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0日01:00 证券时报

  美元强势施压人民币 资本外流压力会否再现

  证券时报记者 方海平

  美联储4月份会议纪要一出,市场就迅速给出了反应。1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定为6.5531,较前一日大降315基点,创下自2月1日以来的最低值。即期汇率方面,截至昨日16:30,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5440,较上一交易日跌86基点。

  事实上,人民币汇率走跌并不是美联储公布4月会议纪要之后的事。随着美元的持续走强,人民币汇率此前就已经回到下跌通道中。记者根据Wind终端数据统计,5月份以来的13个交易日内,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从6.4862跌到6.5644,跌幅达到1.21%;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由6.4775跌到6.5445,跌幅达0.91%。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近期人民币兑美元大跌,主要是美元重回强势周期所致。数据显示,美元指数自从5月3日创下91.9103的新低纪录以来就在持续攀升,如今已突破95大关,截至发稿,报95.1782。美元升值主要受到美国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大幅增长的影响,通胀目标提前到来。

  回过头来再看人民币的走势,2016年年初至2月,一系列因素叠加导致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随后回调企稳,虽有震荡,但基本保持稳定。如今,不少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再次迎来了新一轮的贬值。山东黄金首席分析师蒋舒对记者表示,其实市场对人民币的长期贬值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这次只不过是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来。

  上一轮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同时,资本急剧外流的现象令人记忆深刻。央行口径外汇占款降幅不断刷新单月最高纪录,后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企稳,这一资本快速外流的趋势也有所缓解。2016年截至目前的4个月里,央行外汇占款减少额分别为6445.38亿元、2279亿元、1447.61亿元和543.95亿元,我国的外汇储备今年也已经连续2个月增长。

  从统计数据上看,外汇占款额的降幅确实在不断收缩,但是公开数据的背后,还有很多资本在通过隐性的渠道流出。根据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净误差与遗漏”项占贸易进出口总值的5%,这一数据为正值,体现的正是资本通过地下渠道流出的规模,从近几年的数据看,该比例一直在提高,5%是国际惯例的合理水平线。

  随着人民币重回贬值通道,是否会再次出现资本恐慌性外流?多位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人民币贬值,很多资金肯定会有外流的压力,机构无疑会增加对海外资产的配置比例。

  蒋舒认为,目前人民币贬值幅度仍在市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现在来看,市场不太可能出现年初那样的剧烈波动,当时是股市熔断,以及汇率大幅贬值等一系列重要因素叠加导致的恐慌性波动。虽然目前股市也并非牛市,但是市场心理是稳定的。只要央行决策上没有超预期的调整,不必过于担心出现资本急剧外流的情况,而是会保持持续性的缓慢外流的趋势。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股市进入充分释放风险的新阶段

经济和股市同时结束了之前依靠外力的“抵抗式反弹”(经济依靠强行加杠杆、股市依靠国家队,但都后患无穷)而进入了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新阶段里,经济和股市都会充分释放风险,承受短期之痛也自然不可避免。

造假在A股就没有断过

很多人现在都懒得造假,老板一高兴,说停牌吧。干嘛停,就说重组呗。股民一听,兴奋啊,开盘追进去。股票涨了几天,老板一看,韭菜进来的差不多了,马上再次下令停牌。过一阵看到大盘指数不错,开盘来了一句:不好意思,重组没搞成。

供给侧改革政府如何“有所为”

政府起作用的时候,要有所不为有所为,有些事情不能干,不能直接组织融资,直接操办项目,不应该去指定技术路线。官员怎么能知道哪个技术好?不要说他们不知道,企业家其实也不知道。这都应由市场决定,由市场判断。

被削弱的全球金融防御体系

如果今天要爆发金融危机的话,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比以往更严重。当然,由于各国央行会迅速使出一连串市场运作来对任何冲击做出反应。但在危机的情况下,各国央行可以用来防止通缩和实体经济崩溃的工具其实受到严重制约,尤其是在当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