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乌龙指:戳入跨市场监管真空

2013年08月18日 08:28  21世纪网 

  核心提示:为对冲日常持仓,光大证券长期开有巨额股指空头合约。早盘乌龙指操作拉升股票的同时,光大证券或已发生第一次自残——给自己原有的套期保值持仓造成巨额损失。收盘时的10194手空单,到底是为了填平损失,还是在放大暴利?

  图:上证指数“纪念碑”行情。查看专题:光大证券自营盘70亿乌龙指事件

  21世纪网独家报道 8月16日,股指在一场暴涨暴跌后走出了一个两边平坦、中间凸起的“纪念碑”图形。

  事件的起因,现已可确认主要是由于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独立的套利系统时”的失误下单。

  一位长期参与证券投资的资深投资者称,这是中国股市十多年来“绝无仅有”的乌龙指。

  三分钟内,多达59只权重股瞬间被封涨停,时间短、瞬间成交密集,最惊人的是在11点05分的短短数秒间,直接把上证指数拉涨31个点。

  从2089点到2120点,“乌龙指”背后的惊人瞬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幕?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始末

  8月15日,上证指数收于2081点。8月16日,以2075点低开,到上午11点为止,上证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

  异动发生在11点05分,准确说是11点05分的后半分钟,接近11点06分。在这半分到一分钟内,多只权重股出现瞬间出现巨额买单。

  大批权重股瞬间被一两个大单拉升之后,又跟着涌现出大批巨额买单,带动了整个股指和其它股票的上涨,以致多达59只权重股瞬间封涨停。

  指数的第一波拉升主要发生在11点05分到11点08分之间,然后出现阶段性的回落。

  上证指数的惊人瞬间

图:上证指数的惊人瞬间。图:上证指数的惊人瞬间。

  不少市场参与者,对突如其来的急涨反应过来,意识到拉升背后、或有未知的利好,毫不犹豫的转身大举杀入,11点15分起,上证指数开始第二波拉升,这一次最高摸到2198点,在11点30分收盘时收于2149点。

  11点29分,21世纪网从权威渠道获得一条独家消息:“今天上午的A股暴涨,源于光大证券自营盘70亿的乌龙指。”接下来,21世纪网又从多个可靠渠道对此条消息进行了求证。

  中午11点32分25秒,21世纪网发布新闻《A股暴涨:光大证券自营盘70亿乌龙指》。

  下午13点,光大证券公告称因重要事项未公告,临时停牌。

  13点16分,某境外通讯社发布快讯称,光大证券董秘梅键表示,自营盘70亿元乌龙纯属子虚乌有。

  13点22分左右,21世纪网连续拨打光大证券多名高管电话,均显示关机或未接通。

  14点23分左右,光大证券发布公告,承认套利系统出现问题,公司正在进行相关核查和处置工作。有传闻称光大证券方面,下单230亿,成交72亿,涉及150多只股票。

  就此,市场一度怀疑乌龙事件操作者为光大证券葛新元的量化投资团队。事发时葛新元在外,不久即辟谣称:“敬告各位关心我们的朋友:今天的事件和我们光大富尊葛新元团队没有任何关系。我们走的是光大的经纪业务通道,非自营席位。没有那么多资金。我们的模拟和生产是隔离的。财务与母公司也是隔离的。”

  14点55分,光大证券官网一度登陆不能,或因短时间内浏览量过大以致崩溃。

  15点整,上交所官方微博称,今日交易系统运行正常,已达成交易将进入正常清算交收环节。

  16点27分左右,中国证监会在下午召开的通气会上表示,“上证综指瞬间上涨5.96%,主要原因是光大证券自营账户大额买入。”“目前上交所和上海证监局正抓紧对光大证券异常交易的原因展开调查。”

  三大特征直指量化交易

  21世纪网统计部分重大权重股在11点05分左右的异动情况发现,这些股票在这一时间段的首次异动成交具有同步、大额、高价三大特点。

  首先这些股票首次异动时巨额的买入量,通常远高于整个上午任何时间段。

  其次,第一笔异动大单的成交价远高于之前的状态,甚至出现一单将股价拉升超5%的情况。

  第三,成交的时间异常统一,均集中在11点05分~11点06分的1分钟内。

  能够使得多只股票同时出现以上三大特征,最大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某大型机构通过量化交易系统,瞬间对投资组合内的股票下了大单。这与“光大证券自营盘70亿乌龙指”的内容不谋而合。

  据21世纪网统计,11点05分至11点06分的一分钟内,仅“上证50”指数的50只成份股中,有40只遭遇瞬间各被一个大单拉升,如此短的时间内保持着极高的同步性,表明这些股票极有可能是被同一个机构拉升,或由一个交易系统触发下单。

  这1分钟内,上述40只成份股的单个巨单成交金额,合计达到20.82亿元。除“上证50”成份股以外,中国石油宇通客车特变电工等多只上交所股票亦有类似情况存在。

  但是“上证50”成份股的另外10只,包括光大证券自身在内,并未在该时间点遭遇大单急拉。这也表明,本次被拉升的标的,并非上证50成份股,而是包含上证50成份股中大多数股票的一个投资组合。

  14点20分左右,最新传闻的真相是:光大证券量化投资为客户模拟演示,不小心接入实盘。稍后又传出,光大自己的核查报告已交到证监会,下单230亿元,成交72亿元,涉及150多只股票。

21世纪网统计的上证50成份股第一笔大单情况表21世纪网统计的上证50成份股第一笔大单情况表

  内幕:光大期货新增7000手空单

  16点27分,中金所公布股指期货收盘持仓数据,显示光大期货方面收盘时持有主力期指合约IF1309的空单10194张,总市值达6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023张,增加值超过48亿元;持有多单4036张,较前一交易日减少50张。

