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3日04:45 证券时报

票选中国好银行: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6(第四届)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定于7月7日在北京举行[参会报名]。作为年度盛会的重头戏,“第四届银行综合评选”正火热进行中。欢迎参与投票!

  曾福斌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健康养老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人口增速的寒冬里,保险业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原保险保费收入1.61万亿元,同比增长38.18%,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03万亿元,同比增长45.61%,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913.96亿元,同比增长90.13%。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以来,寿险、健康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已经连续保持20%以上同比增速。而今年以来,这一增速还有加快趋势。

  根据瑞士再保险的研究,人均GDP在5000美元至35000美元之间国家的保险支出增长最快。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在保险保障方面需求空间巨大,因此保险支出增速明显快于收入增长。而在收入水平更高或更低的国家,保险需求的收入弹性都接近1。2015年,中国GDP为67.67万亿元,人均GDP为5.2万元,约合8016美元。目前,中国正处于保险支出增长最快的阶段,并明显高于收入增速。从近几年中国保险业的增速来看,也符合这一研究。而中国要达到35000美元的人均GDP,还有挺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这也意味着保险业的春天将持续一段时间。

  另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则是中国的保险密度和深度,截至2015年底,中国保险密度为1766.49元/人(271.77美元/人),同比增长19.44%;保险深度为3.59%,同比增长0.41个百分点。虽然近几年,中国的保险密度和深度得到持续改善,但是与2015年美国(4017美元/人、7.30%)、日本(4207美元/人、10.80%)、英国(4823美元/人、10.60%)等发达国家比,仍有巨大差距。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保险密度比还远低于人均GDP之比。

  另外,目前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中国超过60岁以上的老人达2.2亿人。未来一二十年,中国步入老龄化的人口都将处在高峰阶段,越接近退休年龄,人们对自己的健康、养老等也会越关注。

  上个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提出,要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像泰康、平安、国寿、新华等大型保险机构也都在纷纷布局养老社区、医养结合等,创新养老健康服务模式。它们一个机构动辄几百上千亿的投入,其资金来源、未来收入即是通过养老险、健康险等产品的保费收入获得。

  当然保费收入的增长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监管环境的改善,保监会的简政放权、对保险业改革的深入,释放了行业活力,打开了未来的增长空间。目前,人身险费率已经完全市场化,而每一次人身险险种费率的改革都使得该险种随后的保费收入出现爆发式增长。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警惕重要股东的清仓式大减持

掌柜的一直说一句俗语:春江水暖鸭先知。上市公司的高管跟股东们最了解真相,他们拒绝进行逆周期增持,相反还在跑路,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熊市离春天还有一段距离。

一年蒸发1500亿,京东怎么了?

一边是京东6.18战斗自嗨的热火,一边却是资本市场漫长的冰河纪。从2015年6月至今,京东的股价遭到腰斩,跌去了一半,已接近发行价,市值蒸发了240亿美 元,约合1500亿人民币。我们不禁要问,京东肿么了?

投资的“国进民退”问题恶化

民间投资不仅仅是趋势性缓慢下滑,而是急剧快速的下滑,其根本原因在于:与国有资本相比,民间投资在市场准入、融资成本、税费负担等方面的阻力和难度较大,“国进民退”有愈演愈烈之势。

银行员工被打的是屁股还是脸?

为什么这些奇葩的培训公司和讲师,劣质高价还能够神一样地存在?根本原因还在于,部分商业银行在员工教育培训上急功近利,热衷于通过洗脑式的培训,来进行所谓的统一思想、提升士气,进而激发潜能、提升业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