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5日01:01 北京商报

  大家为什么容易被巴铁忽悠 

  究竟是高科技还是理财骗局?最近在巴铁身上这样的争议不断。8月2日,号称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中巴士”——巴铁1号试验车,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开始启动综合试验。

  “黑科技神器”让人们忽略了梦想照进现实到底还差几步。打着中国制造的大旗,人民日报记者专门就此事致电河北秦皇岛市委和北戴河区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却均表示对巴铁试运行一事不知情,这样的不知情未免令人生疑,一个如此意义非凡的科技项目,当地政府为何“置身事外”?

  即便是企业自主研发,巴铁的可操作性仍有很多待解的谜团。巴铁的概念早在六年前便有人炒,直到今天都很难看到这个“巴铁”有任何创新之处,如何适应中国复杂的路况,更别提它如何确保下方的车辆不会超高;如何应对事故;以及如何避免遮挡下方行驶小轿车的视线等更为细节的问题了……

  比如大车肚子底下跑小车看上去很美,但到了交叉路口,大车与小车的行驶方向不一致怎么办?巴铁设计载客1200人,以每个人加行李重75公斤计算,再加上钢制车体本身重量,巴铁载客运营时总的最大重量超过100吨,相当于重载火车,如果考虑到双向车可能在桥上重叠的情况,那么几乎世界上所有的立交桥都无法承受它的重量。此外,整个车身长60米左右,转弯的问题怎么解决?

  抛开技术难题,“巴铁”项目还有一个敏感的身份,背后运作其实是网络金融P2P的理财公司。2015年11月,《北京商报》记者就曝出这家公司许诺给投资者过高的年收益回报,从10%-13%不等,资金链风险很高。

  会不会拿钱跑路?很多投资人一定觉得这是“杞人忧天”,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比如项目有政府背景、中国制造扬我国威、自主研发弘扬爱国主义,却恰恰把自己投资人的身份抛到了脑后。

  疑虑再多也很难打消一些群众的热情,甚至于一场集体的癫狂。信息浪潮阻断了本应存在的独立思考空间,再加上公众缺乏甄别信息的媒介素养及判断事物真伪的科学素养,让从众成了理所应当,高亢有力。但真相事实到底如何,没有几个人真的关心。

  反智主义抬头,早已不是爱国情绪能够掩护的。把鸡汤当世间真理,却不愿意多看几本书;把来历不明的文章当做养生宝典,而将真正的医生的话当耳旁风;迷信“打了鸡血”的成功学,却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轻信动辄10%以上的高收益 “无风险”理财产品,鄙视常规作业赚钱保守……

  一切未能证实之前,谁也无法断言巴铁一定就是骗局;同理现实的技术难题无法解决之前,谁也不能许给投资者一个稳赚不赔的未来。空喊无用,赚到手里的钱才是你的,这些是基本投资常识,无关乎政府背景、民族自豪感、爱国冲动。类似的项目会越来越多,但只要是骗局,终有破灭的一天。

责任编辑:郭一晨 SF160

相关阅读

跳出反垄断法看滴滴UBER合并

反垄断规制必须尽快回到以“效率目标”为核心的福利经济学分析框架,也只有效率目标才能在个案层面指导反垄断司法实践。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

过去我们获取人口红利的主要手段其实是借助了城镇化,特别是农民工从农村、农业这些生产率低的部门转向生产率高的城市和非农产业,这是一个重要贡献,未来如果还能继续保持下去,我们还可以得到经济增长的动能。

人口从农村进城有利产业升级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农业向制造业流动,再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流动。这个现代经济发展的结构变迁过程是技术创新的过程,产业升级的过程,也是人口城镇化的过程。

庄家炮制概念股陷阱 股民们要小心

在资本市场玩耍,必须得保证所有参与者能公平的看到出牌方,如果总有人偷看底牌,损害的是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