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林:不断释放和发掘艺术的价值

2013年07月22日 01:04  上海证券报 

  冷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除去欧美和中国港台地区的画商、藏家之外,中国内地当代艺术界最重要的本土推手之一。

  冷林的资源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他拥有中国内地一流艺术家资源,又有国际资本的支持,还有国际顶级画廊的操作平台。

  ⊙记者 唐子韬 ○编辑 陈羽

  

  作为佩斯北京总裁的冷林说,他们这代人是被社会发展裹挟前行的一代人,是一种被动的前行;但同时,这个时代也释放了很多机会,他则是那个抓住机会的人。

  

  佩斯北京画廊的空间建筑是798艺术区的标志建筑物。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巨大锯齿形包豪斯风格建筑,是由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东德建筑师设计的光学仪器制造厂厂房。这种建筑样式的采光好,又不会被阳光直射,非常适合做画廊、美术馆。

  自2008年一开业,佩斯北京就成为中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外资画廊。每当佩斯的展览开幕,这里总是聚集了艺术行业里的重量级人物。

  在中国的艺术界,集合策展人、画廊主、评论家、艺术家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人并不多见,冷林就是这样一位拥有多重身份的人物。

  1993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硕士毕业以后,从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一位助理研究员,到“中商盛佳”(现名“中贸圣佳”)拍卖行副总经理,再到如今的“北京公社”画廊主、中国最大外资画廊佩斯北京的总裁,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坚实的台阶,一个新的天地。

  冷林告诉记者,自己差不多花了十年的时间用于积累、学习。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孕育着巨大的变革,当代的文化艺术冲击着旧有的传统,学理论出身的冷林意识到艺术的变革与传承的重要性。从1994年,他开始参与当代艺术评论、策展。与艺术家交流、讨论成了他的主要工作。在冷林进入当代艺术领域的同时,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刘小东、杨福东等一批当代艺术家开始在艺术界崭露头角。冷林在展览策划的工作中开始与这些艺术家有了合作。

  最早的“当代艺术拍卖会”

  1995年,冷林担任了刚成立的“中商盛佳”拍卖行副总经理。刚刚从学院、学术研究机构转入市场的他,并没有太多的适应时间,而是迅速熟悉了市场运作。在中国拍卖行业刚刚起步的年代,冷林敏锐地观察到了当代艺术市场的巨大潜力。很快,在第二年,他就组织了一场、也是中国第一场“当代艺术拍卖会”。这次拍卖会的主角们后来大多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的“明星”。

  从那时候起,市场作为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已经在中国开始发动。在冷林这样一批推手的带动下,中国当代艺术急速前进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冷林开始了与艺术家张晓刚的合作。“虽然很早就看过他的作品,但一直没有接触过。在第一次做当代艺术拍卖的时候,我把他的作品放在了图册的封面上。”冷林回忆道。

  早在1985年新潮美术运动时期,冷林就已经注意到了一批艺术家。这些人,成为此后冷林策展和进行市场活动的主要资源。

  两次当代艺术拍卖之后,冷林对艺术市场有了充分了解,也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此后,冷林又策划了多次当代艺术展览,为经营画廊积攒了丰富的经验。

  艺术“明星”的经纪人

  2000年,冷林来到了德国柏林。在柏林期间,他与一些旅居海外的艺术家成了朋友,宋冬、尹秀珍这对旅居德国多年的夫妇就是其中一对,也成了冷林此后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不遗余力推广的中国艺术家。

  2000年以后,冷林为张晓刚在纽约举办了第一次海外展览。此后,他还策划了张晓刚在纽约的系列展览,为张晓刚的海外市场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冷林告诉记者,从那个时候开始,通过国内外展览的运作,他积累了很多经验和人脉,为以后开画廊奠定了基础。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位对中国当代艺术了如指掌,而又懂得经营运作的策展人,引起了西方艺术界的注意。2006年,当国际画廊业巨头、美国Pace Wildenstein开始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的时候,冷林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的目标人选。

  传承与发展的转换者

  冷林说,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从西方到中国都有很多人在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而他自己只是其中的推手之一。

  2002年底,当冷林从柏林回到北京的时候,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在国内急速升温之时。他以策展人、评论家的身份参与着艺术界的发展。但当时中国当代艺术界的浮躁和混乱,也让他无法完全按照自己想要的运作模式进行经营。

  2005年,他在北京798艺术区租下了一个不大的空间,命名为“北京公社”——一个朴实而又有怀旧意味的名字,开始成为一位画廊主。凭借着自己在海内外多年的人脉资源,画廊的开幕展就在艺术圈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此后,凭着对艺术的敏锐判断,以及在艺术圈多年的人脉和广泛的海外资源,他经营的画廊迅速在国内打开局面。

  “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也必须要跟上这种发展速度。”冷林谈到这些年的感受时说道,“无论是做什么事都是面临着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只是面对各种各样的机会,我会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

  2006年,冷林遇到了他所说的更大的平台,来自美国的画廊巨头——Pace Wildenstein。在通过对香港、上海、北京的考察之后,佩斯画廊终于确定了自己在亚洲的基地——北京。这里文化丰富多元、人才济济,更重要的,这里有能够让他们与之合作的最佳人选。

  “佩斯当时受整个世界艺术变化的激励,来到中国,为中国这种变化激动。他们想代理中国最好的艺术家,可是恰恰在那个时候好像有很多好艺术家都跟我有关系。像张晓刚、宋冬、海波、岳敏君都跟我关系比较密切。当时,我正好在北京公社做展览,就被佩斯注意到了。”冷林告诉记者,“我们有过一些交谈,双方很快达成共识。”

  手握中国最优秀艺术家资源,深谙市场经营之道,同时也对当代艺术有清晰冷静地判断——这些都让冷林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在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的积累中,冷林逐渐走出一条充满自身特色的轨迹。在中国本土文化传承与西方现代艺术相互碰撞中,冷林找到了转换的途径。

  当记者问他如何协调自己的画廊“北京公社”和佩斯北京之间的运作关系时,冷林却巧妙地回避了,只是从容地说:“佩斯只是一个平台,技术手段不一样。但是艺术本身的价值是一个不断释放和发掘的过程。艺术放在不同的平台上面,怎么在不同的语境里展现它的价值和魅力,才是我最主要的工作。”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首都机场爆炸者曾因在广东遭遇不公上访
  • 体育东亚杯-国足1比3落后连追两球3-3日本
  • 娱乐李天一律师:轮奸还是卖淫尚不能定性
  • 财经李克强就任总理4个月后松绑贷款利率
  • 科技铁路总公司:未授权任何网站售火车票
  • 博客冀中星式自残能换来社会进步吗?
  • 读书以死抗争:文革自杀的女名人(组图)
  • 教育14岁小萝莉恋上25岁老师 10年后两人结婚
  • 杨涛:存款保险旨在夯实金融改革基础
  • 张志伟:学习成品油定价机制下调电价
  • 陶冬:阿伯施出口术 安倍遇试金石
  • 姚树洁:李克强打响利率市场化闯关战
  • 刘纪鹏:华润事件的要害是披露
  • 张卫星:杀人蜂与中国股市
  • 李光斗:限购令调高了全世界房价
  • 鲁政委:评取消贷款利率下限
  • 蔡定创:贷款利率放开的意义及影响
  • 周彦武:利率市场化是人情贷款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