  而光大期货也一举跳过长期排名前四的4家券商系期货公司(中证期货、海通期货[微博]、国泰君安期货[微博]、华泰长城期货),排在市场空单持仓排名第一位。

内幕:光大期货新增7000手空单内幕:光大期货新增7000手空单

  21世纪网就此向中金所方面求证,中金所人士介绍,在光大证券股票临时停牌后,光大证券在股指期货方面的交易并未停牌;他同时表示,光大期货与光大证券并非同一个主体,光大期货的期指持仓,不代表光大证券的期指持仓。而对于光大证券的持仓,只要不违背中金所的交易规则,就没有追究的必要。

  从券商行业的惯例及股指期货IB业务的试点与拓展流程来看,证券公司通常会把自营和自有客户介绍到具有控股或关联关系的期货公司开立股指期货账户。因此光大证券自营的期指账户应是光大期货的主力客户之一。

  中金所2012年12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光大期货收盘时在主力合约上的空头合计持仓为7214张,多头持仓合计为3871张。

  光大证券2012年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该公司共持有股指期货合约4824张,股指期货合约市值超过40亿元,其中套期保值的合约市值为33.71亿元,占到总市值的84%,对应合约约4052张,占到光大期货12月31日空头合约的56%(现阶段套保形式主要以开空头合约对冲股票持仓为主)。

  假设该比率不出现大的变化,那么保守估计,光大期货目前10194的空单持仓中,或有超过5700张是光大证券的自营账户持仓。

  事实上,有投资者分析:“因为十一点半前光大期货的多单已经把空头爆掉了!再反手做空,所以今天晚上敢于隔夜放空单的人只有光大!”

  就此测算,光大证券的股指期货空单可能远不止于5700张。

  在遭到巨额做空的背景下,股指IF1309合约,从午间最高的2398点,到收盘时已跌至2286点,跌幅达4.67%。按照15%的杠杆比率,也就是说,如果从中午开盘时起做空,那么到收盘时的盈利,将超过31%。

  是非:操作失误与内幕交易一线之隔

  巨额的股指空单,足以折射出乌龙指背后,光大证券的操作真相,也将成为判断事件后续发展方向的重要线索。

  从光大证券2012年年报来看,该公司133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中,有21%的股票(市值28.28亿元被对应期指合约覆盖,进行套期保值)。今年1季度,光大证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仍达99.36亿,可见这个会计项目在该公司的资产中长期占有极大比重。

  也就是说,为与股票进行套保,光大证券通常开有巨额的股指期货空头合约。

  在这样的背景下,巨额的股指期货空单,涉及到三个方面的真相。

  首先,若真如光大证券所言,系其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未与其它自营投资发生联动。那么在光大证券早盘乌龙指操作、拉升股票的同时,或已发生第一次自残——给自己原有的套期保值持仓造成了巨额损失。

  其次,下午13点,光大证券临时停牌,等于是宣告了一个内幕,光大证券与早盘的上涨的确存在关联。内幕背后,光大证券方面实际应已知道,上涨不具有持续性。

  在此背景下,光大证券方面若于下午开立新的巨额空单,则将踩到内幕交易的红线:从证券市场拉高股票后,利用消息的不对称性做空牟利。

  这样一个是与非的敏感时刻背后,光大证券董秘竟在面对某境外媒体的求证时表示自营盘70亿元乌龙纯属子虚乌有,如董秘所言情况属实,则表明光大证券不仅缺乏风控机制,公司的内部沟通也存在问题;若所言不实,则又有误导市场之嫌。

  再则,从结果上看,若光大证券的非涉事部门,下午在股指期货开出巨额空单,按照股指的回落幅度,那么原有的套期保值持仓,不仅能找回失,还将获得盈利。

  而涉事的量化策略部门,若真是进行的量化对冲操作,一面买入投资组合内股票,另一面开立相应规模的期指做空合约进行对冲,在股票跌幅已被锁定的情况下,由于期指杠杆的存在,总体或因这次“乌龙指”而出现巨额的浮盈。

  但是,在股市和期指市场的急涨急跌中,被套牢或是止损的投资者,如何去找回自己的公道?

  一次国内股市罕见的“乌龙指”,一波十多年来绝无仅有的行情,将“量化投资”和“套期保值”背后的机构风险控制与跨市场监管真空问题,摆到了世人面前。(21世纪网代路)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警察重摔7个月大女婴仅被关禁闭
  • 体育中超-鲁能2-1宏运 武磊戴帽上港3-2泰达
  • 娱乐广电总局:春晚摒弃奢华 跨年禁拼明星
  • 财经杭州经适房上市交易 增值部分55%归政府
  • 科技iPhone全球演义:美国制造已死?(组图)
  • 博客张颐武:中产群体为何有诸多不满
  • 读书一妻多夫:中国历史上最凶悍的女儿国
  • 教育学区房价疯涨:10年前总价不够买1平米
  • 张化桥:IPO的诱惑
  • 陶冬:欧洲恢复增长 联储准备出手
  • 石建勋:俄罗斯基础设施落后在哪(图)
  • 梅新育:奥普拉买包风波暴露什么问题
  • 蔡成平:日本电子业衰退的虚与实
  • 谢百三:不要怪老百姓去抢着买房
  • 曹凤岐:中国如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陈九霖:让董事会时刻睁大眼睛
  • 陶冬:中国楼市小阳春与冰河期
  • 姚树洁:欧洲走出双探底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