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8日,由21世纪网主办的"2012年度券商创新论坛暨颁奖盛典"在苏州金鸡湖凯宾斯基大酒店举办。活动集合中国券商代表、宏观经济学家、证监会领导、外资投行高管及21俱乐部高端会员,畅谈宏观经济转型局面下资本市场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为本土券商发展辨明路径,同时对在创新实践方面有突出业绩的券商予以嘉奖。以下是会议实录: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非常感谢大家来到2012年度中国券商创新论坛暨颁奖盛典的活动现场,我是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节目主持人(杨锡),非常能够有机会为大家主持本场活动。从昨天晚间开始,我们所在的苏州就受到了台风“海葵”的影响,海葵今天早晨在浙江登录,我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它的威力,在这里也非常感谢每一位朋友来到我们的活动现场,在这里要代表主办方谢谢每一位朋友的参与。
今天这样的天气让我想起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叫“贵人到处必有风雨”,提起中国的资本市场,我们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非常短的时间,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也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规模,可以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贵人,我们共同见证了这样一段历史,也必将参与下一段进程。
在这里要代表活动的主办方21世纪网感谢各位朋友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付出,正是有了你们的辛勤工作,才有了中国资本市场今天的成就,21世纪网作为21世纪传媒的新媒体业务平台,从成立之初就全方位、全产业链的关注市场信息,研究上市公司动态,挖掘财富资金价值,为广大股者和投资者提供专业服务,21世纪网将会进一步整合21世纪传媒资源和平台优势,陆续推出一系列资本市场品牌活动,深入推动资本市场核心要素,遴选行业标杆,希望借此推动资本市场不断升级和优化。
今天的券商创新论坛就是今年21世纪网资本市场品牌项目的开篇之举,在这里请允许我给大家介绍今天到场的各位贵宾,他们是:
21世纪网总编辑 刘冬先生;
21世纪网执行总编辑 周斌先生;
21世纪网总经理 寇玉清
21世纪网执行总经理 李绍斌先生;
21世纪网副总经理 汪杨明先生;
瑞士信贷董事最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 陶冬先生;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先生;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战略专家 吕哲权
广发证券总裁 林治海先生;
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 张昕帆
宏源证券 赵玉华先生;
华林证券副总裁 龚寒汀女士;
华龙证券董事长 李晓安先生;
新网在线董事长 邢达先生;
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倪林先生。
欢迎各位贵宾!
同时来到会场的还有21世纪网北京、上海、广州采编的同事以及上海、江苏地区的媒体同行和证券行业的优秀精英代表,以及21世纪俱乐部的高端会员代表,在这里因为时间关系就不能一一为大家介绍了,一并对大家的到来比较欢迎和感谢!
今天我们活动也将通过21世纪网、新浪网、东方网进行现场图文直播,同时有新浪微博大屏幕进行互动,大家可以通过我们的大屏幕参与到现场互动当中来,首先我们有请21世纪网总编辑刘冬先生为本次活动致欢迎辞,有请!
刘冬: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今天老天爷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送了一个海葵台风阵型。之前我们老说中国的券商经常看天吃饭,其实很多时间我们不得不被迫的来看天吃这个饭,感谢大家冒着风雨来参加我们这个活动,也要感谢此时此刻正困在机场、火车站跟高速公路,正在赶到现场的这些嘉宾。
十年前,我开始做记者的时候,券商就已经是我们报道的最重要的主角之一,在那个时候我们给于券商的关键词是野蛮生长,但是经过券商改革之后,化解了风险,巩固了业务,在次贷危机等相继爆发的逆境中,中国券商仍然保持了总体稳定发展态势,此外结合理财、融资融券、直投等一系列新产品新业务也陆续的成功,可以说近五年是中国券商规划发展非常安稳的日子。
但是安稳并不足够,我们在近五年来,对券商报道关注点也从风险控制转向了创新的角度,早在2008年我们报道就提出了谁锁住了券商创新的脚步,那时候我们发出了几个疑问,证券行业怎么能不再靠天吃饭?券商业务结构如何突破单一的格局?直到今日,跨越金融行业加剧,券商生存环境应越来越严峻,现在是券商有史以来运行最规范、财务最稳健、基础最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现在也是券商面临着盈利模式和业务转型压力最大的时期,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券商迎来最好的转型时期;二是券商来到了不得不变的时代。
现在距离这个重要转折点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我们看到很多行业创新又有了新的进展,中小企业私募债启动、新一轮的发行体制改革也已经铺开,所以我们选择在这个时期开展今天这个论坛活动,邀请在座各位,结合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来探讨券商的转型变革,我们希望这能为如何让创新落实到业务上,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我们长久以来一直是券商行业最忠实的观察者,这一次也希望是探讨行业的提供者,希望各位能在这个平台上碰撞出最精彩的火花,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主持人:谢谢刘冬总的精彩致辞!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应对竞争的必须手段,创新在此时其航正是时候,今天21世纪网特别邀请了几位重量级的嘉宾,他们将在上午的论坛环节为大家带来精彩的思辨与碰撞,首先我们要请出的第一位演讲嘉宾是来自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先生,掏先生将会为我们深入剖析中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形势走向,掌声有请!
陶冬: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早上好!中国经济每十年会有五次大的结构性的突破,以此代表生产力的提高,以此将经济拉上一个新的增长平台,八十年代初,中国在文革之后,百废待兴,农村改革,把土地放到农村手中。这是一次体制上面的突破,生产力的提高,这个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五至六年的支持。九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又一次陷入泥沼,建立经济特区是当时体制上面的突破,它为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奠定了基础,由此带来了持续五年的超高速增长。本世纪初,中国经济再一次陷入了困境,加入WTO、银行改革,再次提升了体制方面的突破、生产力的改善,由此带来了持续五年的高速增长。
今天,中国经济再一次陷入泥沼,中国经济需要一个体制上面的突破,我们的领导人明白这一点,在2007年就提出经济结构转型,但是没等转型开始,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北京的领导一看前后左右:西方还有一条捷径可走。原来我们不需要做结构上面的改革,于是中国和西方走了同一条路——印钞票,烧财政的钱。货币扩张政策、财政扩张政策可以拉长经济周期可以把经济周期增长的底部往上垫一垫,但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没有可能拉出一个可持续的增长动力。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政策都是见不到突破,缺少突破,中国经济还会在泥沼里面挣扎相当一段时间。
突围之路就在脚下——开放服务业,让民间资本进入有利可图的领域,因为过去民间资本的擅长之处,制造业今天已经变得无利可图,一夜之间民营资本的投资兴趣全部消失,没有了民营的投资,靠政府基础设施越俎代庖,只能够维持,但不能突破。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打破银行的垄断,打破国企的垄断,是下一轮结构性改革无可绕开的难题,减税、让利于民是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但是在此时此刻,我暂时还看不到在这方面很快做出大动作的迹象。
等一会我还要回到中国经济,但在这之前我想谈一谈全球经济,尤其是欧债危机和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6月29号,欧盟的领导人聚集在一起,唱出了财政同盟之曲,在这之后,市场的利率出现一次下降,但是这种好感并不能够持续多长时间,今天的情况和三个月之前相比,欧洲实际上没有多少改善。的确,希腊成立了一个联合政府,但是三个月以前希腊也有联合政府;的确,今天欧洲央行和欧洲其他机构愿意为西班牙买一定的单,但是三个月之前也是同样的情况,今天和三个月之前的唯一的一个差别是欧洲政府的子弹更多了一点,但是如果结构性的财政问题得不到解决,再多的子弹不过是撒到欧洲结构性财政赤字的无底洞里面。
美国、日本、欧洲,全球三大经济体欧洲的财政赤字是最少的,欧洲债务总量是最少的,欧洲的债务GDP比例是最低的,但是债务危机恰恰在欧洲爆发,为什么?因为美国是联邦政府,日本有中央政府,而欧洲是一个由17个国家组成的邦联,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一系列的监管,欧洲没有最高行政当局,没有总局。美国独立战争之后,那里曾经有13个国家,13个政府,13种货币,13种债券,但是美国把它统一到一起,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有财政支持,第一方面必须要有一个财政支付,经济上面相对较强的纽约州愿意在财政上面补贴经济比较弱的政府,欧洲领导让强调一点,叫财政给予,这个是对的。但是支撑欧盟财政同盟的第二个支柱叫做支付转让,这个在当时一句话也没有提,这个可以走一分钟、一个小时甚至一年,但是年复一年这么走一定会有人掉队,这个时候体制上面需要拉一把,把背包从裤子上到背上,这样才能往前走,今天已经不是拉背包的问题,有的人已经趴下来了,没有财政支付是不可行的,但是恰恰欧洲没有这个财政的支付。美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老子养儿子的关系,儿子出事情,老子一定挺身而出,舍命相救。
德国、希腊是邻居关系,邻居家里失了火了,你送点毛毯、送点水可以做到,但你绝对不会扑上去说咱们一起死,这是欧洲债务危机躲不开的难题,因为德国是为德国纳税做服务的,而不是为全欧洲服务,这种政治上不作为在我看来最终势必导致欧元的破产,主权债务违约世界历史上不断破法,阿根廷每十年破产一次,冰岛四年前破产,今天已经恢复过来了,他们靠的是什么?他们靠的是贬值,在货币、汇率上面贬值30%,你把福利砍掉30%,把公务员财政砍掉30%。但是欧元恰恰少了这个货币贬值的“逃生门”在目前的欧元架构下,我认为欧元走向破产无可避免,但这不会在今年发生,也不会在明年发生,需要更长的时间慢慢的发展,欧债危机它的恐慌是以卖出的形式产生的,我们今天不过处在两个恐慌之间的谷底,欧洲危机会带来一轮又一轮的恐慌。
大家看右手边的下面这张图(PPT),目前可以看到短期国家利率又开始回落了,这个和欧盟、欧洲央行愿意去买债券有关系,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叫做恐慌疲劳症,1976年我在北京,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冲出去,在漫漫的长夜中度过了一晚上,再二天再震我又跑出去,到第三天再震的时候,我不走了,我在家里睡觉,这个从安全的角度上无疑是危险的,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这要恐慌疲劳症。危险并没有消失,但是恐慌却会疲劳。美国经济在过去的几个月明显显示出疲态,最先出来的非农就业赤字有所改善,但是这种改善无法支持美国经济复苏,也无法抵消。明年年初税务优惠取消之后,每年经济可能出现一次大幅下滑,尽管上个星期联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我想这是给美国国会议员们施加压力,但是纵观美国经济,除了联储还有一点招路可以用之外,几乎我们看不到新的招数出来。我认为美国联储在今年9月份推出QE3是个大的事件,但是QE1没有救经济,QE2没有救经济,QE3也同样救不了经济,银行的金融功能受到损害,银行发再多的钱,没有办法转移到实体经济中,QE并不是在对症下药,但是QE3的推出我认为一定会对市场、对于风险资产架构有一个正面的反应,只是这种货币政策支持的价格反应它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
我认为美元进入了中期的上升轨迹,其实美元已经升了一段时间,我们更多把它认为是欧洲债务危机资金涌向避险天堂,这的确是一个原因,但是在这之外许许多多结构性的改革被欧债危机所掩盖,实际上美国的生产力已经明显提高;我们看靠右边这个图(PPT),美国制造业工人工资在过去的十年降了10%,而德国制造业工人工资在过去以美元计算,升了接近40%,G7国家中间美国制造业的机会增长明显快过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制造业回流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一个旋律。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是由于美国贸易逆差,石油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如果我们把石油进口这一块移出去的话,美国的贸易逆差几乎减掉一半,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国之外的人收到美元的数量开始减少,海外的美元出现了短缺。
我认为海外资金涌入美国房地产市场是个大趋势,美国今天的房价便宜,几乎便宜到我认为是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遇到一次的机会,这种资金的流入也会使得美元的汇率进一步的上扬,我们认为今后几年,美国进入了一个美元的中期上扬轨迹,这个对于许多风险资产家、大宗商品、能源、农产品会直接的受益。
接下来我想谈谈中国经济,从邓小平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几年,中国曾经经历过三次超高速的增长,每一次都有一到两个超级因素的拉动,在刚刚结束的持续五年的双位数增长中间,两大超级因素,第一个叫做加入WTO,第二个叫做房地产业,站在今天这个时点,我看不到一个新的超级因素。同时大家再看,在超高速增长的中间,曾经有过几次偏低增长期,而这些偏低增长期不是三个月、六个月,它可以持续三年、五年,往往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今天在我看来,我们就是刚刚踏入一个新的偏低增长期,我们将面临的转型是什么?出口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已经无以为继,信贷扩张型的增长模式已经无以为继,我们今后所面临的一个弱的增长周期背后是一个弱的信贷周期,弱的出口周期,弱的房地产周期,弱的中小企业周期,这个可能维持几年。
目前的经济形势很不理想,工业生产大幅度下滑,人们把希望寄托给政府,市场一次又一次的热切期待着利率的减少、存款准备金率的减少,的确在今后三个季度,我们认为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都会大幅度的下降。但是我给大家看一张大格局(PPT),今天中国缺少的不是利率成本太高,而是银行找不到优质的长期投资客户,大家如果看这个图的话,银行的贷款数量最近有所反弹,这是好事,但是大家仔细看一看,这些反弹几乎都是红色和灰色的柱状,这些是短期融资;蓝色柱状,中长期银行贷款,增长并不是很明显,这个才是和民间投资连在一起。
大家应该注意到的大趋势是这张红色图的线是信贷GDP比例,曲线是信贷GDP比例的历史趋势,尽管信贷GDP比例在过去的一年中间出现了回落,但是比起它的历史的中位线还差很远,尽管短期技术上面货币政策有放松的可能性,但是从中期来看中国货币环境正常化的大格局并没有出现真正改善,今天银行的环境紧不紧?我把今天的货币数字和雷曼倒闭之前的数字相比较一下,如果你看贷款GDP比例、M2 GDP比例,今天的数字都远远高过雷曼倒闭之前的水平;如果你看一年期的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今天的数字都远远低过雷曼倒闭前的数字。真正紧的是第三种数字,如果你看存款准备金率,如果你看银行拆借利率这些GDP,但是这些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缓解,今天中国人民银行实际上是坐在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我画一个圈子,各地银行和各地企业紧不紧?很紧,房地产企业、中小企业的确紧,但如果我画一个大的圈,整个社会相比紧不紧,根本不紧,大型企业有钱投不进去,换一句话说,今天的央行是处于一个两难处境,我们经济、货币环境到底是太松?还是太紧?答案是两个都对,我们今天应该进一步刺激货币环境正常化吗?答案是两个都要,这个就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向是犹犹豫豫,走走到明年还可以再退退。如果说四年之前中国经济是全球金融海啸的无辜受害者,在过去的四年中间我们把自己撑出了许多的问题,房价、地方融资平台,这些问题我们都看得见摸得着。
我认为今天中国经济有两大结构性问题:
第一个是银行去中介化。银行每收进来100块人民币储蓄,第一个20%放到银行存在准备金帐号锁住不动。第二个20%是借给了地方融资平台,这笔钱也许有不断的续借,也锁住了,动不了。第三个20%,银行进入各种渠道进入信托基金,而且大部分进入房地产市场,也锁住了动不了。第四个20%交给了大型国有企业,国企现在不投资了,所以现在周转速度下来、效率下来。最后一个20%还在银行的全权掌握之中,如果一个人的心肺功能五分之四都被困住了,你想他能跑多快?
