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剥离米业资产意图遏制亏损

2013年08月05日 02:10  证券时报网 
北大荒剥离米业资产意图遏制亏损

图为超市中在售的北大荒品牌大米IC/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彭志华 刘冬梅

  近期,北大荒(600598)拟将所持有的北大荒米业98.55%股权出售给控股股东北大荒集团。“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北大荒米业资产是否应该剥离,定价是否合理等问题引起广泛争议。

  对此,北大荒总经理贺天元表示,北大荒米业出售对上市公司是利好的。一方面米业公司连年巨额亏损,吃掉了公司种植业相当大的利润额度,拖累了上市公司的业绩,剥离之后,对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剥离米业公司,可以将巨额担保转移给控股股东北大荒集团总公司,规避了巨大的财务违约风险。

  公告显示,近年来由于受国内市场“稻强米弱”大环境的影响,原粮成本增长与售价增长倒挂,北大荒米业虽年加工稻谷能力可达300万吨,但平均每年实际加工大米只有40余万吨,近几年达产率从未超过30%。北大荒米业连年亏损,2010年~2012年,北大荒米业的亏损金额分别为2588万元,2.23亿元、2.89亿元,截至今年3月份,已亏损1.76亿元。

  “由于米业经营巨亏,上市公司每年的净利润都至少要减少2个亿,占用公司大概35亿资金,如果继续经营的话,最少还要提供10亿担保,否则企业就得倒闭停产,这就造成了‘借钱—亏损—再借钱—再亏损’的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必须遏制亏损,停止输血。”贺天元称。

  北大荒董事长刘长友则直言北大荒米业已不具备投资价值。他表示,北大荒米是不适合大量作业的,因为米质品质不均衡,所有360万斤水稻收购的面积从东到西一千多公里,从南到北三百多公里,不同的生长带产生不同的水稻,不同的水稻产生不同的大米品质。而大米的品质不是加工出来的,而是由土壤和水稻品种决定的,所以稻米加工企业的附加值比较低。

  另外,高昂的成本费用也是亏损的重要原因,北大荒米业采用的都是全国最先进的大米加工设备,设备投入非常高,相对于小的米业加工厂并不具备竞争优势。由于北大荒米业日常经营所需资金量巨大,上市公司近年来持续为北大荒米业提供了巨额担保,2011年及2012年,担保金额分别为38.78亿元和34亿元,如果进行资产剥离,可以极大地缓解公司资金压力。北大荒认为,大股东承接了米业公司42亿元的巨额负债,这是对上市公司最大的支持。

  然而,北大荒米业资产总额50多亿,出售价只有6161万元还是引起了诸多质疑。据悉,北大荒米业从2003年进入上市公司,10年时间里盈利了6年,累计盈利1.01亿元,亏损5年,累计亏损7.09亿元,合计净亏6.08亿元。贺天元解释说:“评估价值截至2013年3月31日,才是6000多万元,如果是现在已经是资不抵债,因为上半年又亏了一个多亿。并且当时60亿资产不是净值,是原值。”

  此外,鑫亚问题也引起了议论纷纷,对于为何没有和米业一起剥离,公司董秘史晓丹解释说:“因为鑫亚欠上市公司16.2亿元,这么大的资金额,是直接欠上市公司的,如果大股东收了它,必须要付现,但让大股东一次拿出这么巨额现金实属困难。若不付现剥离鑫亚,就存在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这是不允许的。由于鑫亚的问题很多,评估、审核一年半载弄不完,所以我们只好尽快先剥离米业。”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上海4名法官涉集体招嫖被停职调查
  • 体育世游赛-孙杨1500米自由泳卫冕摘第3金
  • 娱乐韩红因涉嫌挪用汽车牌照遭罚款5000元
  • 财经娃哈哈多美滋涉进口恒天然毒菌乳粉
  • 科技国资委调整央企考核指标:中移动夺魁
  • 博客钟凯:奶粉里的肉毒杆菌哪来的?
  • 读书1949年后乱搞男女关系的三大高官(图)
  • 教育清华生笔试第一当城管 高考录取
  • 永新人:调控17年钢铁产量增加7倍
  • 姚树洁:债务危机与地产泡沫的祸根
  • 徐斌:中国未来在体制内自然逆淘汰
  • 思朴:创新是A股最大的红利
  • 谢百三:中国房地产政策似有重大变化
  • 金岩石:国资的党性与寻租行为
  • 刘步尘:董明珠为何坚持不道歉
  • 张捷:中国私有化面临沉重历史包袱
  • 罗天昊:“大陆经济”走投无路?
  • 齐格:美国如何惩办丑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