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蓝色光标99%研报看好,一线分析师成三人帮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08日 05:48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中国分析师实验室研究员 谢达斐/文

  他们是获得2011年《新财富》传播与文化行业最佳分析师的“三人帮”,皮舜以第一名夺魁,万建军老二,赵宇杰老三。

  影视传媒领域依然热闹非凡。近期,《白鹿原》正在热映,之前,《敢死队2》火爆延续,以9420万蝉联榜首。

  近年来,电影、动漫、网游等内容领域和广告营销及一些新媒体子领域受关注程度节节高。

  上半年蓝色光标保持快速增长。201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7亿元,同比增长164.6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102.3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9元。

  作为传媒行业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公司,上市2年多,蓝色光标一路高歌。

  “买入”评级达43%

  理财周报分析师实验室数据显示,2011年至今涉及蓝色光标的205份研报中,涵括中信证券、中国中投、光大证券、申银万国(微博)国金证券等39家研究机构,51位卖方分析师对其前景普遍保持乐观积极态度。

  其中,卖方分析师们给予蓝色光标“买入”最高评级的研报共有88份,占所有报告数量的43%。给予“推荐”评级共有50份研报,占比24%,给予“强烈推荐”评级的有16份研报,涉及“增持”评级的有29份。

  大约99%的研报看好蓝色光标,基于国家文化发展扶持政策的落实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形势,分析师们对蓝色光标信心满满。

  分析师“三人帮”研报占比21%

  在诸多位分析师当中,不得不提及“三人帮”,他们是中信证券皮舜、银申万国万建军和招商证券(微博)赵宇杰。

  他们是获得2011年《新财富》传播与文化行业最佳分析师的“三人帮”,皮舜以第一名夺魁,万建军老二,赵宇杰老三。

  2011年至2012年9月,皮舜发表了21篇研报对蓝色光标进行点评,其中15篇给予“买入”最高评级,剩下的都是“增持”,可见他对于蓝色光标的喜好。

  皮舜对于蓝色光标的关注总是伴随着对整个行业背景以及发展态势的了解。在其一份9月17日发表的名为《世界充满风波 传媒仍是旋律》的行业周报当中,虽有“一周传媒指数下跌0.97%,中标300下跌0.18%。46家传媒上市公司平均下跌0.84%。”的负面出现,但是他仍然对传媒行业维持“强大于市”评级,认为“独特商业模式+优秀财务指标”新媒体是值得关注的。

  除了和皮舜一样关注行业行情,“老二”万建军同时也更加关注个股具体行为,共发表13篇点评蓝色光标的研报,“买入”评级占了11篇。

  在其名为《蓝色光标系列参股点评:扩张战略稳步推进,后续整合仍值期待》的研报中,关注公司出资460万参股励唐会展的战略性营销行为及其后续发展。

   在《收购思恩客,整合战略开始兑现,后续收购仍值期待》中,万建军关注了上海蓝标募资9840万收购北京思恩客41%股权,认为“收购符合预期,后续收购仍值得期待。”

  “老三”赵宇杰对于蓝色光标的关注是最为专一的。

  与“老大老二”写的行业研究报告较多不一样,“老三”9份涉及蓝色光标的研报中,8篇都是个股评级或者季报明年报研究。

  赵宇杰对蓝色光标所持的“谨慎推荐”态度也较之上述两位分析师有所保留。

   且最后一份研报是在今年7月26日发表,之后再也没有见到他涉及蓝色光标的研报,可蓝色光标于今年8月14日才发表重大资产停产公告,看来赵宇杰对蓝色光标的研究并没有坚持到底。

  还有一位分析师不得忽略,冷星星,发表涉及蓝色光标的研报16篇,发表研究报告数量仅在皮舜之后。研报中多为行业研究,其中《业绩低于预期,战略思路依然清晰》和《坚定内生增长和外延发展战略,业绩超预期》单独点评蓝色光标的战略思维。

   Q毛利率降幅超过期间费用率,使得净利增速(102%)低于营收增速(165%)。公司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涵盖广告、公共关系服务等在内的现代传播集团的架构。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环境及公司自身资金实力支持下,公司将继续实施“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战略,从而保持快速增长。”冷星星对蓝色光标的战略充满信心。

  冷星星是个“狠角色”。在他的研报中,清一色给予蓝色光标“推荐”最高评级,态度坚决。他对行业内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华谊兄弟的18份研报中,给予了17次“强烈推荐”最高评级,所谓眼光“狠”。

  中信证券研报占比1/10

  根据理财周报关于蓝色光标研报统计数据显示,涉及蓝色光标的39家研究机构当中,其中研报数量前三甲的研究机构分别是中信证券、中投证券和光大证券。其发表研报数量分别是21份、16份和14份,对应的分析师是皮舜、冷星星、张良卫/周励谦。

  财富证券、第一创业证券、广发证券海通证券宏源证券、联讯证券、平安证券(微博)、上海证券、太平洋证券和天相投资都是仅有1份研报。

  中信证券发表研报数量占比10%,主要的有《传媒文化行业周报:用相对积极心态跨越新年》、《传媒文化行业周报:估值需要跟随市场消化》、《传媒文化行业周报:政策仍在积极氛围,相对成长可跨越波动周期》。

  中投证券的主要研报有《传媒行业2011年中期投资策略:融合变革于文化消费的萌时代》、《业绩低于预期,战略思路依然清晰》、《传媒行业2012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文化产业将在“体制改革”和“消费升级”中绽放》、《坚定内生增长和外延发展战略,业绩超预期》等。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郑州超期收费黄河大桥明起终止收费
  • 体育西甲-梅西C罗梅开二度 巴萨2-2皇马超8分
  • 娱乐李宗瑞庭上否认迷奸吸毒 称女性皆自愿
  • 财经沪放宽经适房申请标准:2人家庭可购两居
  • 科技富士康否认大规模停工 承认管理有问题
  • 博客幸福调查为何引发议论 大学无需上排行榜
  • 读书中华军威:解放军境外十大歼灭战(组图)
  • 教育教育培训行业整治难的真正原因
  • 育儿新西兰打击非法代购婴儿奶粉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过十一心情篇:心理减压有四法
  • 女性张雨绮时尚穿衣品 凯特表妹性感艳舞妆容
  • 尚品比尔盖茨的度假天堂 名厨眼中健康美食
  • 星座10月运十一假期运势 今生有几次情劫
  • 收藏迪拜68亿复制泰姬陵 掘兵马俑曾用开水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