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6日05:44 证券时报

  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将淡化降准预期

  证券时报记者 梁雪

  为防范债市泡沫扩大,央行日前在公开市场重启14天逆回购。对此,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表示,这将淡化央行下半年继续降准的预期,比起降准此种刚性的宽松货币政策,逆回购的政策较为柔性。

  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部分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信用违约事件不断增加,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使得低风险的利率债成为市场资金热捧的宠儿,而渐行渐低的利率催生的债券牛市使得债券市场杠杠率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监管趋严和宏观悲凉共同导致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萎缩,也促使部分资金被迫退出高收益金融产品,转向利率债,债券市场因而再呈烈火烹油的繁荣。

  在这“繁荣”后面,央行对杠杠资金形成的泡沫担忧也在逐渐增长,为防范债券市场泡沫进一步扩大,本周三,央行在公开市场重启14天逆回购。

  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利率债规模近42万亿,占全部债券总额的70.13%,和6月底相比,两个月时间上升了6.86个百分点。8月份至年底几乎每个月都有850亿到1200亿之间的过剩产能债券到期。这些到期信用债一旦违约事件增加,避险资金进一步流向利率债。

  林采宜从政策意图分析称,央行此举可能希望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第一,提高市场的资金成本,适当降低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也就是学界所称的“债市去杠杠”;第二,稳定市场的利率预期;第三,化解下半年人民币准备金率下降、流动性进一步宽松的预期。

  数据表明,目前隔夜拆借的交易占比已经超过90%,过度的流动性导致央行担心债市泡沫,从而祭出14天逆回购作为流动性管理的工具。加之,今年以来市场利率逐渐下行,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降至2.73%,1个月同业存单收益率已经跌破2.5%(8月24日为2.43%),而且利率下行的预期仍然蔓延,这种预期部分导致了人民币资本外流的压力增大。自从去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已经贬值9%,人民币兑一篮子汇率走势的CFETS指数,也由年初的100点左右降至目前的94点附近,贬值近6%。

  林采宜说,自去年2月以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的存款准备率分别下降了13%和23%,目前处于17%和15%的水平,远高于国际银行业的平均水平。在宏观经济增长乏力环境下,市场一直对央行进一步降准的政策举措存在强烈的预期。

  对于在本周三这个时点推出较长期限的逆回购将产生的作用,林采宜表示,首先,从某种程度上,将淡化央行下半年继续降准的预期,比起降准此种刚性的宽松货币政策,逆回购的政策较为柔性。再者,逆回购在释放流动性方面的功能类似于降低准备金率,只是整体规模较小,而且,通过各种期限逆回购的交替使用,还可令资金的投放更加灵活、周期调节的节奏更加精准。

责任编辑:陈楚潺

相关阅读

G20峰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点?

峰会将重申避免竞争性贬值。峰会将支持扩大SDR的使用范围,这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峰会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一个新亮点。峰会将承诺促进结构性改革,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峰会将讨论全球经济面临的新的不确定性。

大数据是未来互联网金融的核心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这两个技术,在未来会使数字货币在金融市场当中的使用权重大大增强。同时可以彻底改造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大数据意义上,未来的金融机构的核心能力不是存量的改造,而完全是增量的变化。

负利率可能无法达到使用初衷

从各国应用负利率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反而,出现了有悖于负利率实施初衷的五大矛盾,值得保持警惕。

一线城市楼市投资价值已经不大

如果剔除学区等非经济因素,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并不大,其关键原因在于一线城市价格过高,透支了住房价格的未来上涨空间。从长期投资价值来说,大多数一线城市住房的租售比都在1/1000以上,住房通过出租获取的年化投资收益率仅为1%左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