第二个结构性问题是投资去实业化。民营投资都不投资了,全去PE、VC去了,最近国企业不投资了,一个一个全去放高利贷,这也就是为什么政府主导的基础投资情况下人们都去投资了,银行去中介化,投资去实业化,在这两头重压下了,你利率减50个点甚至100个点,存款金率也减100个点,中国经济真的就能这么快的反弹起来吗?所以周期的货币政策来诊治中国的结构性问题,开错药了。通货膨胀在进一步下滑,我们估计欧洲膨胀今年会回到0.5到0.8,我们认为一个新的通缩周期已经来临,但是这个周期不是负值为主要表现形式,而是企业的盈利出现持续的大规模下滑。如果你看实际的GDP的话,从10%下滑到到百分之7点几其实差别并不大,但是盈利GDP就大幅度下滑。一批经济员去年告诉我今年反弹,今年年初的告诉我年中反弹,今年年中的时候告诉我年底反弹,我告诉你,企业盈利会在今后三、四年持续的大幅度的回落,一个通缩的环境下,当债务连最弱的一环断掉,整个债务链就会断掉。如果经济如我所述,仅仅靠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支持的话,我认为企业的现金流,而不是GDP,才是我们应该担心的地方。
再谈一下房地产问题,房地产成交量在过去几个月明显上升,而且不仅仅是成交量上升,价格也开始蠢蠢欲动,我们认为房地产企业今年的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多数企业的现金流在今后不会出大的问题,今后12月的房地产价格基本有两条板盯住:
第一条板是北京,北京今年对房地产的底线:1.价格不能涨;2.限购令不能松,在这两个条件之下,北京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地方刺激。今天中国的宏观政策,货币政策已经陷入了流动性现金,可以出很多政策,但动经济拉动效应并不明显,财政政策可以说的天花乱坠,但是执行基础设施投资的地方政府没有钱,今天管理中国经济最重要、最有效的政策是那个讲不得的政策——房地产政策。北京不需要出政策,你不动就是政策,你不砍地方的头这就是政策,北京对于地方房地产政策的容忍程度取决于每个月的经济数字。
第二条板,北京为房地产市场设立了一个天花板,第二个板是地方政府的地板,地方政府没有一个愿意本地的房价跌的,他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面,我认为房价基本上就是在这么一个空间里面走,实际上价格的上涨比报出来的要高,地方政府这次学乖了,大家都闷声不响发大财,但是财政给你揉一揉,今后12个月就这么着了,中国房价有没有泡沫?我认为有,今天上海房价已经贴近了东京的房价水平,而上海人的收入只有东京收入的1/5,海南岛如果能把所有房子库存按照今天房价卖出去,再加上开发商们18万亩地的囤积全部建起房子按今天价格卖出去,海南岛可以收上来的钱足够买下一个小岛,一个叫做曼哈顿的小岛。如果这都不叫泡沫,什么叫泡沫?
但是有泡沫不代表明天泡沫就破灭,我看中国泡沫破灭需要三大因素:1.货币环境正常化必须坚持下去,我认为下一届政府上台之后,货币郑泽是紧的,而不是更松;2.中国的贸易顺差是要大幅度的减少,这已经开始了,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3.美国的QE需要推出,这早晚会做,但不是今天做,把这三个要素全部加在一起,我认为三、四年后,时机并不重要,中国的房地产会出现一次比现在大的多的调整。
最后谈一下美元走势与新兴市场,美元有一次大的下降和上升,美元几乎每七年有这么一个周期,非常的准,这个周期在2008年,在这之后由于联储的QE政策,美元在底部徘徊了一段时间,在这之后,我认为美元进入了一个中期上升的轨迹,美元上升对于新兴市场一定是一大冲击,上一次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和上一轮美元的升值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今天让我感受到的是日本九十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日本央行大量的发行QE之时,日本银行这些钱不愿意借给日本的企业,全部拿到东南亚去了,于是东南亚基础设施、房地产有了巨大的繁荣,1997年日本资金搬师回朝,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今天联储也是同样的,美国企业不愿意把钱贷给银行、个人,而是大量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汇率升值,通货膨胀下跌,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这样走下去,某一天或者是联储破除,或者是一两个新兴市场爆掉,资金开始往外走的时候,一夜之间就变成加速度的恶性循环,这是新兴市场可能面临的危机。
今天的新兴市场到处出现乱象,印度到处在借钱,印度没钱,钱哪来的?全是一年期、两年七公司债发出来的,三十年的基建项目,一年期债、两年期债,长债短借是走向毁灭的捷径,你再看巴西,里约热内卢房子卖的比纽约房子还贵,这些都是乱象。我不敢告诉你新兴市场什么时候垮掉,但是当美元持续升值的时候,新兴市场早晚会面临一劫。在我看来这一场全球金融危机以美国危机为起点,今天见到的欧债危机是中场节目,这一场危机以新兴市场爆炸为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还有一轮现场互动的环节,大家可以想陶先生提问,陶先生不妨以最简短、明确的方式回答大家。
现场提问:你好,请说一下美元和日元之间的关系,因为日期经济规模也是很大的。
陶冬:全世界的三大货币现在是处在比差中间,也就是你差我比你更差,谁爆危机这段时间就往下走,这个大的格局没有改变,但是美元处在相对的强势地位。日元本身是一个弱势货币,但是日本经济现在相对稳定,我认为日元和其他货币相比是升值的,但是和美元之间会更加低廉,我们认为美元兑日元,如果按照三到四年左右,可以到95左右,谢谢!
现场提问:陶老师,你好,你刚刚提到美元进入中期上升的轨迹,那么在全球经济日益加剧的今天,对投资者来说持有美元是不是比较好的方式?
陶冬:受到监管上的限制很难谈,我先给你几个大的框架性的假设,我认为全球经济进入一个弱增长期,平均增长大概是在2%左右,比起过去4%的增长要慢一半,而且银行的最终计划带来实际经济活动相对比较脆弱。在这么一个大的环境下面,我觉得资产配置上面,债券比股票稍微好一点,而在货币品种上面,我个人看法是美元和黄金,尤其是黄金现在已经升到比较高的价位之后,它面临短期回落,有一些调整。有许多人谈到美元和黄金往往是一个互相弯的东西,中长期来看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在资金寻求避险天堂这么一个环境下面,在一定的时期可能走出来。如果让我买基金的话,我会买美国的房子,我会买德国的房子,股票我一股也不要。
主持人:谢谢陶先生为我们带来的演讲和回答现场观众的问题, 谢谢您!
现在还有很多嘉宾不断的来到我们会场内,刚刚来自西南证券的总裁余维佳先生就冲过风雨来到我们现场,欢迎余先生!
下面将要请上的是来自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先生,连先生将会带我们更进一步的展望2012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局势,有请!
连平: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刚才陶冬先生已经就宏观的全球经济做了深入的分析,我对这方面不多展开,但是对欧洲经济中长期有三个不看好,这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政策以及未来的政策方向难以改变等等原因造成的,再加上欧盟的机制在未来除非发生进一步的更大的危机,也很难改变。
我认为短期来说,下半年欧洲的运行状况可能会比上半年略好一点,主要是两点:1.希腊的状态相对闭上半年,不会那么紧急,因为他的政府已经上台,这个政府希望能够维持在欧元区之内。2.救助机制弹药解决下半年欧洲银行业所出现的这些问题,我觉得短期它还是有能力的,不至于没有意愿,最终放弃救助,造成重大的危机,这可能性比较小,这样来说,下半年可能欧洲状况比今年上半天会稍稍好一点,美国经济相对比较平稳,而日本经济今年可能是难得有这么一个表现,大概能够达到2%多一点的增长。
整个来看,加上新兴经济体下半年相对比较平稳一些,我觉得外部环境可能比上半年略好一点,再说从中国三驾马车中间的出口情况来看,下半年增长也应该会比上半年略高一点,但是首先是外部环境相对的有所改善,其次是中国出口在下半年通常它的增长速度要比上半年高一点,很多年来基本是这么一个状况,上半年增长是9.2%,下半年我们认为会达到10%左右,也就是说下半年的增长速度会慢慢的向上,这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一个方面。
但是在看出口对经济增长动力方面,我觉得要看到最近几年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我们通常讲出口对中国GDP的拉动在过去它的力道是比较大的,看什么呢?看净出口。从中国出口来说,2006-2007年占GDP比重是百分之七点几,在去年降到了3%以下,今年上半年虽然没有太多的下降,但是还是保持在2.5%以下,过去对GDP影响非常大,现在影响非常小。对经济增长拉动来看,2009年左右出口集聚回落,对经济拉动将近4%,从今年情况来看,即使从20%几的出口增长降到目前的10%左右,对GDP负的贡献也只有负的5%,搞的不好是零贡献,即使外部环境不好,出口集聚回落,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在明显的减弱。
换一句话说对中国经济影响最重要的是内需,而内需中间最重要的是投资,因为消费相对来说比较平稳,而且这两年,从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情况来看,无论是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增长速度都超过了GDP,这个在过去很多年是低于GDP的,也是有垢病的,GDP增长很快,但是居民收入跟不上GDP增长,这么高的GDP意味着居民没有享受到这一块带来的利益,我们看一组相关数据(PPT),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明显好于2008年,从增长相对比较平稳、收入较高的情况下,加上物价明显回落,去年是5.8%,今年估计全年水平是2.8%,把物价因素扣除掉,今年消费的实际增长估计跟去年差不多,去年民意增长17%,目前消费增长可能接近14%,全年大概达到14%,这样的话消费回落并不是十分明显,所以它对经济增长的负的拉动也相对比较小,说来说去,还是投资。
大家稍微想一下就很明白,无须用很多数据来进行说明,由于调控使得投资增速明显回落,调控手段是两个大的方面:房地产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两个是影响投资最为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结构图(PPT),固定资产中间,房地产、制造业、基础设施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在调控初期,2010年下来,经济增长速度逐步的回落,有很多方面的评论,说这是主动调控的结果,这是比较正面的,现在这个速度降到了7.6%,很多方面觉得这个增长难以接受,能够接受的增长在8%,但是事实终究摆在那里。我们过去老讲那句话,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现在调控的不仅是房地产,而且力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同时还在调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我们看到地方政府今年以来融资金额总量没有增加,而是减少,所以现在发出了这样的一种声音,还需要保障国家已经开工的那些重大的关键的项目资金来源,现在银行业各个方面都在做。
对于这样的状况,由于投资增速明显回落,成为经济回落的一个主导因素,其实政府早就非常清楚,所以从今年4月份开始,已经加大项目的审计力度。从基础设施投资来看,去年整个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速大概是在5%到一点,去年房地产投资增速非常高,这两个是一个翘翘板,房地产增速高的时候政府就把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压下来,项目部批,严控信贷,这一块就不可能得到增长。今年,按照目前的形势,房地产增速从百分之三十几急剧降到15%左右,我们估计全年可能是15%左右,基础设施投资毫无疑问一定会上去,现在增速从年初的负增长已经开始加大向上推进,估计全年可能会达到10%左右。如果我们把这几个方面概括起来看的话,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按照加权状况,估计今年投资还能够维持在21%左右,现在是20.4%,所以下半年一个月两、三个百分点慢慢往上推进,到年底有可能是21%,甚至有可能超过21%,这样的话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应该会做出明显的贡献,我们对出口不应该有太大的指望,同时对于消费来讲,它相对比较平稳,也不会有太大起色,它能够维持这个水平,适当的向上走一走已经是不错了,关键如果要想达到8%左右的经济增长,投资上未来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向前推进。所以我们说投资不是万能的,但是如果要稳增长,其实就是保增长,保8%,没有投资是万万不能的,这个投资我觉得还会保持一定增速,保持在21%左右的增速。
有一个时政的国情预算,说如果在目前的经济增长水平上增加两个百分点,从边际上来看,增加两个点的投资的增长,大概可以换来一个点的GDP增长,那么就是说增加一个点,增加0.5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大概是这样的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在目前政策已经逆向调控,而且继续实施,力度有所加大这种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还会逐步的落实,今年GDP增长达到8%左右,我们认为还是有希望的。
我们看预测的红的柱状和线,从环比来看,二季度和四季度会达到2.3%、2.4%增长,同比来说,三季度在8%左右,四季度更高一点,这里面同比还有去年基数相对比较低,所以下半年走到8%、8.3%还是有可能的。
我们这里要问的是,如果今年达到8%左右,下半年比上半年略好一点,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意味着目前的经济运行状况有很大的改善或者说根本性的改善,是不是意味着目前有些行业和一大批困难的企业能够在下半年得到根本的改善,日子好过起来;我想如果只是8%或者8%多一点,目前这个状况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困难的还是有困难,一些行业继续承受巨大的调整压力,这个毫无疑问,道理很简单,经济增长从10%持续回落,从10%回落到8%,整个回落的幅度,那就是四分之一。虽然说今年又回到8%,得不到非常大的改善,这是我们基本的看法。当然了,我个人认为今年是整个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的一个转折点,未来我们所追求的不是过去我们所追求的在民意上叫做8%,但实际上是很乐意看到两位数的增长,未来我们可能民意上定的是7%,但是实际上愿意看到的是8%左右的增长,那就是明显的下了一个台阶,这个下了一个台阶必然会有很大的调整,这个调整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就是中国所谓的结构调整从经济增长回落以后,能够把产能过剩的、高污染的,在我们看来未来难以持续的这些行业甚至于经营管理不善的,在整个运行管理当中都是很差的负面因素的这些企业或者企业集团,促使他们做很大的调整,这个是未来中长期中国经济增长来讲的一件好事,我们不应该指望下半年有所改善以后,所有行业日子就像2009年一样一下子全好过起来。这绝不是一个好现象,经济的下台阶、结构的调整,一定是有一批行业存在调整,有一大批企业在这个困难当中承受巨大的调整的压力,甚至于有的就不得不无奈退出,我觉得这个才是调结构,这是调结构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是对经济增长的一个短期的看法。
目前经济形势和2008、2009年来讲,我相对来说回稳了,就业状况比2008年好很多,当然就业状况相对对经济反应是滞后的,3月份可能会有不太好的数字出来,未来这个程度会得到改善,从基本面来看,就业状况已经完全不同于2008和2009年了,那个时候出现的状况是大批的、几千万人失业,目前没有这种压力,今年上半年整个用工形势还是偏紧。还有收入增长情况,各方面情况来看,如果把这次跟上次进行比较的话,我们认为这次回落还是比较温和的,确实在主动调控上,经过这一轮调整,向着经济下台阶这个方向去进行运行的一次重大的转折这个过程当中所出现的一个回落,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看法是不必太悲观,现在还是有很多悲观的看法,我们认为没有什么悲观,尤其是目前政策已经逆向进行调控。
