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3日07:59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7月03日讯

  童璐 莲花财经

  快递业上市的大潮中,韵达这样的老将岂会错过?继6月30日鼎泰新材股东大会通过顺丰借壳方案后,7月1日晚间,韵达货运也宣布作价180亿借壳上市。

  悉数盘点,去年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今年1月圆通速递宣布借壳大杨创世,5月顺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到韵达货运7月1日发布的拟借壳新海股份(002120)的公告,目前已有四家快递巨头已经将竞争和合作的战场搬到了A股。

  资本潮下,新的角逐才刚刚开始。随着韵达方案的披露,快递巨头们的身家和发展计划都浮出水面。证券时报·莲花财经(ID:lianhuacaijing)记者发现,四家企业均基本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剥离上市公司的原有业务。此外,在6月中旬证监会定调“借壳从严”,并收紧配套募集资金的大环境下,韵达此次并未进行配套融资。

  借壳方案对比

  简单的看一下,大家的借壳方案有什么不同

  四家公司进度谁能最先成为快递第一股呢? 从目前的进度来看,预案发的比较早的大杨创世和艾迪西,可能更有优势.....

  

  过去三年中,这四家快递巨头交出的成绩单分别是....

  韵达货运: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3.03亿元、46.66亿元和50.5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70亿元、4.25亿元和5.33亿元。

  申通快递:2014年度和2015年1~9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0.73亿元、59.74亿元和53.8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18亿元、6.39亿元和5.74亿元。

  圆通速递: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8.85亿元、82.29亿元和120.96亿元,净利润为6.54亿元、7.47亿元和7.17亿元。

  顺丰控股:2013-2015年三年间的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70.6亿元、382.5亿元和473.1亿元。可比口径计算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额分别为18.9亿元、9.2亿元和16.2亿元。

  利润承诺

  对于未来的业绩,他们是这么说的:预计未来三年(2016-2018年度)扣非后净利润不低于....

  他们的亮点是.....

  韵达货运:有2800余家加盟商及20000余家配送网点,在全国共设立了54个直营转运中心。还拥有完整的干线运输网络!2015 年,韵达货运的业务单量超过21亿件。

  顺丰控股:首家有民用航空公司,3年后,自有机队规模会超过50架。

  圆通速递:国内仅有的两家拥有自有航空公司的民营快递企业,自营枢纽转运中心60个,终端网点超过2.4万,除了西藏,地市全覆盖。

  申通快递:独立网点及分公司1370余家,服务网点及门店10000余家,品牌总体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2014年,申通快递 完成业务量近24亿件,同比增长50%。

  下个会是谁?

  除了这四家快递巨头外,其他快递公司也正磨刀霍霍。去年7月份,德邦物流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上交所上市,但遭遇了IPO暂停。今年3月,阿里巴巴旗下大数据物流平台公司菜鸟网络宣布已完成首轮融资,本轮融资额超百亿元,估值近500亿人民币。菜鸟公布的投资人名单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公司和春华资本。

  此外,天天快递执行总裁张鸿涛6月下旬对媒体透露,可能会借壳,暂不考虑IPO,不排斥挂牌新三板。天天快递称2月25日,天天快递宣布完成6亿元A轮融资;9月30日前公司B轮融资会完成,在12月中旬公司会宣布上市方案。

  至于此前更名的“百世快递“(原百世汇通)也透露称已完成7亿美元融资,且集团一直在进行上市筹备,但目前还没有具体时间表。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责任编辑:李钊 SF137

相关阅读

深扒万科狗血八卦中的赚钱机会

前有安邦举牌民生银行,后有宝能举牌万科企业,这些案例一而再再二三告诉我们,股权分散的优质资产(一定要是民营啊,国企有主管单位,有党委,你搞不定),尤其是市值较大的金融地产,是大资本追逐的目标。

全民炒地炒房的局面如何扭转?

各地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上获得收入,炒高地价房价,先买入的或者炒房地居民成了中产阶层,相当多的中产家庭不是投资兴办实业形成的;炒地炒房利润高,搞实体经济利润低,甚至亏损,高地价和高房价实际上是摧毁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伦敦将丧失欧洲金融中心地位

英国脱欧将终结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欧盟已明确表示,英国脱离欧盟单一市场将终结伦敦在欧盟经营金融业务的自动权利。这些事实,足以令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下半年楼市四大“黑天鹅”

楼市在上半年疯狂后下半年将陷入调整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2016年下半年开始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有可能会来临,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日光盘”频现的现象也会就此而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