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0日05:30 证券时报

彭春霞/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汤亚平

  周二,沪深两市早盘纷纷小幅低开,开盘后权重板块普跌,拖累股指震荡互踩,上证综指跌破10日均线的有效支撑,并向3000点整数关口附近逼近,盘中最低点3014点;午后,暴风集团乐视网大幅拉升,带动创业板率先翻红;券商股止跌,带动股指几波反弹,上证综指10日均线失而复得。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3036.6点,下跌0.23%,成交1872亿元;深证成指报10778.25点,上涨0.15%,成交3295亿元;创业板指报2273点,上涨1.06%,成交938.7亿元。

  盘面观察,当指数回调接近3000点附近,出现一定反弹,说明主力有固守3000点的意图,但由于跟风资金的缺乏,盘中的反弹显得无力,指数无法逾越分时图上的黄色均线。

  反观创业板指在大盘调整中表现得相对抗跌。跷跷板效应导致资金流向倾向于中小创,这预示着短期大盘的调整还没有就此结束。

  首先,本次调整的原因很复杂:一是宽松的宏观流动性难以传导至股市。可以印证的是,证券结算资金余额稳中有降,股票型基金发行疲弱;二是存量博弈对资金的消耗不容忽视。人民币汇率在过去一个多月中稳步贬值,境内资金依然有外流的压力,而EPFR数据显示外资对AH股配置都在回落;三是获利盘与解套盘双重压力。大盘从5月的最低点2781点到目前已经涨幅近300点,从6月24日开始的2807至3069反弹幅度达9.3%。不管这期间投资者是否赚钱,这样的指数涨幅算得上是一场中级反弹。

  另一方面,自6月27日以来的持续反弹行情并没有得到大量增量资金的支持,随着反弹进入重压区,存量资金显出后劲不足的短板。技术指标上,指数确实需要一次相对充分的调整进行修整。此外,诱发因素也很多,包括中国铁建12.42亿股解禁,券商评级大面积下调,万科持续下跌,高盛、麦格理、瑞信等多家投行已下调万科A的目标价等。

  其次,投资者可能忽视了监管层明确要求资管机构降杠杆的重要意义。但从案例来看,债市与股市都要防止高杠杆地雷势在必行。

  一是债券杠杆地雷,国家开发银行面临东北特钢债连续违约,6只债券总计47.21亿元实质性违约。2015年全年债券违约才200多亿,2016年上半年债券违约就超过了去年全年,下半年还有约两万多亿的债券到期。

  二是股市杠杆地雷。有报道称,截至7月18日,宝能购买万科股票的资管计划,9个资管计划已经有7个被套,目前已经有资管计划到了平仓线。

  值得关注的是,本周一(18日),创业板指收盘跌幅领先大盘,跌幅0.61%,盘中一度跌逾1%,回补了上周三2250点缺口,收盘失守5日、10日均线。而周二(19日) 创业板指报收于2273点,上涨1.06%。

  这是不是可以说创业板发出做多信号?确实,昨日以中小创为代表的题材类个股率先发力,以一根实体小阳线收复5日、10日均线。但是,周二成交量较周一反而萎缩,主力资金主要是通过拉抬题材股来激活市场,未来能否吸引跟风资金、带动市场人气还有不确定性。

  从技术上说,创业板短线上升楔形形态看起来很美,上升楔形有一定的空间,但需严密关注上升楔形下边线,如跌破则必须大幅减仓,短线可以将2240作为关键点位,有效失守则减仓为上。眼下,创业板指距离今年高位2330点不到50点,防止冲高回落为首要任务。

  综合来看,昨日大盘险守住了10日线,但5日线拐头向下要与10日线死叉了,所以短线调整趋势还是没有改变,在没有收复5日线之前,还有可能会继续调整。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宋真真 SF020

相关阅读

中国已经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当前确实不会发生美国式的金融危机;但是从债务链的险情看,中国已经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如果不真正加快改革,那么“温水煮青蛙”,暂时不会爆发系统性风险,但照样会把经30多年改革开放国民 辛辛苦苦积累的宝贵财富慢慢侵蚀掉。

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升温应无悬念

目前,全球经济与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联系紧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似乎成了衡量全球经济是否进入通胀期的“晴雨表”,无论当前全球经济走势多么变幻莫测,但经济缓慢复苏应是大概率事件;受经济复苏驱动,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升温亦无多大悬念。

黑石是左右万科之战的天平吗?

宝能系姚老板闯进万科期间,王石很忙,除了拉拢深圳地铁来为自己站台之外,王石B计划一直甚嚣尘上。现在整个万科已经是硝烟弥漫,宝能、华润、王石三方已经撕破脸皮,作为A计划的引进深圳地铁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能上演天地一家春?在相互角力的关键时刻,万科B计划到了呼...

谨防宝万之争背后的并购危机

让各方警惕的并非宝万之争的事件本身,而是宝能以杠杆并购“蛇吞象”的示范意义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在影子银行遭遇“资产荒”和并购重组迎来黄金时代的双重背景下,这种连锁反应很可能在中国市场掀起一轮杠杆并购浪潮,最终将中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入一场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