中长期来讲,中国经济还是要关注到很多问题,增长的潜力,在人口红利、入市红利等等这些已经足够的趋于淡化或者逐步消失的时候,未来我们符合来培育增长的动力,包括非常重要的体制机制的改革,如何能够通过改革促进我们全要素的生产力提高,这个非常重要。还有一点,我一直非常赞同或者说主张这样的观点,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还是具有很大的空间,现在的统计数据是城镇化率大概在50%,世界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体水平在65%左右,我们的50%还是很低的,先进的发达国家状况都很高,在80%以上。但是我们50%中间还是有水分的,有一大批是流动人口,他只是在城市里面居住一年、两年以上,事实上他很大程度上根本不是一个市民,因为他不具有城市市民具有的各方面性质,最重要的是社会保障、城市的各种福利,如果这些人都变成真正的城市居民的话,他的消费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城镇化未来不仅拉动投资,还会大大的拉动消费,我们城镇化率长期、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未来应该是拉动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方面。
再简单的说几句关于近期我们观察的物价,物价今年总体来讲是是温和的上涨,压力明显趋缓,去年三季度我们就发了一个报告,对今年到明年两年多一点的物价运行态势做了分析,现在基本情况就是这样,去年7月份以后CPI就开始回落,今年9、10月份大概是一个低点,今年持续回落的原因包括:原材料成本下降、生产性需求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而放缓、粮食价格相对比较稳定、CPI翘尾因素大幅下降,同比数据影响非常大,最近央行有个报告,8月份CPI有所上升出现拐点,认为后面往后的CPI就上去了,未来的趋势我们是赞同的,但是8月份稍有抬升,9、10月份还会有回落,关键是翘尾因素,在年底企稳之后明显是一个新的上升周期。中长期来看,物价上涨风险压力还是不小,资源、劳动力成本、土地这种不可移动的成本依然还是存在,所以未来持续会推动物价上升,但是短期影响物价出现巨大波动的还是猪肉和蔬菜,中长期影响物价持续往上走的压力那就是影响到成本的这些基本方面。
这个图人们常看过(PPT),上行周期大概是25个月到26个月,下行周期大概是14到18个月,现在正处在下行周期过程当中,现在已经12个月了,未来时间不会太上,明年我们认为物价还会进入新的一轮上行的过程当中,CPI我们预测全年可能是2.8%。
讲了增长,讲了物价,其实这个也就是未来政策调控非常重要的两个基点,尤其是讲货币政策,四个目标很明确,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币制稳定、国际收支/资本流动,目前来看国际收支状况,如果维持目前这个状况已经挺不错了,跟过去不一样,过去有很大的资本流动压力,现在政策就是要平衡增长和物价。最近有不少观点认为,一个是货币政策或者还有其他的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大幅度的放松,还有一种预测,认为货币政策还有很大的放松空间,我想了一下,不太赞同这样的观点,进一步大幅度放松可能性不大,也可以说空间不大,刚才我们讲货币政策要考虑到经济增长,增长不行,政策要加以刺激,物价高了压收紧。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从物价来看,现在是逐步在走低,但是见底以后回升已经为期不远,我们说货币政策,包括尤其是利率政策,它不是眼睛只看着你每一个月,这个月CPI下来我就有空间了,不是简单的亦步亦趋关系。利率政策作为重大的货币政策,它要看未来一年的通胀态势,未来是上去还是持续的下来,现在这个态势摆在那儿,像这样的结果,在明年可能会有所上升或者说一定程度的上升,如果下半年继续把利率下降两到三次,明年可能又要匆忙往上涨,而且继续下调以后可能会带来通胀进一步发展,明年通胀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
前两天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面有一段讲的很有意思,就是说在目前这个情况下,扩张性的政策进一步实施的话,在刺激增长方面的效应是在下降,但是在刺激未来通胀预期方面效应是在增强,当然这段话不见得就是决策者们的观点,但是它是监管部门,至少其中有一部分人是这样的看法。
另外就是经济增长,为什么要向宽松方向进行调整,是因为经济增长持续的在突破,很具体的讲,企业融资状况不太好,融资成本比较高,需要做调整,而且还需要通过降息提振信息等等,现在经过一系列运行之后,已经出现了好转,都表明经济出现企稳状态,有的还会一定程度回升,这样的数据在慢慢的多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面,今年的目标定的是7.5%,现在是7.6%,如果三季度能够有所回升,全年达到8%左右是有可能的,是不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去加以刺激?2008-2009年政策刺激力度过大、出手过重,这一点我想很多方面都已经有了评论,我想在这方面不会不考虑,不要由于过度的使用这些工具进行调整,过度的扩张带来未来新的问题,这一点不能不吸取过去的教训。
除了这两个方面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市场的实际利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很实际的一条是推动市场的实际贷款利率向下调,在一季度过后,这个情况很不理想,因为没有降息。6月份上浮占比下降,7月初又一次降息,我们相信三季度贷款实际利率会出现明显下降,过去上浮占比大概是333,这个是要关注到的非常重要的方面。还有政策如果进一步宽松,毫无疑问,利率要调整,准备金率也要进一步下调,如果准备金率进一步下调的话,再加上下半年外汇占比可能是一个不确定很明确的东西,那么年度的M2增长14%的目标还能不能维持?这个作为政策操作方面来讲,需要非常加压小心,要不然14%的目标,它既然要求照顾到下面,又要照顾到上面,既不能够太低,尤其在目前的状况下,经济增长速度不高,M2搞的很低,就有一方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但是过高,超过14%以后,非常明确,增加了很多,那显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要把它调控在14%左右的水平上,这样的话,准备金率的下调就要十分谨慎,因为外汇占比在下半年持平,上半年只有去年的1/7,上半年这么多,下半年急剧的减少,今年会不会上半年比较少,下半年会有所增加呢?谁也说不好,这个不像信贷和公开市场导期的资金,完全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而且基本是在控制下来运行,这个真的是资本运作,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认为货币政策进一步大幅度向松调整的空间基本不存在了,未来政策也比较谨慎,当然不排除准备金率下调一到两次的可能,也不排除存贷款基准利率再下调一次,但是没有很大的空间,这个对下半年运行的判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看一下外汇占比和准备金率变化的情况,前两年外汇占比大幅上升,两台抽水机,未来趋势很明显,准备金率会进一步下调,但是它会有一个结构上的控制。
以上就是我对未来宏观运行态势的一些看法,仅供大家参考,今天我从上海过来,风大,雨也很大,我来了以后看到很多嘉宾都已经到了,可以说是中国这样一句老话,风雨无阻,今天参加的是券商的相关大会,对中国资本市场确实心头也根本比较沉重。我在想,如果说像我们今天开会这种精神风雨无阻,中国资本市场在未来也能风雨无阻发展的话,这个是我们非常愿意看到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两个提问的机会。
现场提问:连老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腾飞在八到四年,大家现在期待通过制度红利的释放带来新的增长窗口,请连老师做一个新的判断,大概下一轮制度创新带来的红利对资本市场影响多大?
连平:这个问题是大家都关注的中长期的问题,由于这两年来经济运行带来很多方面的问题,所以人们越来越关心制度创新,我觉得这两年关于这方面的大讨论,已经就制度创新在未来向前推进积累了很大的能量,这不仅是刚才所讲到的资本市场,还有包括其他方面,包括我们银行业,我认为都是如此。未来,这种能量会在换届之后个,随着明年经济运行进入新的状态,我们觉得这方面推进的步伐应该会加快。比如说今年,本来我们认为今年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动作,我们关心的是金融,在金融领域当中的改革可能今年也就这个样子,开始都是这样看的;结果从外汇管理体制来说、汇率形成机制来说,有了向前推进的步伐,从利率市场化来说也有向前进推进的步伐等等,还有最近我发现资本市场上动作也非常多,还有我们一直非常关注的债券市场,今年也有了很大的力度的推动,比如说短融和中票,在2A级占比规定只有3%,现在一个就有3%,这个对未来有很大的推动,我对今年以后、明年,在新的增长状态下,下一个台阶情况下改革对于各方面的推动我还是抱有一定的期待,这个还需要我们很多方面共同的努力来加以推动。
主持人:谢谢连平先生,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放一个问题给大家,再一次感谢您!也谢谢现场的各位朋友,下来是15分钟的茶歇时间,15分钟以后希望大家继续回到我们论坛现场来。
(中场茶歇)
主持人:在券商共同致力于创新的时候,21世纪网作为券商行业的忠实观察者与建言者,利用一系列金融咨询产品在财经传播媒介的创新方面锐意进取,今天我们在这里将用十分钟的时间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21世纪情报,究竟21世纪情报系统指的是什么?它对于在座的各位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看到在我们现场已经摆上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雕作品,以下我们将会以热烈掌声有请嘉宾为冰雕注入华丽的色彩,有请嘉宾:
21世纪网总编辑 刘冬;
21世纪网总经理 寇玉清;
21世纪网执行总经理 李俏彬;
21世纪网副总经理、市场部副总经理 汪杨明;
21世纪网执行总编辑 周斌;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 陶冬;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
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倪林;
金麒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邢达。
有请各位嘉宾来到台上!
有请礼仪小姐送上秘密武器,我们将一同见证21世纪网被涂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1财经情报上线启动仪式]
主持人:颜色已经注满,21财经情报已经显现出来,下面请各位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主持人:非常感谢大家,请大家台下就座。字虽然已经显现出来了,但是21财经情报究竟是什么?在这里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一起来了解一下,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播放]
主持人:好,相信通过这个短片,大家应当对21世纪网推出的金融资讯系列产品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各位的桌面上,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产品手册,方便您进一步的阅读。在这个系列产品当中,今天我们为大家隆重介绍的21财经情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就有请21世纪网执行总编辑周斌为大家详细介绍21财经情报,有请!
周斌:各位领导早上好,感谢大家风雨兼程前来参加21世纪网的活动,我参加过很多活动,但实际上在国内能够把排名前二十的券商老总们都邀请到场还是比较少的,感谢大家对我们21世纪网的支持。
下面介绍一下21财经情报,考虑到各位对21世纪网不是太了解,所以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口号是中国财经新闻原点,网络速度、平媒深度。我们网站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原创、直播、策划。
原创报道上面,今年初,完成北京站、上海站、深圳站新闻中心布局,基本上实现了互联网媒体自创和采编最多的财经网站。还有现场直播,6月12号李旭利案开庭,我们是全国唯一一家做直播的媒体。另外21世纪网一个比较重要的拳头产品是独家策划,比如去年的高铁产业链、温州高利贷危机、IPO批判。
接下来是介绍我们产品——21财经情报,为什么考虑做这个产品?跟我们媒体有关系,在中国报纸传统是邸报,就是官方的。在西方,威尼斯航运比较发达,很多人投资论坛、购买产品,很多人就把码头上的信息抄下来卖给其他的人,这是报纸的起源。中西方报纸的区别,东方报纸更强调价值观、理念灌输、教化,西方的报纸更注重对商品价格、行情、公司介绍,这是中国和西方报纸的形态不一样。我们做这个产品很重要的一点,期望能够围绕商业社会驱动的媒体上来,这是21财经情报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在想,我们的产品团队如何和中国商业相结合,传播理念是提供事实,产品形态集PC端、移动端一体,资讯以文字、图片及音频格式传播。
产品的功能是构建实时财经资讯传递、证券交易、金融产品精准推广、投资资源共享的交互平台。实时信息是把宏观、产业、上市公司讯息动态传递给投资者;精准推广是这样的,对券商金融产品资讯实施点到点推广;策略共享,对优质投顾资源实施共享,增强客户黏度。我们是开放式的平台,我们有西南证券,还有投资策略,把西南证券投资策略是第一时间推荐给客户。
产品的特征:内容突出原创,传递强调实时,价值实现共享。资讯驱动,财经领域先媒体的内容优势是资讯有效性的最佳保障。动态传播,资讯传递的实时性突出海量优势,实现投资人群全覆盖。价值共享,产品实施平台华构建,助力券商实现经纪业务模式创新,当券商使用我们产品以后,我可能会把你的客户变成我的销售对象、广告对象,然后我可以跟你进行分成,这个平台共享。
我们为什么推出这个产品呢?首先资本市场有这个需要,Q1:市场的基本驱动力是什么?一是准确的判断,二是资金,我相信我们都不缺资金,缺的是准确的判断。Q2:资讯的需求方是谁?研究机构、投资者。Q3:策略失误的原因是什么?你的资讯不够完整、全面,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如何解决问题?1.21世纪网传媒有比较专业的采编人员,所以我们可以提供第一手的信息收集,券商与投资者获得准确信息。2.我们第一时间传递券商研究策略,券商经纪部门重点维护高端客户。3.有效资讯将驱动交易,交易量增加提升券商收入水平,我们产品目标是将最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最重要的人。
我们的优势有:21世纪网有6家媒体,有12年的财经采编经验,在全球加起来采编人员有1300多人。21世纪网建立了独立的资讯收集团队,收集处理完之后再提供给客户,我们的团队经验非常重要,有来自香港大学,也有来自传统资讯公司的人士。技术优势,我们集团不一定是先进的互联网公司,但是我们的理念是一个平台,与大家进行价值分享的平台。
接下来是展示时间,我们的记者如何第一时间把上市公司信息有效传递给客户:一线记者现场采集信息;收集完之后通过移动设备上传到后台;上传以后专业团队进行审核整理,我们不仅仅提供文字,还可以提供图像,甚至视频,在一个客户端上有一千多人为你服务。
现在尝试一下现场拍一张照片,看一下我们怎么实现从移动设备端最后到传给客户端,大概只要两至三分钟时间。
现在给大家看一下我们后台系统,刚刚同事拍了一张照片,这里意味着在客户端上几分钟时间实现信息传递,大家认为这个东西比较简单,但是我们非常清楚,资讯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加工或整理或者没有经过专业采集是无用的。
以上是我们产品的介绍,谢谢大家的倾听,非常感谢!
