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2日04:59 东方网

  农村金融现三种新变化 银行电子化替代率快速提高

  本报海口5月21日电(记者黄晓慧)记者从21日召开的中国(海南)屯昌农民博览会普惠金融专题论坛上获悉:海南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带动农户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2.2%,实现农户年均纯收入比2007年翻两番。

  论坛上,金融界人士、专家近百人围绕“如何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助推精准扶贫”展开深入探讨。目前,超过87%的农户贷款由农信社提供,农信社是支农主力。农信社小额信贷普惠金融,不仅解决了“三农”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是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资金来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5》。报告指出,随着未来几年精准扶贫的深入和全面小康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金融出现了三方面趋势。

  首先,随着农户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支出随之增加,对消费信贷的需求相应增加。同时,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户生产经营方式转型,农户拓展非农经营的融资服务需求逐步增加。

  其次,互联网技术对金融服务的信息收集、业务成本、产品创新产生根本影响。以银行业务电子化为例,众多银行的电子化替代率在过去3年内快速提高,银行业的电子化替代率整体接近90%,农信社替代率为60%左右,手机银行、互联网银行、电话银行业务迅速普及,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水平。

  最后,近年来围绕深化服务“三农”包括中下层农户,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各地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农信社小额信贷技术、新型合作金融组织、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等推动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向基层下沉。

  报告建议,各地应结合产业结构,进行“接地气”的农村金融改革。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中国城镇化为什么有问题?

中国的旧型城镇化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两点,一是旧型城镇化异化为房地产开发地产,第二就是各地争相建设超大规模的城市。这造成的大拆大建侵犯了民众的利益,然后就是小城市偏枯,特大城市疯长。直接导致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占地面积过大,投资效率低下;其次是各级政府债台高...

如何找出牛股的技术优势

能否跳出唯技术优势的限制,把技术优势内化成对整个产业竞争优势发把控,完善自己对所属整个产业发展的撬动,已经成为众多从导入期到快速成长期的技术类公司的关键。

把房地产当支柱有什么可怕后果

泡沫是一种中间现象,这是资本过剩必然会产生的一种中间现象。根源在于城市化推动了资本过剩,资本过剩导致了大量的资本活动,这些资本活动在某一市场集中爆发,就产生了泡沫现象。

中国能靠什么来超过美国?

本质上讲,世界上各主要文明体在进行一场竞赛,看谁能首先通过变革走出当前的困境。这一场竞赛的胜者将会是未来几十年乃至本世纪世界文明的领导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