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8日19:09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网06月28日讯 万科之争引发广泛关注,其讨论已经远远超出公司层面本身,如何看待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据财新网报道,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傅成玉指出,华润、宝能与万科之争最新的发展态势,本身已经超出了大股东与全体股东间利益,以及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从宝能发出罢免万科全体董事及管理层公开要求的一刻起,华润、宝能与万科之争的长远影响已上升到社会利益和一个健康资本市场的发展建设问题。大股东利用现有法律和监管制度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无可厚非,然而正像英国公投退欧那样,一切都合法,整个程序都是人们认可的,但脱欧结果却是大多世人不愿看到的,从长远看也许是英国自身不可承受的。虽然公投是人们普遍接受的民主决策方式,却导致自己不愿看到或不可承受之结果。华润、宝能与万科之争已经出现类似迹象。

  傅成玉认为,尽管方式不对,态度不好,甚至缺乏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风范,王石反对宝能进入是为了维护万科的长远发展。资本追逐利润即是资本天性,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实属正常亦无可厚非。应该说宝能对市场价值有非常敏锐的发现触觉和捕捉能力,所以不仅及时发现万科价值而且果敢行动使其很快成为万科大股东。不过,对万科来说,担心宝能介入会毁掉万科的核心价值是有其理由的。首先,宝能是保险公司,其资金来源部分是来自保费再加上高杠杆下的债务。也就是说宝能的很大部分资金是倒短资金,且不论短期保险资金投资上市公司是否合规,仅从其尽快偿还短期债务压力看也必须在通过万科尽快变现,他无法从万科长远发展思考问题,从而迫使万科偏离其长期坚持的公司价值观。其次,宝能要实现其投资效益最大化,也必须通过万科这个平台来不断套现以体现其投资价值。

  这可能会导致:1.万科长期坚持的为全体股东利益服务的价值导向会发生变化;2.万科会成为被不断套现的,短期行为的公司;3.大股东利益与全体股东利益的撕裂;4.中国资本市场将从此失去一个治理规范,公开透明的良治公司。万科品牌的核心价值将不复存在,万科的核心资源即管理团队很可能也不复存在。如果这些真的发生了,受伤害的不仅是万科全体股东利益,还有社会公众利益,对发展健康的中国资本市场也将是个悲剧。 对于这些问题,本来相关监管部门应该首先站出来审查其交易的合规性,是否保护了全体股东利益,是否有利于万科公司的长远发展以及是否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等,遗憾的是这些并没发生。正在发展中的华宝万科之争迫使社会大众和相关监管机构要从社会公众利益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角度从新审视其深层意义。

  傅成玉总结说,华宝与万科之争的近期演化,其意义和影响已超出了事件本身,已令人担心其结果和产生的影响恐怕不是万科全体股东、社会大众和我国资本市场愿意看到的。因此,不希望华宝与万科之争中大股东因依法合规而导致像英国脱欧公投那样带来不可预料的,大家都不想看到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后果。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相关阅读

深扒万科狗血八卦中的赚钱机会

前有安邦举牌民生银行,后有宝能举牌万科企业,这些案例一而再再二三告诉我们,股权分散的优质资产(一定要是民营啊,国企有主管单位,有党委,你搞不定),尤其是市值较大的金融地产,是大资本追逐的目标。

全民炒地炒房的局面如何扭转?

各地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上获得收入,炒高地价房价,先买入的或者炒房地居民成了中产阶层,相当多的中产家庭不是投资兴办实业形成的;炒地炒房利润高,搞实体经济利润低,甚至亏损,高地价和高房价实际上是摧毁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伦敦将丧失欧洲金融中心地位

英国脱欧将终结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欧盟已明确表示,英国脱离欧盟单一市场将终结伦敦在欧盟经营金融业务的自动权利。这些事实,足以令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下半年楼市四大“黑天鹅”

楼市在上半年疯狂后下半年将陷入调整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2016年下半年开始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有可能会来临,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日光盘”频现的现象也会就此而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