主持人:谢谢周斌为我们带来的介绍,也期待这样的金融服务产品更加的成熟,为大家提供更多有益的、有价值的财经资讯,今天既然是券商界朋友的盛会,我们也特别想听一听券商行业人士是如何看待国内券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又如何看待创新,在这个时候就这个问题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广发证券总裁林治海先生来讲讲他的想法,有请林先生!
林治海:尊敬的各位来宾,今天接受21世纪网的邀请,在这里跟各位在座的券商、兄弟单位一起交流一下当前中国证券行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今天主题实际上是讲券商创新的问题,我想讲一下参与整个创新过程中的感想。
首先讲一下券商创新的内外环境,5月份券商大会开幕之后,整个行业对于创新,从行业资深来讲,处在一个比较亢奋的状态,当时在讨论会上我提出一个观点,我担心券商目前的创新可能会呈现两头热中间冷这样的一个局面,到今天已经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从最初的亢奋到目前的冷静甚至是纠结的状态。
大家看中国证券行业为什么要创新?经历了券商的综合治理之后,整个行业形象得到了改善,行业发展的基础得到了巩固,但是行业面临着上下的挤压,行业面临着传统业务逐渐走向平静这样一个状态,也就是说当前中国证券行业已经具备了创新的基础条件,但是我们的《证券法》是在风和日丽之前,1997年出台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在法规条件不具备券商发展的环境下,监管部门尤其是具体的执行层面,对券商创新的支持面临着很多困难。证监会领导对券商创新有极大的热情,但是我们在创新过程当中遇到哪些问题,所以我说从创新的环境来看,目前一定是一个逐步的摸索,从无序到有序这样一个过程。
中国资本市场从一开始推出,它就是从顶层设计开始,所有的业务都是监管部门规定,现在大家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一定是以市场主体驱动的创新,而不能是由顶层监管部门驱动的创新,现在我是参与了包括协会,经过多场券商调研,大家提出了很多意见、想法、建议,归纳出六十多条,又从这六十多条当中归纳出14条创新措施。到今天为止,我们市场当中看到的仍然是监管部门所引导的包括大家提到的中小企业私募债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监管部门主导下的创新,我想中国券商自主创新的环境从目前看还是相当的艰难,那么我们面临着哪些机遇?创新的基本思路实际上就是加强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现在的资本市场,无论是从深度和广度,与其所担负的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来说,这个市场建设远远达不到一个商业组织或者作为一个券商他所要求的应该具备的工具、手段、环境,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包括现在交易所推出的,比如说期货、各股期权等等这些品种都是在增加市场广度和深度。
做大行业规模,这实际上是倒逼出来的结果,我们看中国的金融体系,实际上是银行一股独大的局面,银行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有他的优势,但是纵观全球整个世界经济,英国从八十年代初一霸开始拉开全球金融创新序幕,在资本市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而我们,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最主要的中介组织,所以我们说今后我们创新的思路必须要在国家大的战略扩大直接融资,打破银行垄断战略的格局下,券商的创新才有大的进步。
再一个就是券商要回归他的本来业务,券商的本来业务实际上就是资本中介,我们现在看,券商在过去传统业务下,经济业务占收入比重超过了60%以上,今年上半年市场不好,但是行业变化的趋势我认为是值得肯定的,整个行业上半年经济业务收入已经下降到50%以下,如果证券公司主要靠经济业务收入的话,他的生存环境是相当的艰难。
券商作为资本中介,他的业务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次证监会主导的创新提出了非常明确的主线,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我们的经济业务从过去的通道转向经济载体,提供产品,搭建平台,那么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客户需求是什么?这两年大家都说做什么也别做股票,如果说你的经济业务、财富管理、你所配置的产品、你对市场趋势的把握不准,那就害了他们。券商的资管业务未来将是券商的核心业务,这次证监会即将发布的券商资产管理办法极大的拓展了券商的资管的业务范围、品种,同时基金公司紧接着,包括保险公司也在拓展他们整个的业务范围和品种,过去券商以私募为主,今后券商可能是包括一定的公募业务。资管业务的特点,应该讲银行现在也在做,它收入稳定、波动不大,能够平滑他的业绩,这是各家在力争做大的一块业务。同时新股发行改革,投行模式在逐步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过去投行靠成交收入支撑的运作时代逐步过去了,如何发挥投行的源头作用,带动券商包括投资,包括融资业务,包括资管业务,包括经济业务。
有一次,我在一个论坛会上谈到一个观点,证券公司在跟其他金融机构竞争过程当中,如果你不能充分的发挥投行的独特的核心作用的话,你没有任何的优势。这里面有关销售的问题,有关销售交易的问题,是摆在各家券商非常突出的问题,实际上销售交易作为资本中介最主要的业务,除了体现在投行业务的运作链条当中之外,还体现在机构经济,还体现在为客户量身订做他所需要的产品,现在券商能不能,假设说中海油、中石油他需要某一个风险收益产品,你券商能不能迅速的响应,在这个市场当中去发行产品、募集资金、购买产品、转移风险,然后交给客户,实际上交易业务在这里面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说今后销售交易下的资本中介业务将是衡量券商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对于投资业务,到年底,大家看各家券商的业绩,如果业绩好,一定是资本比较强,经济业务今年不用说,资管业务,券商的规模有限,投行业务比去年下降了20%到30%,剩下的是什么?创新业务短期内不具备构成券商的主要收入来源,剩下的是投资业务,今年上半年整个行业经历了投资收益模式行情,抓住了这个行情,券商就有所获,哪些券商抓住了这个行情?在投资业务中占有比较大的总收入比重,包括直投,包括现在券商积极筹备的并购基金、直投PE基金、并列投资等等。
在券商具体实施创新战略的过程当中,我想谈一点,我们面临的挑战,除了刚才我提到的关于创新的路径、监管环境推动创新的进程,我所说的创新的路径究竟是顶层设计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问题,这一点我相信监管部门他的取向是希望能够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结合起来推动,如果这种路径的选择进程把握不好,也是制约券商创新的一个非常大的因素。
第二,创新的动力在哪?各家券商都会有所体会,尤其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券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如何取舍,创新组织如何去设计,创新机制如何去设计,创新的风险控制如何去把握,都是制约券商创新的重要因素。这里于一个例子,比如说中小企业私募债,银行不做,为什么券商要做?券商有多大的本事来做好这块业务?现在投资机构对于最初推出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充分利用这种产品的特性来设计分级产品,提高杠杆,追求高收益,背后的隐患中国证监会已经充分认识到,最近在组织,券商在制订中小企业私募债的调查。大家想中小企业、弱势群体,他的风险是非常高的,实际上相当于西方的垃圾债券,西方的垃圾证券出现是在资本市场高度发展的中后期,如果说哪家券商,在国外中小券商违约率在6%到7%,如果我们的中小企业私募债违约率出现30%的情况,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大家还敢做吗?如果整体的经济形势分析向好,刚才陶冬先生分析的,不用说30%,哪家券商做砸了一两股,对你的品牌在行业当中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最近中小私募债要回归柜台市场、券商资深的OTC市场,从交易所市场退出,在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是未来的券商OTC市场是一个非标准化的市场。我说这种风险的把控,对于在券商创新业务过程当中能否取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一点,回应一下今天上午来听的两位经济学家对未来形势的一个判断,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对未来中国的经济形势判断,今明两年我们持一种非常审慎的态度,但是说中国经济从此就面临着中长期的衰退,我持保留态度。改革开放三十年,唱衰中国经济是持续不断的,但是每一次中国经济蓬勃的空间和余地,引导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因素还是有的。我认为未来两年以后,具有中国特色政治体制改革和私有化进程将引领中国经济走向一个新的高度,在这其中,券商在优化资本资源配置,包括非上市公司的并购将存在大量的业务机会,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展、加深,我相信中国的券商一定有美好的明天,谢谢!
主持人:谢谢林总,有一个问题要留给你。
现场提问:林总,刚才您谈到资本体制改革私有化进程,我一直关注这个问题,能不能再给展望一下,谢谢!
林治海:这不是我展望的问题,这是国家最高层面思考的问题,大家看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劳动力红利的释放、城市化的进程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在这三十多年来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说作为一个商业组织,他的竞争优势在于三个因素:低成本、高价格、效率周转,逃不出这三个因素,作为一个国家,资本实力、劳动力素质以及效率是能够保持一个国家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我们说私有化,实际上涉及到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维系,我不是说国有经济效率如何低下,但是从资源配置角度看,私有化将是释放资源配置效率的非常重大的因素,政治体制改革我这里不想多说了。温总理想坚定不移要推动,无论是当前的社会环境还是经济环境,它都是有制约因素,我相信这种制约因素的释放会引领中国经济走向一个新的台阶,谢谢!
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就只能提一个问题了,谢谢林总。下面我们将要请上一位来自上市公司的代表,作为上市公司,将会需要怎么样的券商?券商的服务将会对上市公司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今天将会邀请到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倪林先生来到我们讲台上,就券商应如何更好的服务上市公司进行探讨,有请倪总!
倪林:尊敬的刘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前面咱们的专家、领导都已经讲的非常到位,我是作为资本市场的受益者、受益的上市公司代表发言。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参加今天的券商创新论坛暨颁奖盛典,非常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能向大家请教,谢谢大家的关心。
从2006年上市至今,公司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公司已连续九年成为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第一名,连续三年成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500强、中国最具竞争力建筑企业100强、ENR中国承包商60强等,并连续多年成为获得“国优”最多的装饰企业。
这边有一些我们最近的作品(PPT),这是北京的凤凰传媒中心,完全双曲面的建筑,现在中国建筑行业都玩流线型的东西,这个给我们装饰确实提出了很高的条件,全部都是不规则的造型。
这是潘石屹(微博)的作品(PPT),请现在目前世界上最有名的设计师设计的银河中心,我们现在正在承建。
这是政治上面的代表作——北京人民大会堂常委厅(PPT),工程已经结束了,最近领导要验收,到时候我还要向领导汇报工作。
这是无锡灵山的梵宫(PPT),没有去过无锡梵宫的领导们,我建议大家去看一看,这是对(助教)建筑的一个创新,这是一个佛教建筑,包括对佛教文化的宣扬等等都非常好,宗教文化建筑我们做了以后确实感觉飞机好,现在全国各地因为佛教的兴盛必然带来宗教的兴盛,未来在这方面可做的很多,我们在九华山快要完成佛展中心,跟这个可以媲美,以后请大家给我们指导。
东方之门(PPT),往金鸡湖这边看都能看得到,建筑已经起来了,是苏州现在的最高建筑,正对着金鸡湖的位置,在湖西,也是我们目前承建的重点项目。
上海中心是全中国建筑的目标,目前我们策划设计也在参与整个工程。
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比2006年上市之初的17.75亿元增长471.46%,上市五年复合增长率41.7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3亿元,比2006年上市之初的6.6696.37万元增长994.30%,上市五年复合增长率61.37%。
这是我们公司从2000-2010年增长的柱状图(PPT)。
金螳螂通过健全法人结构、规范公司运作、规范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以及坚持稳定的分红政策等措施,充分保障股东权益。在全新的制度环境下,随着资本市场全流通时代的来临,所有股东的价值取向逐渐趋于一致。
企业价值的体现方式也在适时地进行调整,已经由传统地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过渡到同时追求“利益最大化”和“市值最大化”,这种经营目标的转型将引领经营思维、公司治理、业绩考核、管理层激励等一系列的改革。如何有效地进行市值管理,将是今后资本市场的分水岭。
金螳螂上市五年以来,一直坚持做让社会认可和股民追捧的公司,将股东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第一,公司严格遵守中国证监会以及深交所相关规定,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运作,保证公司决策科学、有效,充分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第二、充分维护全体股东的参与权、决策权、知情权。通过涉及重大事项的股东大会均采取网络投票方式、规范的信息披露、公司网站建立投资者关心网页并和投资者通过网站留言板互动,以及通过深交所互动平台与投资者互动,设立投资者咨询热线等方式,让投资者都有充分的机会了解公司。第三,在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重视对股东提供持续、合理的回报。上市以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到3.18亿,累计送红股2.66亿,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3.77亿,是公司IPO融资额的三倍数。
为更大程度上保障股东利益,推动经营决策与股东权益保持一致性,鼓励持续创造卓越业绩,公司对薪酬体系进行了适当调整,引入长期激励机制,例如经营管理层通过集团间接持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等方式,形成年度绩效与长期有效激励相结合的薪酬结构体系,激励了管理团队不断地开拓创新,激发团队的知会,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是我们公司的愿景,其中有一条是一定要把我们公司打造成社会认可、股民尊敬的公司。
这张照片是我们正在建造的金螳螂工程运营管理中心(PPT),11万平方米,双塔楼,明年年底投入使用。
截止昨日收盘,金螳螂市值已达320亿元,为苏州地区所有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民营企业。凭借稳定的发展、亮眼的业绩,及时、有效的市场沟通,金螳螂在获得行业认可的同时,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我们连续四年荣获“中小板五十强”、连续三年获得“董事会建设金圆桌奖”。在前不久结束的证券时报主办的2011年度上市公司价值评选活动中,我们在中小板最具成长型前十强。各项荣誉的取得对金螳螂是认可、鼓励也是鞭策,公司将坚持用实际行动保障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与股东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长利益,也希望大家多关注支持金螳螂的发展。
最后真诚希望我们在座的券商能够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方面提供支持服务,比如投资者关系的维护、转融通服务、大股东托管等等,也能在股权激励方面提供创新,比如股权激励股份的自主式行权、员工持股计划的托管、行权、税收优惠政策等等。希望大家在行业整合方面提供助力,比如以并购基金业务为上市公司在并购等方面提供全新的平台。到目前为止我们业绩增长还是靠公司资深,我们在行业上面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可以去做,希望得到大家的关心。
衷心希望以今天大会为契机,我们合作,共同发展,一起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与发展,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给现场一个提问的机会,在座有哪位朋友要向金螳螂的朋友提问。现在暂时没有,下午圆桌对话环节我们再进行充分的交流,好,谢谢李总。
今天上午的论坛焊接到此结束!
