证券时报网

  新年献词

  Our Best Wishes to 2017

  本报编辑部

  

  2017年悄然来临。新旧交替之际,回顾过去,瞻望未来,我们向见证历史、襟怀无边的时间之神表达敬畏之情,也向一路伴行、可亲可敬的读者诸君发出一份面向未来之约。

  刚刚过去的2016年,风云变幻。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宣布脱离欧盟,难民潮冲击西方世界,欧洲多个国家右翼势力得势……这一切,为全球化前景蒙上了厚厚的阴影。悲观者已经开始预言战争的时点,乐观者则依旧坚信,合作共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主流,地球村的建成并非只是遥远的神话。

  国际经济形势,至今没能彻底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除了美国,其他发达国家经济乏善可陈。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已经滑入谷底,但置身全球仍然处在领跑行列。2016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全年6.7%的增长目标,这是一份难能可贵的成绩单。

  梳理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经纬变迁,股市是绕不过去的第一个重要坐标。毋庸讳言,2016年,中国股市总体表现不佳,绝大多数股民并未从中获益。遗憾之余,也要看到亮点。供给侧改革初步实施,给股市带来了结构性机会;有些上市公司股票在大盘整体低迷的局面下,仍然走出了可观的上涨行情,给那些慧眼识珠的投资人带来了好的回报。与此同时,“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之剑扶正祛邪,股市生态正在逐渐恢复。

  楼市,是绕不过去的第二个重要坐标。“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原本是朴素的常识,却在各种局部、短期利益裹挟下,被很多人置之脑后。围绕楼市而进行的一系列所谓金融创新,让房子沾染了浓厚的金融属性与资本属性。2016年国庆长假前夕,中国一二线城市地王频出,房价嗨翻天,风险急速累积。之后,政府在抑制资产泡沫的战略考量下,果断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调控问责措施,暂时让房价低下了高昂的头。

  2016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热度很高的关键词还有:人民币贬值、一带一路、人民币纳入SDR、股市熔断、宝万之争、欣泰电气退市、限购限贷、徐翔案、e租宝、门口的野蛮人、债市暴跌……

  在经济下行和股市下跌的阵痛和纠结中,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奋力前行,将国内外一度流行的诸多悲观论调一一击碎,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前行的最大动力,在于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的改革。

  改革是通向理想境界的必由之路。必须承认,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够大,但还不够强。在它身上,“新兴+转轨”的胎记依旧醒目。对此,市场参与各方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虚怀若谷,诚恳接受诤言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不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重要作用,避免在过度虚拟化、过度金融化的游戏中自娱自乐,迷失自我。

  展望2017年改革攻坚的路线图,《证券法》早日修订,注册制适时登上舞台,人民币汇率更具弹性,楼市回归居住本位,落后产能加快退出市场,刚性兑付神话进一步打破,依法监管更加到位……凡此种种,值得期待。

  改革在路上,梦想不可辜负。在新的一年里,以“守望资本市场,推动社会进步”为宗旨的证券时报全体同仁,愿与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相互砥砺,相互鼓劲,推动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进程。我们相信: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