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2日00:59 证券时报

  随着万科股权之争不断升级,“敌意收购”这个名词也就在市场上广为流传,不但在投资者中引发热烈的讨论,还有些上市公司为此专门考虑要修改公司章程,以增加“毒丸”条款来防范收购。

  严格来说,“万科之争”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敌意收购”,这不仅是因为通过反复举牌而成为第一大股东的一方,并没有表露出要取得公司长期控制权的意图;而且它用于购买万科股票的资金,相当部分是来自理财产品。有的还是通过杠杆融资取得的,显然这种资金的稳定性是存在疑问的。客观来说,其行为更像是一个财务投资者。当然,因为操作手法强悍,而且给人的印象是确实“玩得有点过”,因此让人产生“敌意收购”的感觉也在所难免。有意思的是,现在万科新晋第一大股东,与以前的第一大股东,现在的第二大股东却在很多地方达成了一致。按理来说,它们本该是激烈争斗的关系,现在居然“和谐”了,这个时候再说是“敌意收购”就更没有道理了。至于股东与经营团队之争,与股权收购完全是两件事情。

  但尽管如此,人们普遍还是从“敌意收购”的视角来看待此次股权之争。为什么?这件事情之所以会发生,并且动静搞得那么大,引来这么多的关注,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万科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好的房地产上市公司,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持股数量过三成的控股股东,这样就使得外来资金在无须发出要约收购的前提下就有机会成为控股股东。另外,原先的第一大股东对于公司管理团队的影响相对有限,在很多方面并没有扮演好实际控制人的角色,更像是个财务投资者。于是,人们也就习惯性地把公司的管理团队视为真正的控制人。现在既然有大股东提出要罢免主要由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董事会,那么其行为自然也就成为“敌意收购”。

  其实,“敌意收购”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一种现象,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一种不良行为,这个词也不是贬义词。商场如战场,一方股东通过在资本市场上不断增持,取代另一方股东获取控股地位,这本身也是正常的市场竞争。既然是公众公司,在上市的第一天起就可能要面对这种局面。而且,资本市场要想充分发挥其在资产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收购兼并,包括所谓的“敌意收购”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也只有这样,才会让上市公司的价值得到真正体现,使得股东所拥有的股权价值得以全方位展现。顺便说一句,去年年底的时候万科股票暴涨,这时支撑股价的已经不是其经济效益,而是股权相对稀缺所带来的价值。所以,只要是操作行为合法、资金来源正当,哪怕是真正的“敌意收购”,似乎也不必忌讳。

  反过来说,通过这次万科股权之争,也包括对“敌意收购”展开的讨论,人们还是能够发现很多东西。比如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应该主动维护自己的控股地位,像万科这次是由管理团队而不是控股股东主导引进新的投资者,在股权市场上是很难想象的;再有,当新的投资者不断举牌,开始挑战控股股东地位时,控股股东应该及早有个明确表态。去年万科被不断举牌时,投资者就没有看到相关的反应。结果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混乱加剧;还有在举牌行为发生后,在保险资金购买的股票有没有表决权问题上引发了争议,这固然可以视为股权之争中某一方试图利用规则解困,但反过来也说明在这些理应毫不含糊的问题上,却存在某些认知上的盲区,这是否也是提示制度建设上的某种不健全呢?

  不管万科股权之争如何收场,或者说它是否将真的演绎为一场“敌意收购”,此时理性投资者不应该抱有“看客心理”,而是要正视这一事件背后所折射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敌意收购”问题,需要客观认识,不能简单予以排斥。

  (作者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

责任编辑:骆珊珊 SF176

相关阅读

深扒万科狗血八卦中的赚钱机会

前有安邦举牌民生银行,后有宝能举牌万科企业,这些案例一而再再二三告诉我们,股权分散的优质资产(一定要是民营啊,国企有主管单位,有党委,你搞不定),尤其是市值较大的金融地产,是大资本追逐的目标。

全民炒地炒房的局面如何扭转?

各地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上获得收入,炒高地价房价,先买入的或者炒房地居民成了中产阶层,相当多的中产家庭不是投资兴办实业形成的;炒地炒房利润高,搞实体经济利润低,甚至亏损,高地价和高房价实际上是摧毁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伦敦将丧失欧洲金融中心地位

英国脱欧将终结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欧盟已明确表示,英国脱离欧盟单一市场将终结伦敦在欧盟经营金融业务的自动权利。这些事实,足以令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下半年楼市四大“黑天鹅”

楼市在上半年疯狂后下半年将陷入调整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2016年下半年开始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有可能会来临,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日光盘”频现的现象也会就此而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