(会议结束)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经过短暂的午休之后,欢迎大家继续回到我们的活动现场,在今天上午精彩的个人演讲让我们聆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下面我们将就两个券商非常关注的话题邀请业内的优秀代表进行对话,我们来深入探讨券商创新的未来之路,在下午的活动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再为大家介绍一下刚刚赶到活动现场的两位贵宾,他们是:
华泰证券董事长 (吴万善);
国泰 首席执行官(张彪);
欢迎二位!今天下午第一个圆桌会议要探讨的话题是投行如何在市场化变局当中创新突围,请出对话主持人,有请21世纪网总编辑 刘冬;鑫麒麟总经理 郑炜!
对话嘉宾是:
华林证券副总裁 龚寒汀;
广发证券投资银行部副总裁杜涛;
西南证券总裁 余维佳;
中信建投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 徐涛;
宏源证券副总经理 赵玉华;
有请两位主持人以及五位嘉宾上台!
[第一轮对话]
刘冬:大家下午好!上午几位嘉宾是从宏观方面来阐释中国资本市场,下面和各位嘉宾从中观和微观层面上展开一些讨论的话题,希望能碰撞出火花,我想邀请郑炜,他作为财经公关公司的代表,财经公关公司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请郑炜和我一块主持。
郑炜:刘总,我叫冬哥吧,这样比较亲切一点,前天冬哥打电话给我,说今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圆桌论坛,希望我能够协助他一下,今天在台上是星光熠熠,在以前经历过的论坛当中,今天的份量级别是最高的,来的路上我看有树被连根拔起,我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谓不破不立嘛,资本市场真的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
今天讨论话题是投行如何在市场化变局中创新突围,今天有很多券商精英,他们肯定有很多想法和思路,今天我们通过微博、现场互动,包括在座嘉宾的提问,有效的互动起来,大家也言无不尽。郭主席提到不断做大做强,在今天创新大会上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做更多的创新业务,我们都想听一听在座各位的思路和想法,要不然女士优先,先从龚总这边开始,在台上龚总也是一枝独秀,想听听龚总对于宏观上来讲,郭主席提出宏观创新、大的概念的创新,华林在短时间内聚集众多行业精英券商来讲有什么想法。
龚寒汀:非常荣幸有这么个机会跟大家欢聚一堂,有这么一次券商在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当中究竟往何处去这样的主题进行探讨,我也感到很荣幸。刚才郑总这边突然点我的名字,让我有点压力,没想到我是第一个发言。
郭主席上任以后有一系列新政,从整个同行界发展和资本市场发展来说,是一个好事,因为给大家松绑。事实上我曾经做过一个数据的分析,从2000年开始,甚至是更长时间,1999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投行业,国内所有派前十名名的券商在这么长时间内,十年跨度的范围之内,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基本上加家投行成交家数、成交总额以及成交收入差异是不大的,真正差异是在2005年股权分置之后,不同券商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2010-2011年之后可以看出来各家券商差异越来越大,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其实资本市场制度性的改革是给各家券商,包括投行,给了一个制度红利。我理解这样的制度红利从整个行业来讲是利大于弊的,对于每一家券商来讲,因为他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有可能发展路径是对的但他没有走下去,最终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对于每一个券商来讲,郭主席的新政有机遇也有挑战,究竟是机遇大于挑战还是挑战大于机遇,要看各家券商自己做的怎么样,从行业来讲,从宏观层面,给出了红利,其实我们非常欢迎有这样的新政出台的。
从券商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上午有很多嘉宾其实已经提到了,我们的传统三大业务,今天下午圆桌会议上都是投行界的资深人员,大家可以看到从去年到今年审核进度变慢,市场上竞争正在加剧,传统资产管理业务其实也都能看得出来,整个券商生存环境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再往下走,我们市场空间肯定是要被银行、保险、信托、基金全部挤占,所以我觉得不管是从宏观层面来讲还是券商资深层面来讲都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郭主席在这个时候推出来新政,对我们行业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至于说下面究竟该怎么做,鹿死谁手现在还不敢说。
郑炜:有点硝烟的为多,龚总当言不让,提出一个很创新的词是制度红利,券商能不能充分把握这个机会,华林绝对是个中心,待会听听龚总的高见。下面听听余总的想法,余总对龚总提出的想法有什么看法。
余维佳:券商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当中确实存在机遇,今年郭主席上任以后给了我们更多的自由竞争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五到十年又是差异化建立过程,所以在投行发展历程来看,龚总讲2005年制度红利,有些企业做大的项目,有些企业做中小项目,做的都非常好,市场地位确立、排序都发生很大的改变,我相信这一次逐渐松绑,各个券商排序和竞争优势的建立又会有一个重新的确立过程。我们西南证券在做这方面业务,过往投行业务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特别让我感觉到要使劲,一个方面就是自由化竞争以后,投行销售能力的体现会对我们的投行业务要素的制约是一个鼓励也是一个机会,所以现在在市场上许多做定向增发的,其实销售能力强的公司,这个方面应该今后随着证券的松绑会有所表现,这样的话就会我们整个证券公司的综合业务及品牌建立提出了高的要求。我们作为一个同行项目的IPO也罢、再融资也罢,我们如果能够有比较强有力的研发,有行业背景做支撑,如果我们有比较好的机构销售网络做支撑,还有我们比较好的资产管理的规模做支撑的话,这个销售能力的体现就会相当的有竞争里,能够把我们券商具有的投资能力和价值判断理念落实到投行销售当中去。第二个重要,我觉得是投行项目的培育过程,过往投行培育是靠关系,而不是自由竞争关系,今后我觉得投行的项目更多的要靠长期的培育过程,特别是现在市场上面有新三板概念,还有区域市场在里面,我觉得投行应该从新三板或者新的市场培育当中,从VC阶段开始起步,开始培育投行项目渠道,我觉得这个方面是保证投行的持续发展的后劲,当然这里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公司业务品牌,包括直头、另类投资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用这种平台的资源建立项目渠道,所以我觉得在今后的竞争优势方面,这两个方面会显现的比较突出一些。
郑炜:刚才看到赵总一直在沉思,就想到了你,有一点小小的感情因素。宏源对这个问题怎么考量?
赵玉华:前面余总、龚总都提到郭主席这个新政,新政本身出发点,我觉得与过去来讲有个很大的变化,没有把目前证监会局限在过去所谓的资本市场范围,现在出发点放到了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这样一个高度,同时给券商带来了生存空间的扩大,今年我们感受很明显的就是在前一段时间我们自己的增值扩股过程当中,一路上见到的投资者都是在关心这个新政到底能不能给券商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我觉得现在大部分投资者都能够接受,这个新政确确实实给券商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盈利,我们自己也比较明显,一方面是新的业务品种的增加,另外一方面是我们有些业务,过去觉得是创新业务,现在成了常规的业务。我们今年4月份刚刚成立的金融资本子公司,在短短几个月也已经有了利润,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在中关村地区,说到新三板,我还想提一提最近的私募债,慢慢市场会感觉到私募债的销售碰到了瓶颈,原因是目前私募债是中小企业私募债,规模比较小,相对来讲担保需要比较弱一些,所以大家对产品的前景不是太有信心。另外它是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商考虑自己的成本以及企业发行证券的成本,这样动力有所减弱,说实话,我们问了一圈企业之后,有些企业过去没有想到要进入资本市场,所以在他准备过程当中,我要进行审计、规范,对他来说有非常大的成本,这个企业不会为了发一点私募债去承受那么大的成本。好的企业,他可能已经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了。真正对私募债有需求的,我们把它定位在准备IPO或者准备去做创业板或者中小板的这些企业去发行私募债,我们觉得新三板出来以后,可能对私募债这一块是一个促进,因为这些企业他运作好,要承受资本市场的成本,可能新三板出来以后,对国内的并购市场也是一个很大的推动,过去我们在找并购目标的时候会发现企业有一些问题,如果新三板进入券商市场上市以后,对我们已有的上市公司这一块并购可能提供了很大的资源。
郑炜: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冲击吗?
赵玉华:新三板跟创业板不一样,新三板融资额很小的,主要以上市为主,另外新三板上市目的还不完全是股值。先是定价格,让市场给我这个企业一个定价,所有之间业务并购也好,私募债也好,新三板也好,都会对券商的盈利带来提升的空间。
郑炜:看来我这个问题是没问错,赵总比较有优势,当然龚总在上海也比较有优势。说到市场份额不得不提到广发,杜总作为广发代表,这两年在业务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次创新你们怎么看?
杜涛:刚才这几位老总说到郭主席新政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回过头看新政,无非就是更大程度放松管制,放松管制越多,在国内创新、品种本身在证券市场、资本市场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在中国资本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真正推出业务品种主要是私募债,从具体业务品种来说,对私募债是非常重视的,从战略角度来说,私募债对券商收入贡献是非常少的。债券本身就有风险,监管层到相关部门生怕这个出问题。
郑炜:我们有维稳的要求。
杜涛: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去强调风险,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风险品种。私募是打通各个业务品种的一个新的产品,早期的融资,包括经济业务代理买卖,以及相关委托理财产品,这个品种是这样的定义。同时为我们客户提供多方面、全方位的产品品种。
郑炜:这次的交流我们问一下旁边这位徐总,代表了央企,徐总你资深在业务过程中,在适应这个方面,各位老总都谈了想法,中信有什么不一样?
徐涛:从创新角度来说,刚才各位老总谈的非常好、非常到位,我特别赞同杜总刚才的发言,私募债是一种金融不断放松管制的核心。从我的了解来讲,刚才讲央企,我们也服务了不少央企,包括给龚总的企业服务过,给冬总的企业服务过,我倒觉得郭主席本身是作为一个学者型的官员,他曾经是经济学家,我最多是一名经济学者、经济学人,我们感受到改革的力度,放松管制无疑是给券商松绑,我想这和他的职业经历有关,他作为央行官员,有外管的经验,我们国家外汇管理、外汇改革是非常成功的,所以他就不断放松管制。从宏观角度来讲,我们信托业也是进入更加宽松的环境,因而得到良好的发展,给券商松绑,真的是券商大发展的机会来临,我是这么看的。
具体到我们公司来讲,针对的这些新的业务,无论是私募债也好、新三板也好,我们都有一些工具,新三板业务,北京专门有一个公司,希望能够做大做强。
郑炜:你们也有地缘优势。
徐涛:我们是这么理解的,刚才你也谈到新三板业务,新三板的业务是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一部分,未来我们仍然继续看好它和经济业务合作方面的模式,不在乎投行挣多少嫌。
郑炜:这个不能回避,昨天我们做功课已经看到了,已经有人算出来对已经上市的券商带来多少收益,大家很关注这个问题。
徐涛:我本人是做发行这一块,从私募债来说,龚总和余总讲的非常到位。私募债目前是针对中小企业,可是未来领导人可没说不做大企业私募债。国外的私募债主要是给像福特这样的企业,主要做BBB级的大企业私募债,他们发到百分之五点几,相对来讲中小企业私募债是不做的。因为项目越大,他觉得信用风险的把控方面,从收益方面以及从资本结构方面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我们国家中小企业融资难嘛,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大的题目是“资本的力量”,其实真正的资本,除了资本市场所说的资本能提供股权和债券投资以外,更重要的其实是长期信贷,它也是资本的力量之一,而且在我们国家是主要的资本力量,在这方面,券商能够做的空间非常多。
郑炜:徐总很谦虚,第一轮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大家交流了一下想法和思路,我觉得我们自身也要创新一下,像微博、电话直接可以交流互动,听听在座的真知灼见。
刘冬:我作为媒体人,今天也是各位投行老总在一起,我在这里提一个问题,中午我跟龚总在聊,龚总说《人民日报》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挺下人的“保而无荐”。其实对保荐人这个问题,社会上有比较负面的反映,我身边朋友基本上是记者,包括广东大的机构老总也经常跟我说,他甚至给我提了建议,媒体给我做了一个黑保贷名单,这些不管是哪个公司的,你给我列出来,当然他是站在投资的角度。
我在这里代表一些投资人来提个问题,我想问投行老总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保贷是好的保贷?
