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2日18:52 投资时报

  优化海外布局引领“国际范儿” 中行半年净利超千亿

  海外机构实现税前利润85.68亿美元,同比增长84.16%,占集团税前利润的43.22%。上半年一系列大手笔资本运作,让中国银行的国际化优势进一步巩固

  来源:《投资时报》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汤巾

  作为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中国银行在国内外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经受住了考验。

  从8月30日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来看,中国银行的经营业绩稳中有升,在转型调整上实现新突破。其实现净利润1073.08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30.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7%和2.52%。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25%,净资产收益率为14.78%。

  该行上半年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42.75%,占比达到41.03%,继续保持同业领先。成本收入比为24.25%,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运营效率持续提高。

  同时,其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上半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47%,为五大国有行最低,且低于商业银行1.75%的平均不良贷款率水平;拨备覆盖率为155.1%。境内机构新发生不良贷款率1.59%,同比下降4个基点,且没有出现地区和行业上的显著蔓延迹象。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煤炭业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贷款余额下降,风险可控,拨备充足。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的海外项目整合深受外界关注。完成南洋商业银行股权交割、成功分拆中银航空租赁在香港上市、成功收购泰国中行和马来西亚中行,以及在文莱设立分行获批,这一系列大手笔资本运作,让中国银行的国际化优势进一步巩固。

  在业绩发布会上,中国银行透露了未来国际业务方面的具体规划:第一,积极发展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业务,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将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第二,加大对“走出去”项目的金融支持,主动推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和国家的使用和拓展;第三,把握人民币加入SDR篮子货币的重要契机,拓展新的客户,把外国的央行、国际金融组织和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各类的交易所,作为重点客户加以拓展,力争在全球市场上成为人民币交易、债券发行承销、财富管理、大宗商品等各个领域人民币业务的领先者。

  调整布局优化海外机构

  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顺应经营环境变化,及时推动海外重大战略布局调整,海外一些重大项目的整合和调整已圆满收官。

  4月19日,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中银香港)获批成立文莱分行。至此,中国银行集团在东盟十国实现机构全覆盖。

  文莱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具有政治稳定、地理优越及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中银香港在文莱开设分行,是中国银行集团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建设的又一具体举措。文莱分行开业后,将进一步夯实中银集团海外发展的根基,提升在东盟地区的服务能力。

  5月30日,中国银行与中国信达在香港联合举办南洋商业银行股权交割仪式。交易对价680 亿港元,刷新了中国并购市场金融企业资产交易的纪录。主动“做减法”,出售南洋商业银行,减少集团业务重叠,有利于中国银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本运用效率。

  6月1日,中银航空租赁有限公司(下称中银航空租赁)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中银航空租赁发行价为每股42港元,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1.26亿美元,成为香港今年以来新股发售的“冻资王”,获得香港社会和国际市场的高度评价。

  该项目进一步推动中国银行集团多元化平台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与股东回报率,提升中国银行整体的品牌形象以及在飞机租赁行业的地位与影响力。此外,中银航空租赁公开上市也有利于发展壮大中资飞机租赁机构,完善中资航空业综合物流服务体系,提高中资航空服务机构国际竞争力,推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6月30日,中银香港发布公告称,已与中国银行签订协议,按股权收购交易对价分别以26.75亿元人民币、32.3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中银泰国、中银马来西亚全部已发行股本。

  此次交易是中国银行东盟地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中国银行表示,东盟地区市场对于中国银行的战略意义突出,实施转让也是中行回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抓住人民币国际化等新机遇,优化海外布局的重要举措。此次转让可进一步拓展中银香港的经营空间,加快提升中国银行在东盟地区的客户服务、产品创新推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结合三大战略延伸国际化

  “国际化是中国银行的品牌。”正如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所言,该行是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目前已在4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64家分支机构。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中国银行海外机构实现税前利润85.68亿美元,同比增长84.16%,占集团税前利润的43.22%;海外商业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652亿美元和3163亿美元,分别比年初新增150亿美元和205亿美元。

  陈四清给出了一组更具体的数据:中国银行海外资产年均增长800多亿美元,三年累计增长人民币1.7万亿,在集团总资产占比已经达到27%;而且海外机构已融入当地的本土市场,本土公司客户的数量,占全部客户数量的72%,公司贷款占比也达到45%。世界500强的企业当中有一半的企业是该行客户。此外,全球现金管理平台基本客户到1.87万家,日均存款6000亿元,债券承销和人民币国际化业务也领先于市场。

  他同时表示,“中国银行正跟三个战略结合,一是跟国家的‘一带一路’结合起来;二是跟人民币国际化结合起来;三是跟中资企业的走出去和跨境并购结合起来,通过这三个结合来延伸中国银行的国际化。”

  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是中国银行海外战略的一条主线。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上半年,中国银行优先考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大布局,分支机构已覆盖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投放授信约174亿美元,跟进重大项目约392个,意向性支持金额超过826亿美元。如果进展顺利,其年底有可能覆盖接近50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同时,该行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累计为8000余家中小企业在全球举办23场跨境撮合会,达成合作意向4500余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行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继续领跑市场,集团跨境人民币结算量2.04万亿元,跨境人民币清算量150万亿元,保持全球同业第一。该行积极推动人民币在新兴领域的使用,不断提升离岸人民币报价能力。

  “我们更长远的目标,是让海外资产真正成为半壁江山。”陈四清表示,“相信我们的国际化道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越走越实。”

责任编辑:赵文伟 SF182

相关阅读

中国大学科技创新为啥不太行

美国科技创新力量大,原因在于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房子是同样的,校区是同样的,大学名字都叫大学,但人家里头的活动却很不一样,差别很大。对我们大学在整个社会当中的连接方式,真要重新反剩

当前应提高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以货币政策为例,政府可以根据每年确定的增长与通胀目标授权央行灵活决定货币政策,未来可以考虑逐步做实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决策功能。在机构实现相对独立的同时,最好也把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从公务员的序列里分离出来。

探秘中国经济数据背离之谜

当前中国经济数据虽然不如7月那么悲观,但政策也难以继续加码,不会有更强的刺激政策出现,因此预计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可能至年底也难见起色,防止资产泡沫的任务仍然较重。

一带一路是G20峰会上的中国方案

对包括G20在内的世界各国而言,“一带一路”倡议都是一个促进器、推动器,不但能够营造更为友善的国际环境,也能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改革,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志在必达,理所当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