郑炜:看哪位领导接招。
杜涛:关于保贷,资本市场也是经济主体,投资在资本市场里是最强的,保荐又是最主要的,什么是保而不荐?怎么样在法定边界内完成我们经济调查义务,满足监管要求、信息披露要求,真实全面的展示给投资者,具体怎么定价以及资本二级市场走势,这是保荐机构。另外就是发行定价,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龚寒汀:补充一下,有一个基金经理说搞一个黑保贷的榜,我真是要问一句,他参与询价,最后价格定出来了,他还买了这支股票,最后破发了,那不研究一下自己的定价吗?举行还去质疑保贷的。我自己也是搞保贷的,这一次郭主席对保贷提出了规定,其实他反应的是两点,整个理念上是信息披露越来越准确、越来越真实完整,其次是程序到位。我对于保贷的理解,首先这个保贷在做净调的过程中有没有充分做到位,所谓净调不是我们判断出来这个企业是好企业还是坏企业,而是把这个企业所有方方面面可能对这个企业定价有影响的信息提供给大家,我觉得这样保荐的责任就尽到了。如果咬文嚼字的讲保荐保荐保而无荐是对的,但是我不能保证他估价不下跌,这不应该是保荐的事情,谁能评判出来,谁都不能,这不应该是保荐做的事情,应该交给资本市场和投资人判断。但是我要把这个企业真实完整的信息告诉大家,我没有欺骗大家。
郑炜:作为保贷队伍中的一员,我个人觉得保贷它首先意味着一种责任,除了刚才龚总谈到的保荐责任、禁止调查、荐的责任,其实也是社会、投资人对咱们队伍相对比较高的要求和期望,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们还是希望你们尽可能的让投资人满意,这就好比是医生,并不是说医生都是包治满意,但是作为病人他就有这个希望,医生你最好把我的病治好,不然我要告你,他这种心情真是可以理解。从我们队伍来讲,也是做到尽可能的去挖掘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行业相关的这些企业,相对来讲它未来业绩下滑概念就稍微小一点,不能说完全没有,这个很难做到。深交所现在提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在逆周期方面会好一些,保荐这一类的项目会有一些帮助。
余维佳:保荐创收益的暴利太厚了,三五个月,如果出来一个项目,平均下来就可以拿出三千万的收入,别的行业哪有这么高的暴利,这样自然的就把我们保荐代表们的身价太高了,所以这个游戏规则,这么厚的暴利,就使得这个项目要经过证监会漫长审批程序的时候,你不由得要铤而走险。2011年业绩下降,我们在会审的几百个项目,10%-20%、30%业绩是要下降的,但是审批游戏规则,如果你的业绩不逐年上涨,你审批通过的可能性很少,你也卖不到好价格,所以说上市公司就透支未来的业绩,有时候铤而走险,造假业绩虚伪的增长来满足审核通过。这一系列的暴利游戏规则造就了保而无荐现象。另外造假成本太低了,所以有这种现象普遍的多。
赵玉华:刚才余总提到的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社会上都看到保贷优厚的待遇,从我们观察来看,证监会保荐制度以后使得保荐代表在公司里面成为很重视的事。从另外一方面讲,因为保荐代表人制度红利使得保荐代表人相对来讲更真心,所以在做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说百分之百,但是绝大部分保荐代表在勤勉尽责这一方面,在谨慎这一方面,我觉得做的还是相当不错。另外从保荐机构来看,每一个企业不可能靠保荐使得每一个公司都那么完美,每一个公司利润都不下滑。
今天刘总提到,在互联网上都提到国信保贷事件,其实保荐制度还有很多改革的空间,证监会本身也在改进,这一块还有很大的空间。
龚寒汀:刚才提到保荐代表人,要不了多久就不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了,一个是外部环境变化、资本市场变化、券商盈利重点的变化,使得现在在成交业务里面能够收到特别丰厚的这一块已经大幅下降。第二个,保荐代表人的供给不断的增加。第三点,整个投行成交,以前是卖方市场,现在已经转向买方市场,这样的一种情况,势必造成不再是保荐代表人把一个项目保荐出来上市就完了,在这样三个都在夹击情况下,保荐代表人未来地位、收入程度都会下降,所以我想再过一段时间,他会有一个更加合理的判断。不管怎么样,作为保荐人来说,刚才强调的,一个是净调的勤勉尽责以及信息披露的真实及完整度。
郑炜:五个券商有四个是保贷,刚才冬哥提的问题大家也有切身感受,因为市场变化创新,包括朱主席提的都是围绕这个展开。昨天还是前天,第十二个合资券商设立,我们合资投行设立,还是提一下,在座的有什么想法、思路可以通过这个交流来提出,包括通过微博互动。今天既然说变局创新,以前都是主持人提问,嘉宾回答,今天中信的徐总想提一个问题问大家。
徐涛:我们曾经服务西南证券,西南证券非常好的时候增资,现在资本金也比较富裕,余总新到任西南之后,在资本这一块,刚才除了赵总提到有提高,包括创投基金方方面面业务都会有一些开展,不知道在未来这一块,余总,您作为老投行,在这一方面你会有哪些新的举措?
余维佳:西南证券从无到有,到上市,到市场不好的时候,我们做了增发,使西南证券有了一个比较好的业务机遇,在新的环境中,资本应用方面对债券商来说就是要跨杠杆效应,这里有铺垫,就是资产管理项目,我们资产管理要有自己的种子基金,这样给客户信心。同时我们资产管理业绩标准是追求绝对收益,这样跟募集基金就产生差异化竞争概念;
第二,我们的直投业务也是用这种形式在做,用自己一部分钱去给客户一大部分资金去做理财方面的业务,来发挥我们广大的客户资源优势,特别是我们重庆有一个OTC市场,已经有50来家企业,我们现在在整个重庆38个区县都在覆盖辖区了,估计今年内就有一到两家企业出来。
这样结合我们放松了政策监管以后,在私募债里面再融资,还有PE的客户投资,还有VC投资,我们用我们的种子基金,用一种资产管理的方式或者信托的方式把它连在一起,来把我们资本金规模扩大,投资在我们有优势的业务里面,整个在资本金的用途方面,我们对这一块的使用是非常的讲究杠杆效应的。在国王的工作当中,这方面也有比较好的案例,我记得以前在我们国内发的第一个FOF产品的产生,公司用种子基金来做,正好赶到2007年高潮,投资收益超过十倍,这对券商来说,资本杠杆化效应发挥到了最大。现在固定收益放大效应也已经明显,券商和信托方面合作,和银行方面合作的渠道也逐步的打通,所以对券商的放大效益产生很大的效应,这要有很强的风险控制和投资能力,这个方面我们都在逐步的健全,相信会有比较好的未来。
郑炜:余总非常的有自信。
刘冬:我在这里再问一下龚总,华林证券之前大家知道的很少,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资本市场关键词是华林证券,华林证券本身规模很小,你们这一块怎么样和券商之间差异化发展、竞争?怎么样进行这一块的业务?
龚寒汀:刚才余总说的时候我也一直在听,也在想,可能未来我们要走的这个路和余总是不太一样的两个路径,确切的讲,我们团队组建时间不太长,开始想的比较简单,原来华林证券投资企业债还不错,连续四年做到江苏第一名,当时我们想把固定收益和投行联合起来,紧接着赶上了资本市场全行业都不是很景气时期,我们也在反复的琢磨到底要走哪一条发展路径。客观的讲,现在像华林证券规模比较小,各条业务线还在完善阶段,如果靠资本的力量硬超硬几乎没有可能性,我们想盈利模式、总价格也是一种创新。究竟在我们这一块,怎么样成为券商一个新的增长点,你的盈利模式到底在什么地方,包括对私募债,其实还有一个挺长的需要不断的沟通、摸索的过程。我们将来没有办法,至少目前觉得华林证券没有办法走资本道路。
我想全国前面有二十家券商会走这掉路,因为他的资本金很雄厚,他的人才、各项业务发展规模都比较齐全,他可能会利用资本金的优势,通过这种资本的运作、投资来实现公司增长。华林不能同资本角度走,我们的想法可能是立足于同行的固定收益,我们回头说今年发行市场,不管是发定增也好什么也好,产品不好卖,你说渠道宽,跟各家公司人认识,吃个饭没问题,动钱的时候都没办法了。我们的定位是做资本中介,怎么做呢?简单的讲我们要把产品变成好卖的产品推给投资人,同时知道投资人要什么东西,他要的可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我要有本事设计出一个产品。我觉得这条路,包括这条路有很多产品创新的机会,华林在今年上半年其实已经发行了海南航空(微博)80个定增、福田汽车51个定增,在这么差的环境之下,我们能够成功的发行完成,不是靠资本金和认识几个基金经理能够搞定的。
郑炜:龚总是说明有钱有有钱的玩法,各有实力的展现。我们这个过程中,微博互动这方面有了很多的问题,我们也希望听听场外的声音,交给场外提问人员。
主持人:谢谢郑炜给我们带来的非常精彩的圆桌对话,首先把提问机会交给场内嘉宾,大家听了这么久,也有很多问题要问大家,哪位朋友想提问,可以举手示意。没有,那我们交给场外的提问。
微博“无肉不欢小姐”说:在新股发行制度新政下,投行定价能力应当如何完善?杜总。
杜涛:这个问题比较大,只能说在现有规则下怎么样提升自身定价能力。
郑炜:去年出现报价导致发行终止情况,现在发行条件越来越恶劣,反映融资额减少、收益减少,这种情况的导致未来会是怎样的趋势?
杜涛:定价能力,卖不卖得出去、价格合不合适,其实发行券商、投资人会形成一个共识,无非就是一个价格,不存在本身卖不出去。这确实存在制度红利、强烈的融资冲动、对发行价强调的预期,导致发行人对市场价格高于预期。这是一个现象,应该是非常难得的现象,所以这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会越来越明显。
赵玉华:我做财经的,我也很迫切的提出来,在将来业务发展中,投行多得发行人一些指导。过度的预期,最终落到实处的时候,协商起来会有一些障碍和难度。
杜涛:这是一个大话题,高价不一定就是不适合价。
主持人:再来看看在微博上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狮子座的饶玉哲”提问:与竞争激烈的“红海”相比,“蓝海”无疑令人王。券商投行业务的“蓝海”是什么?
赵玉华:这不仅是对投行来讲,也是整个圈上思考的问题,大家所谓的同质化竞争,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券商,基本上还是大同小异,即使有些创新之后,复制也很快,目前整个国内券商竞争态势基本上还是处于“红海”业务。但是我们看到一种趋势,过去为什么大家都在“红海”业务里面呢?过去能够做的业务范围限制了要挣钱、要努力、要生存,现在随着各种业务品种扩大,随着放松管制,杠杆的提升,就像龚总刚才提到的,我不再跟你比资本金,不再以资本的力量竞争,我可能竞争可能是销售能力或者外部力量,这样每一个券商大家在思考自己的发展战略的时候空间就更大了。
他提到“蓝海”,券商在资产管理这一块,过去基本上是股票性的或者股值收益性产品,现在资管规模迅速提升,这块的提升其实是券商把过去信托业务或者过去银行服务的业务全部接过来,一下子使得券商在这方面规模有了提升。券商的创新能力来自于哪呢?核心还是研发的能力,这种研发能力不同于过去研究所说找几个排名考前的分析师,而是对整个宏观经济证券市场、资本市场的研发能力,这个问题请余总说一下,西南证券这几年研发这一块其实是很有特色的,对于券商来讲,当资本金增加以后,怎么样提升研发能力,最后使得整个业务能够有一个促进,这也是我们自己比较困惑的问题,过去我们在想我通过某一项业务单兵突击,我的固定收益上来带动整个公司发展。但是最后发现最终还要靠整体的综合实力,这一块我也想请教余总。
郑炜:请余动来讲讲。
余维佳:刚才说券商的竞争,我把研发看成券商业务发动机,在我的工作理念当中,我觉得券商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投资能力,为什么这么说,跟许多券商交流的时候,许多人都不敢做,因为风险太大了,这是在没有自信的投资能力下来,我们怎么帮客户增值。券商业务宗旨就是帮客户资产增值,所以我觉得投资能力培养是券商的竞争力之一。有的券商做卖方业务的时候,把服务别的金融机构看的很重,获得信贷排名或者什么,而对自己业务的培养或者服务相反没有那么重视,所以我在西南证券打造的研发团队主要是服务内部的各项业务,特别是提高我们自己的投资能力,把我们的研发队伍做成一个培养投资能力的发动机,这是一个核心竞争力。
第二个核心竞争力是综合竞争能力,刚才说到投行业务,要有综合性的功能互动,才能使得我们的客户得到一个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服务,使得他的增值达到最大化,这样的话各个业务领域、券商隔行业务在合规的条件下面能够使得他的资源有效的调动、有效果的调动,这样的话服务客户的水平会提高很大。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也是要以研发为基础,研发对我们来说异常的重要,所以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做这方面的事。
主持人:我们继续来看微博上的问题,市场普遍认为与国际大型投行相比,国内投行依然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是做市功能较弱,二是缺乏托管、清算和支付经验,在这些方面,本土投行未来会做出哪些努力?
郑炜:哪位在座的嘉宾来为我们说一下。
赵玉华:我来说一下这个问题,这一块刚才杜总提到的,我们说创新也好,推出一些新产品也好,本来资本市场就应该是这样的,只是我们过去不能做,现在把它理解成创新,包括刚才微博提的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券商创新,不管资本市场要有怎么样的中国特色,最终要走的路是美国资本市场走的这条路,美国经过这么多年,资本市场作为中介也好,作为投行也好,他具有了这些功能,将来我们应该都会去进行实践,所以说国内券商都会这样去做,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作为券商的资本中介能力。
杜涛:证券公司历史上曾经做过,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法制不健全,导致了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制的健全,以及资本市场本身的成熟,我觉得这个答案在证监会主席层面,这不是我们券商本身可以做到的,历史上已经做过了,现在重新再站起来做。
郑炜:还是需要一个环境的,即将结束的时候,请各位嘉宾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今天的想法和思路,代表一下自己所代表的优秀的团队的想法和思路。
主持人:看一看微博上的问题。暂时没有了,现场朋友还有没有问题要问。
现场提问:你好,关于上市公司的问题,除了保荐人问题之外,券商对于二级市场的分析,还有年报,也有很多是预测不准的,请问券商应该怎样来减少这方面的问题。
郑炜:哪位嘉宾回答这个问题。
余维佳:我理解券商,在证监会严格要求下面,他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券商的业务又很窄,所以那个报表在我所做行业分析当中,我觉得券商的目的最简单,当然这里面也有一点点混淆的地方,比如说把投资的内容放在出售里面,有些好的放在交易里面,有些不好的放在出售里面。再一个,投资类别也有一些差别,我分析券商的年报,相对是最简单的。
主持人:现场朋友还有没有问题要提?如果没有,继续把话筒交给郑炜。
郑炜:这个话题是一个比较专业化的话题,投行如何在市场变化过程中变局创新突围,我记得2005年左右国内有一批大规模的券商活动,不仅令人唏嘘,但有的时候真的是不破不立,是不是可以总结一下刚才布置这个课题,按照顺序,徐总先来。
徐涛: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中信建投证券会沿着市场创新的动力和方向赶上发展快的好的券商,我本人也会更多的关注21世纪网,因为他给予我更多资本的力量、更多资本的信息。
余维佳:给我的概念,今后券商经营当中,自由环境竞争下,依靠自己的实力基础,建立差异化优势,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龚寒汀:我也要感谢一下21世纪报和21世纪网,今天请的券商都是排名考前的券商,请了华林证券过来,我感到非常荣幸。
郑炜:感谢一下主办单位,也要感谢一下协办单位和场地支持。
龚寒汀:我想华林证券将要做的事情就是市场认为我们不可能做的事情,谢谢!
郑炜:做市场想不到的事情,我们要拭目以待。
赵玉华:今天券商企业在证监会放松管制、创新条件之下,对我们宏源证券来讲,我们想法是不进则退,我们和同行一起,借着中国资本市场往前走。
杜涛:广发证券确实伴随资本市场二十多年来跌宕起伏,大浪淘沙,中遇到今天屹立不倒,广发证券确实非常珍惜现在的机遇,广发证券有信心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和优势。
刘冬:谢谢大家,我也是非常感谢大家在这样的天气里面。刚才听我的同事说还有个证券公司老总堵在火车上面,真的非常感谢大家。
郑炜: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昨天看新闻,看到刘翔的失败,单腿跳到终点的时候,后面有一个评论讲的很好:走的最快的有的时候不见得是最好的,但是有明确目标走到终点、走到目标的人可能才是最好的。希望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共同实现,感谢各位!
主持人:谢谢台上的各位嘉宾,谢谢刘冬,谢谢郑炜。正如郑炜所说,在人生的旅途上要不断给自己设立目标,努力奋斗,我们现在也有一个小小的目标要去实现,那就是茶歇,现在给大家15分钟的茶歇时间,15分钟以后欢迎大家回来,我们将会开启第二场圆桌对话。
(中场茶歇)
主持人: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茶歇时间已经结束了,请大家回到场内,我们将会开启今天下午第二场圆桌对话环节,第二场圆桌对话环节的主题是创新业务如何引领券商走出熊市周期。下面请出本场对话主持人21世纪网执行总编辑周斌先生,有请周斌!
我们请出本轮对话的嘉宾,他们是:
方正证券副总裁 何亚刚;
华龙证券董事长 李晓安;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战略专家 吕哲权;
华泰证券董事长 吴万善:
国泰君安证券(微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章飚:
掌声有请!下面请台上的各位对话嘉宾入座,把主持话筒交给周斌,下来我们将就创新业务如何引领券商走出熊市周期展开交流。
[第二场对话]
周斌:下半场我们想轻松一点,谈一谈券商的情况,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是资本市场熊市已经经历了大概两年了,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是不是还要持续下去,我觉得现在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地方,我们不管是高帅富,还是屌丝们都有经历,他们都觉得中国资产泡沫要结束,中国房地产要往下走,我自己也觉得很困惑,为什么现在中国资本市场走到这个阶段,会有这么多的争议,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各位老总眼光来看,我们市场处在什么样的阶段,如果说在熊市,这个周期还会持续多久?按顺序发言,李总先请。
李晓安:谢谢大家,我是来自于兰州的华龙证券,台上几位嘉宾都是国内知名的大企业同行,首先向他们学习,也特别感谢21世纪网给予我们这个一个机会。我结合我所在区域说一点感想,整个中国的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资源特别丰富,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原材料,包括黄金、战略物资储量特别丰富,一个方面我们在整个西北地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特别多,基础设施建设表现在方方面面,整个西北地区的人口比较多,教育条件非常好,这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包括陕西、甘肃,还有我们资源最为丰富的新疆、青海、宁夏,每个省都有它的特点,这个现状现在表现的十分突出。
实际上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城镇化根本才是刚刚起步,我们有大量的必须要完成的投资项目,我们必须使整个西北地区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它的经济发展同步进行,这样的话投资的机会,我认为是十分的多,并且广阔,这个市场给予我们全国的资本一个特别好的宝贵的机会,这些能源、原材料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东部地区,可以说西北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
这中间,实际上我们基本设施建设这一步还没走完,我们有大量的机会,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地方政府的建设冲动也罢,城投债的质量都有正当性,有理由相信城镇化会给中国经济以一波强劲的持续的动力,我对我们整个经济的前景,我认为是十分光明的,这是我所在区域给我一个深切的感受。我们最近对包括新疆、贵州区域内甘肃债券的发行,积极的支持有关公路的建设,感受特别深刻,我先说这些。
周斌:我听明白了李总的意思,首先是对经济不用太悲观,我们理解你的资金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糟糕,我想李总你可以是西部的代言人了。我和吴哥总统的观点有点像,我们觉得现在中国政治在经济周期和经济周期双重叠加阶段,这里面会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来听听吴总给大家分享他对经济市场的观点。
吴万善:非常感谢21世纪网提供一个和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证券市场有很多不确定性,我觉得证券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分析这一波熊市刚刚开始,跟2001-2006年上半年的熊市有非常大的区别,2001-2006年我觉得是证券市场非常低迷,这五年是经济发展非常快的五年,但证券市场发展非常低迷。初期大家对市场理性化程度还不是很大,可能更多参与的是一种博一博的想法。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随着投资者个人投入到证券市场规模的增大,大家除了追求高的收益以外,我认为大家更理性、更成熟了,包括对投资收益的汇报。现在经济已经进入平稳阶段,很难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包括我们的企业,过去我们企业的发展是靠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我想更多企业走的是通过增加营业收入、扩大规模来实现利润增长,未来在我们市场,随着经济发展回归稳定阶段以后,靠收入、投资实现利润这个时代很难复制。这是一个成熟的过程,无论投资投资债券,包括监管,大家会趋于理性,未来还有一个大的熊市,我们要理性,必须给投资者回报。我想投资者对我们市场,除了趋于高回报以外,还要降低风险,这是一个现实的选择。资本市场,作为市场主要的参与者、上市公司,能不能给我们投资者创造更高的回报是核心。
周斌:吴总刚才讲到两个阶段的变化,以前投资者不够理性,大家博一博,现在投资者比较理性了,股市也不好,宝马进去千里马出来;再一个状况,如果长期缺乏回报,这个市场可能很难做好。从现在来看,中国经济三十年走到拐点阶段,结构调整不是一天、两天,不管怎么说,证券公司还是要发展,他本身还是有扩张的冲动,今天中信证券吕总也来了,在熊市阶段,中信证券逆市扩张,有请吕给我们分享一下
吕哲权:中国股市1990年底到现在以年度计算的话,大概有21个年头的数据,如果买股票、投资股票赚钱,第一种叫买入并持有,在21个年头当中有17个年头是赚钱的,75%以上的概率是赚钱的。如果每年都买到现在叫定投,他一定是更赚钱的。如果以十年为期,买入持有十年到现在的话,没有一次是亏钱的。如果买入并持有五年以上,我估计没有亏钱的。频繁买卖是亏钱的,现在的选择是你愿意选择挣钱的方式还是选择输钱的方式。
你刚才一再说理性投资,在华尔街道琼斯历史上出现过,所有的指数数据都大致上可以证明说股票投资的长期收益率以20年为期限算的话,一定高于黄金、高于房地产、高于债券,当然也高于通胀,这是全新的股市,包括中国股市有盈利的方式,但是也有赔钱的方式,如果采取赔钱的方式赔钱的话,我建议大家不要说股市不好,是投资的方向不好,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我要为中国股市辩护,1990年到现在上证指数涨了20倍,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全世界所有的大国股市,哪个国家曾经达到过用22年时间股市涨20倍?从这样的情况来看,是不是中国股市是世界上最能为投资者赚钱的股市。这叫观念和情绪差别。在全世界为投资者创造最大收益的股市就是中国。
周斌:您没有回答刚才的问题,到底现在算不算熊市的阶段性周期。
吕哲权:股市是高点还是低点,用对的手段就是赚钱的。与2005年相比我们已经涨了一倍,与国际主要股市相比,我们和道琼斯是一样的,与过去的10%的三十年增长相比,未来十年中国股市可能7%—8%增长率。未来的事情只有两个人知道,一个是上帝,第二是过来人。
周斌:刚才吕总给我们出了一个辩证题,章总怎么看?
章飚:判断涨还是跌跟我所在的职位没有关系,其实我的本行是做量化的,我从量化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些动作,第一个,我做量化的时候,低交易量的股票比交易活跃的股票有超额收益,这个话说起来比较拗口,就是冷门股会比热门股好,好很多吗?好一点点,好不了特别多,这是第一个结论。大部分做量化的都重视这个结论,第二个结论是,很多公司推崇定投,刚才也有领导提到定投这个词,就是说均线下投资比均线上投资,均线下去投资比定投要好,均线在下面的时候投要比在上面的时候投好,我觉得大家不用去反驳。
我是做量化的,本不应该谈本部、底部,今天在这个份上,我斗胆给大家说几个结论,现在是机遇,因为现在跌多了,跌多了就会涨,这也是量化之一。如果一定要找到基本面的东西,我尝试着找,3%的成本,2.2%的分红率,不知道这个算不算,这是第一。第二,大家不要小看交易成本对我们股票市场的作用,现在交易成本的降低幅度可能出乎于所有人意料之外,就是说我们的股市是什么,原先有投资八九千亿,分红几千亿进来,但是交易成本很大一部分溢出。
周斌:我可以补充一下数字,分红目前为止是两万亿,(地方税)收走了五千亿,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你说的交易成本。
章飚:我们去看一年这个系统里面有哪些钱,现在分红在增加,交易成本在减少,交易成本减少这一块,我做ETF比较多,特别有感受,跟吕总汇报一下,在现在市场上一年也有60倍,多的时候100多倍,坦率的说我这几年都是盈利的。我只是说交易成本在降低,而且最主要的让我很有信心的是现在交易量很小,这是一种特征,至少我们现在不是卖股票的时候,我觉得现在是买股票的时候。我也非常赞同有些同志的意见,不能今天买了明天卖,这种情况我觉得是很让人痛苦,虽然我所在的公司很喜欢大家这么干。
周斌:今天在座的两位是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最希望大家今天买明天卖,今天你们建议大家都用长期买入的方法。最后想听听何总对市场的看法。
何亚刚:现在毫无疑问是属于熊市中,前面几位专家都提到,像现在这样的市场,确实我们没法知道未来到底是牛市还是熊市,有的人说未来几十年都进入低增长时代,也有的人说马上就要见底。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说在熊市就没法作为,从刚才吕总这种长期的量化策略当中有一个很好的启示,不论是什么市场,这个我觉得不重要,关键是自己要有一个好的方法,未来不管是熊市还是牛市,我们的做肯定是不一样的,当初是买股票,但是以后的市场,因为市场的容量已经足够大的情况下,也许在牛市里面也有结构性的熊市,熊市里面也有结构性的牛市,短期的量化只是在最近一两年才开始大行其道的。我认为作为投资者,如果你把自己的投资过份的押宝在这里,可能有些片面,加上有些人为的策略、工具的运用才能在市场里立于不败之道。
周斌:谢谢,刚才谈了几个方面,李总、吴总谈了宏观的,吕总、章总、何总提出了方法,我觉得这两个方面对大家都非常有帮助,接下来步入今天论坛的主题,怎么样通过创新走出熊市周期,刚才跟李总聊过,在我们这块券商经济其实过去传统模式是不断扩张,获得资本收入,在新的模式下面这个已经改变了,接下来怎么变化、怎么应对,这一块请李总和吴总做一个交流。
吴万善:佣金下滑趋势,不管未来市场是涨是跌,这是一个趋势,从利率收费与提供的服务内容,你收取的费用有没有合理性,当时是当时的市场情况,未来的趋势,投资者对我券商的要求会越来越多。未来确实也面临着涨停。如果简单的只提供通报服务的话,买买股票,买买其他的产品,目的很简单,保值增值。到外部有转变的时候,除了提供传统的通道服务以外,更多的把突破口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利益最大化,转变财富管理,除了通道业务以外,怎么样作为投资代理、投资顾问、理财顾问。通过我们的服务,保证他的利益最大化、获得增值,这也是我们证券公司未来跟其他金融机构差异化的地方。相对于其他机构来讲,我们对企业、上市公司,对证券市场理解、判断,我觉得应该比其他机构更直接一点,未来更多的是财富管理,只有这样的转型,才能帮助我们证券公司有一个核心的优势。
周斌:谢谢吴总!刚才我有一个想法,吴总和李总讲,其他三位嘉宾可以做一些点评,我们也做一些创新,下面请李总说说,华龙证券在规模上不是怎么大,你们思路是什么样的?。
李晓安:刚才吴总讲的特别细、特别好,深受启发。华龙证券感受到市场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也做好了准备,现在我们经纪业务占45%左右,经济市场实际上最难做的,我们的客户真的很可爱,把他们的真金白银投入到市场当中,体现对我们政府的信任,对我们整个中国经济是一个乐观的特别简单的理想,我觉得作为证券公司文化、整个行业文化,我们应该积极的宣传表彰我们广大投资人,包括散户对国家经济巨大的贡献,对国家经济发展十分乐观。
周斌:要给投资者颁奖。
李晓安:应该颁奖。股票投资人真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好的公民。
周斌:应该给李总鼓鼓掌!
李晓安:经纪业务现在很难做,面对这么多的客户,我们真的感觉到汗颜,他们的损失还是很大,但是我们做到了几点,作为我们自身来说,包括我们在座的几位刚才都讲的特别清晰,凡是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投资,真的是战略投资,平凡的进出不是经纪业务应该采取的策略,这个是自杀,客户会永远离开这个市场或者离开这个券商。过去所有通道制不是券商设计出来的,通道制是管出来的,我只能干这一件事,这种惯性持续到今天,使整个行业真的是深受疾苦,那么郭主席现在提出说中国的证券公司要做国际化、大型的全球资产的管理,这个令我们十分振奋,我们要做全球财富管理,我们必须管理好我们眼前的兄弟姐妹、我们的街坊邻居,所以加强研究,真的是提高对整个资本市场的认识,包括我们对经济的理解,对整个行业的研究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21财经情报又为我们打开一扇很明亮的窗户!
周斌:接下来何总给我们讲讲。
何亚刚:现在竞争同质化,这一次创新大会的召开实际上是为业务创新提供了政策的土壤,金融在这么一个熊市里面,应该说确确实实也是在大力转型。我发现资本市场二十年改革都是在熊市里面完成的,到牛市的地方,大家创新的动力就没有了,在一定程度上面讲,这几年的调整真的有利于行业走出过去的产品单一、竞争同质化局面,确确实实对整个行业都是有帮助的。这次创新大会开了以后,应该说整个经纪业务找到了创新的突破口。比较理想的是存钱到银行、找券商,应该回归到整个证券行业作为金融业的业务本质,就是提供经营中介服务,在这个基础上面来定位我们的经纪业务,他的业务空间就大有可为了,比如说现在网点的功能通道主功能很少,再一个网点应该是产品的销售中心、一个服务的提供场所,网点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整个经济,我认为从过去通道时代到过去几年的营销时代,现在进入了产品时代,未来转向财富产品时代,也就是未来几年完全定位成产品销售以后,未来是产品非常丰富、产品大发展的时机,我们证券公司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这里面包括金融产品,也包括服务产品,像我们21世纪服务产品都可以卖给客户,当产品丰富以后,客户就可以实现风险管理,作为证券公司也起到了金融证券作用,这样就达到老百姓的投资需求和我们融资需求,得到了很好的结合。现在经纪业务不是像原来的经纪业务,甚至经纪业务本身定位都发生了变化,因为我们网点也不只是做经纪业务的,实际上可以做很多业务,包括产品的销售、新三板业务,尤其是经纪业务本身也增加了很多内涵,像融资融券业务,方正证券这个业务比例已经占到22%,我想这个比例会进一步增加。所以现在经纪业务要创新转型,创新转型以后才能真正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周斌:经纪业务不再是传统模式,李总一直做研究,请吕总点评一下,你怎么看券商这种经纪业务转型。
吕哲权:让我点评不太敢当,我的右手是华泰证券吴总,左边是国泰君安章总。十年前中信证券曾经开过一个务虚会,叫熊市对策研讨会,如果我们现在又面临熊市的话,会重温一下你熊市了应该怎么办?熊市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熊市如何活着,第二个是等熊市过了以后你处在有利的位置。我们就看2012年是上一轮周期的2002年还是2005年,如果是2002年,如何活着渡过熊市,如果是2005年的话,如何处在有利的位置。熊市对策有三个:1.变现;2.降成本;3.你还是这个市场游戏的参与者。熊市到了如何处于有利的位置:1.瞪大眼睛;2.提前布局;3.尝试性出手。现在在熊市当中,不妨考虑一下熊市对策,希望我们的上帝让明年下半年第四季度让GDP回升一点、股市上涨一点。
周斌:基本上把我们后面研讨的答案都说出来了。接下来到后面的问题,在现在的形势下,新的金融改革渐渐的加快,金融服务也更加注重实体经济,我们这种大的周期或者金融改革周期以及券商策略调整,现在把银行、信托放在一起,刚才吴总讲未来券商要走资产管理,从我们角度讲,更多是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而传统通道又很单一,这会不会导致在新的竞争中怎么避免变化。
吴万善:我们在市场里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度增长,投资者投入市场的资金量相比以往有大的增加。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同时投入证券市场资金量越来越大,证券公司在传统的业务里,无论是经纪业务也好、投行也好,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服务,面对这么一个市场,我觉得要做一个改变。市场有波动很正常,同时也很难预测到,那我们怎么在市场环境里面,证券公司除了提供通道以外,我们可以借助专业化能力、研究优势,提供符合当前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卖产品不是根据客户的需要,而是根据营业部设计的产品,我觉得市场发生变化,我们应该通过对客户的细分、对客户产品的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站在客户的角度,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我来研发适合的产品给适合的人,证券市场虽然交易量下降,但是证券公司换一个思路,我觉得我们经纪业务空间还是很大的。我们要提供一站式服务,全业务链模式,未来经纪业务是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有了这样的思路以后经纪业务空间会很大。
周斌:为客户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再从他的利润里面分成。
吴万善:我自己的判断,客户到我们这儿来我体会非常深,我们对客户来讲,要体现我们专业的判断、把握。加入预知半年市场不是太好,那我们就推荐好一点的东西,发挥我们专业的优势,我相信发挥我们专业的优势,在适当的时候为投资者提供一种解决的方案。
周斌:谢谢,我觉得华泰现在有八千多的客户,李总和何总可能不太一样,你们会有更大的压力。
李晓安:我觉得面对的市场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尽管华泰比我们大很多,但是中国银行业管理的社会资产量不够。在香港储蓄没有特区政府担保,美国联邦政府现在储蓄安全最高是25万美金,我们是全国担保,面对全国担保,六十多年,共和国储蓄没有一分钱赔本是共识的,如果能够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如果能够使整个金融制度有巨大的变革,储蓄也有风险,并且真正是投资由债券和直接投资、股票和我们投资人自己承担责任,不是国有银行承担投资风险,这种局面如果形成的话,证券市场正面的作用、财富效应就会全面的展现出来。可能我们整个行业的问题不仅仅是需要郭主席在证券行业进行大力的改革,也需要在整个金融板块、金融联动的时候考虑我们金融的改革方案,总体解决目前长贷多并且投资质量不高的问题,只有直接投资才是真正的投资,并且真正杜绝了浪费的重复建设。
作为经纪业务,有一个小的故事,我们在金融中心有一个营业部,做的特别好,就是在通道之前团结并且真正吸引本地一批大的客户,以现场交易的形式,以这种团队互相切磋的方式,我认为是战胜了市场,他们的业绩比较理想。我们的客户真的十分可爱,感觉到经纪业务,如果创新渠道开了以后,创新的零售工具肯定比其他的零售板块或者比某些银行做的更好。
何亚刚:虽然我们没有华泰证券那么大,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都是一致的,为什么说最近创新大会给了经纪业务很大的机会?券商自身有很大的变革,我们证券公司本身提高设计、销售、经营的能力,这才能形成整体的竞争力,他本身是产品的设计者;第二个,他是市场的组织者,今天上午讲到地方以券商为主导的区域OTC市场,以券商为主导,我认为这对未来资本市场来说会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另外,很多业务还有拓展的空间,这样为证券公司打开了很大的空间,业务产品全部补齐以后,真正是投行、金融中介,归不会改变目前金融业态里面证券边缘化的局面。
周斌:这里有一个问题想单独跟章总提问,你们资产管理业务在熊市里面怎么避免风险?
章飚:下面有很多证券公司的老总,现在至少有一个结论可以下,无论是牛市、熊市,可能熊市显得突出一点,我觉得要关注资产管理业务,这一块贡献非常少,小到1%、2%,大的证券公司也不超过10%,自己本身收入也不大。为什么说这个事呢?我现在也是一个独立的证券公司,只是专营资产管理业务而已,在这个公司里面,这几年的收入都是增长的,这几年的利润也都是相对稳定的,我现在在中国证券公司网上排名六、七十。
周斌:你是怎么实现的?
章飚:我这么说吧,为什么说是熊市,为什么经纪业务是熊市?是因为我们只能做股票交易,这个股票交易一共多少呢?四十万亿,有2/3不动,换手率在降低,佣金在降低。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八十万亿储蓄,基本上都要投到实体经济中去,谁去投?通过金融去,要么银行,要么保险,要么信托,还有股票、债券、券商,但是通过我们投的太少了,我们自己做的也太少了,所以我们收入少,八十万亿乘以百分之一,一年是多少?多少业务收入是能算得出来的。再回到刚才的主题上来,大家想一下,如果股票不行了怎么办?搞债券,债券不行怎么办?搞信托。
周斌:信托也不行了。
章飚:无论同志什么形式,那个钱最归要投到实体经济上去,我们自己金融中介业务,我们想办法舀一瓢水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这就是你的收入。资本市场现在在做几件事情,第一做广告,做绝对收益,原先做绝对收益,看到市场不行,卖掉,看到事情好买了,至少从我的角度,这个事情很难,在这几年,我去年增长百分之四十几,今年上半年增长百分之二、三十,管理规模一直在增长,说明投我股票的人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在做绝对收益,做绝对收益做股票好像实现不了,那我尽量做一些其他能实现的东西,比如我的货币做的在券商里面最大,我们债券的资产管理在证券公司里面也应该是最大的之一。我这里说的有两个结论:第一,你要关注客户的需求,我们要去满足客户的需求,刚才几位老总都在说这个事。第二,你想方设法用你的东西满足他的需求,这个时候你就能在冬天里面吃火锅。
周斌:我发现大家谈到最后一点,殊途同归,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请吕总探讨一下,证券市场化或者金融改革放宽,这种放宽会把很多储蓄赶到证券市场里来,我们现在有80万亿的储蓄,未来有一半或者30%、40%转入我们市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机会?
吕哲权:如果有边缘化这么一个趋势出现的话,这可能是老天爷造成的,如果感受到这种现象,不妨看看我们证券公司自己怎么样,这是最有用的方案。再说到郭氏新政,因为你在边缘化,证监会才搞了新政,一想显然不是这么回事,郭式新政可能是一个更大意义上的一种改革,这种改革背景也可以放的很大很大,首先肯定不是针对证券公司来的,第二肯定也不是因为我们的熊市。
好,我不妨给大家提供一个说法供大家猜想,我认为这是中国金融自由化、金融大爆炸的1.0版本。1975年美国证券资本市场改革,1985年的伦敦大爆炸,1995年的日本证券市场,所以这次证监会所有创新改革核心是放松监管,这也就还了证券公司作为市场主体的本源地位,是还了我们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证券公司从来没有拥有过这样的自主权。还有存款利率不动,这也是过去六十年以来第一次,它意味着证券公司的产品创造、产品设计、产品销售监管要批、产品的合规要批,现在存款利率你都可以自主定价一小部分。郭式新政可以放到中国金融改革的、金融大爆炸的或许是1.0或者是负1.0里,还可以把它放到十八大所有的换届政府的新一任政府里去看待,从这个角度来说,讲到我们证券业的边缘化问题,也就是证券业更快的、更多的融入到这种转变当中,参与到改革当中,我们会改变边缘化。
周斌:谢谢吕总,他把金融改革放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未来是不是这样,我们拭目以待,我们也期待金融这一块垄断的堡垒能够打破,时间也比较久了,我们把话筒交给杨羲。
主持人:微博上有很多网友提问:在传统模式中,经纪业务占了国内券商业绩很大比重,券商创新,要提高其他新型业务占收入的比重,这样是否会带来一些业绩风险?台上哪位嘉宾来为我们作答?
何亚刚:现在券商业务带来的风险是可控、可测、可承受的,我们设计的这些新产品是拿到牌照以内的新产品、新业务,产品、业务多了以后,到底把怎么样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作为券商来说是考察券商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的,希望的风险应该都是可控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金融有一个词叫“过度创新”,对国内来说“过度创新”是不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何亚刚:我们很多创新是从无到有的阶段,还是先给一个牌照的前提下面创新,我觉得我们离这一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现在我们创新力度远远不够,产品远远欠缺。
吕哲权:我也说一下这个问题,第一个是新业务和新的风险,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不搞新业务是不是有风险?照样有风险。
主持人:属于早死和晚死的观点。再看一下微博下一位网友提问:基金浮动费率改革和下调券商交易费用到了基金和券商这一层就执行不下去了,证券业创新大会是不是有点虚啊?
李晓安:我觉得不管是基金业,还是我们整个经济业务的佣金也好、管理费也好,一直在往下走,基金的管理费,实际我们在银行的整个分管、博弈当中,基金公司的实际收入持续每年大批在往下走,有些还给客户,有些在渠道被中间这一部分消耗,但是基金公司也好,证券公司也好,面对客户,这几年的交易成本、管理成本,我们整个的收费都是持续的大幅度下降。
主持人:你觉得现在还有下降的空间吗?
周斌:其实像基金的60%甚至70%都是给中间渠道,现在基金都是亏本,券商这一块当然有成本存在,我在问下一个问题,先提醒各位嘉宾,待会结束的时候我也同样模仿一下刚才的主持,大家总结一句话。
主持人:看看现场的朋友们还有什么问题,那一位后排的男士。
现场提问:你好,我想请问一下中信证券的吕总,中信证券做无指证券管理风险不错,我想请问一下吕总中信证券在无指证券管理风险的这种相应决策是什么,麻烦你告诉我们。
主持人:中信证券做无指期货有什么秘诀、方法,为什么做的这么好?
吕哲权:我真不知道我们做的很好,反正我不太认为。你说我们做的好我表示感谢,但是我的确不敢接受这个称谓。
主持人:再看最后一个问题,看看微博上的问题,散户亏得一塌糊涂,给我们散户一些建议吧,目前投资适合投资什么,正好是最后收尾的问题,哪位老总自告奋勇。
章飚:其实我们做过研究,小投资者的收益率一定是比,从平均水平看,这个事情很难说出口,但却是比大投资者收益率要低,所以第一个建议就是小投资者一定要运用他自身的信息优势,如果他没有信息优势,又不专业的话,我觉得应该是不投。
主持人:但有时候有资金也一样赔。
章飚:要看你投的时候委托什么,从概率上讲和从平均数意义上讲,买基金你会赔的少,这笔生意对于你而言就是有增值效应的。
主持人:这就是一种假设,看着别人赔钱,都会非常愤恨,要是我做肯定不是这样。
章飚:我觉得现在绝大部分都是过份自信了,都觉得自己能赚钱,可是事实上不是,我经常也会面临着这样的窘境,别人问股票十块钱的变成一块钱了怎么办?这种办法,我给他说你不要做。
主持人:不要做是什么意思?
章飚:退出,因为这个事情不适合你。
主持人:很正确的评估自身的需求,现场提问就到这里,谢谢!
周斌:我想请在论坛上的各位做个总结。刚才有一位嘉宾在底下一直在听,待会不妨参与我们的总结环节,从李总开始。
李晓安:首先要感谢,其次请大家对中国经济、对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要充满信心,到我们西部转一转,就能看到更加明亮的有战略前景的明天,谢谢!
吴万善:市场有很多机会,所以我们证券公司应该做一个有道德的、负责任的投资银行,用我们的专业为客户提供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吕哲权:以我对我个人来说,我一生感到最公平的事情有两件事情,一是高考,二是股票投资。
章飚:关注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创造性的方法去帮客户解决问题是一个资产管理公司有必要存在的前提,也是他能生存的目的,谢谢!
何亚刚:过去二十年方正证券通过内涵发展和扩张,创新转型是我们和同行的差距,谢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