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张淑贤 林蓓
近期中东北非动荡局势此起彼伏。一时间由“原油供应紧张”为起点滋生的蝴蝶效应蔓延至全球资本市场。国际油价突破百元大关,金价重上1400美元关口,便是此效应的突出表现。
虽然全球股市未受中东北非动荡局势的直接影响而出现持续大幅下跌,但油价暴涨加重通胀预期进而引发新一轮紧缩政策出台的心理压力则对股市带来负面作用。本周包括新兴市场在内的多国股市走势就印证了这一点。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利比亚业务有限,A股相关上市公司基本面不会因上述动荡局势而发生变化。
【油价飙升】国际油价突破百元大关
纽约原油WTI(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自上周三触底反弹后,一举摆脱了前期持续低迷的态势,本周开始大幅飙升,从86美元左右一路上扬至100美元附近,一周涨幅近15%。周四盘中更是上攻至103.41美元,创下2008年9月末以来的新高。昨日,截至记者发稿前,美原油价格在98美元附近,当日涨幅约0.5%。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亦是如此。本周从103.32美元大涨至113美元上下,周涨幅达9.37%。周四盘中最高上冲至118.4美元。昨日,截至记者发稿时,布伦特原油价格又涨逾1%。
招商证券研究员李洪冀指出,利比亚是非洲第三大产油国,美国原油期货近期创两年半高点,是因为利比亚动乱令该国供应减少。
民族证券分析师符彩霞也认为:“目前短期内还看不到该地区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相关国家的油气生产仍处于正常状态,但是这种紧张局势对于投资者的心理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地缘政治正是近两周内影响国际油价走势最重要的因素。”
招商期货研究员王艳慧表示,利比亚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第八大石油生产国,日均产油160万桶左右,占全球产量的2%,此次冲突已导致约10万桶日产能的关闭。
投机资金看好油价走势
虽然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一直表明全球原油供应不会减少,但美国能源部公布的原油库存数据显示,近二周以来,库存出现减少迹象,截至2月11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环比仅增加80万桶,馏份油库存大减310万桶。
王艳慧指出:“中东冲突以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公布的原油非商业持仓的净多头一直保持在历史高位,截至2月15日,投机基金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中持有净多头165514千桶。可见,市场对地缘冲突下的国际油价非常看好。”
高华证券也发布研究报告称,预计利比亚2011年原油产量为160万桶/日,占全球供应量的1.8%。如果市场损失了这部分供应,则需要开动欧佩克国家过半数闲置产能才能弥补。
高华证券认为,这将使得原本预计于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出现的结构性上涨大大提前。“就目前而言,政治动荡局势蔓延至利比亚已使布伦特原油价格飙升至金融危机后的新高,这一水平已接近我们的12个月目标价格。若抗议活动继续向北非和中东国家蔓延,我们的预测将面临明显的上行风险。”
王艳慧表示,新兴国家通胀导致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中东北非的冲突则是矛盾的集中式爆发。在通胀这一大背景下,加上地缘冲突推动,国际油价将会继续上行,预计布伦特中线有望至120美元/桶,WTI原油看至110美元/桶。
原油长期供求关系不变
“此次地缘冲突从美国的盟友国开始,表明美国的地位正受到挑战,对原油市场产生的最大影响,则是计价体系的重建,WTI原油期货也正逐步成为地区性油价标志。”王艳慧认为,此次中东北非冲突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在此过程中原油市场出现的异常变化,或许意味着原油计价体系正在重建或原油价格正处在一个重估过程中。
王艳慧分析称,WTI原油与主流油价的罕见背离也印证了原油计价体系重建这一可能性。WTI原油与布伦特原油的品质大致相当,一般两者价差在正负2美元左右。自2010年底突尼斯开始骚乱后,两者价差呈扩大之势。近期随着地缘冲突升级,价差一度拉大至18美元,创历史之最。地缘冲突对WTI油价的提振似乎比不上高位库存的压制作用,这在历史上油价走势中是罕见的。
不少研究员均指出,WTI-布伦特价差已显著扩大。虽然在美国中部地区运输问题的影响下,WTI较布伦特油价的折让幅度不断扩大,但近期价差加速扩大,反映的是最近美国中部地区炼油生产中断导致该地区与全球原油市场脱钩。由此预计,随着受影响的炼油企业恢复生产,WTI-布伦特价差在短期内将缩小至7美元/桶。
中金公司分析员李志勇认为,如果中东北非动荡局势无法缓和且进一步加剧,进而引发市场对未来石油供应的担忧,那么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可能承受更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如果冲突扩散到石油输出国组织核心国家,如沙特和科威特等,将对原油价格上涨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但中金公司同时认为,这种影响将是短期的,因其本身并不会改变原油的长期供求关系。“这次政治动荡对于原油价格的影响将会大幅小于第二次海湾战争。”
【油价效应】油价暴涨加重通胀预期
市场更担忧的是,未来将有更多北非和中东产油国被卷入游行抗议浪潮。
如果中东政治局势进一步加剧,这将引发国际原油供应部分中断或石油市场设备遭破坏,进而推升全球原油价格“更上一层楼”。“若油价被推高,连带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这对新兴市场通胀形势无异于火上浇油。”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昨日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称,“不仅新兴市场,就连部分发达国家也将面临输入型通货膨胀。”
在越演越烈的通胀预期下,新兴国家必然会采取更加严厉的宏观调控来应对通胀。以我国为例,2010年以来央行已八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幅度达4%;三次上调利率,累计幅度达0.75%,且去年6月份央行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达3.69%。
“受国外油价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带动,预计2月份PPI再创新高,将达6.7%。”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李慧勇昨日在发给商报记者的邮件中称,“鉴于通胀仍然是主要矛盾,维持三率齐升控通胀的观点不变,年内还要加息两次,存款准备金率将提升到20%以上,人民币升值幅度达5%左右。”
前一段时间,鉴于我国CPI增幅低于预期,部分市场人士曾预计,异常偏紧的货币政策或将暂时中止,然而就在发布CPI数据的周末,央行再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似乎亮明“紧缩不会松动”的态度。
面临通胀压力的不仅是我国,印度本周四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的一周内,印度食品批发价格指数上升了11.49%,印度已有数万人走上街头抗议不断上涨的食品价格。
而亚洲通胀最严重的国家当属越南。该国2月份CPI涨幅高达12.31%,创下两年来的最高水平。在通胀率如此高企之际,越南继电价上调15%左右后近期又宣布将燃油价上调24%,再加上国际油价飙升,该国通胀率料仍将攀升。新加坡今年1月份CPI涨幅也高达5.5%,也创下两年来新高。
据业内人士估计,油价在现在的基础上再上涨10%,日本CPI约将上涨1.4%,美国CPI涨幅将达0.7%。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三大经济体,美日通胀可能会影响全球,更何况其他国家的CPI同样受到油价上涨的影响。
【政策影响】紧缩重挫新兴市场股市
面对居高不下的通胀预期,包括印度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料不会坐以待毙。分析人士指出,印度政府将很快出台新措施以抑制通胀。在紧缩预期打压下,印度孟买Sensex指数本周四重挫3%,创下自2009年11月3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截至昨日收盘,该指数较年初最高点21075.71点的跌幅已达15%。
越南政府2月22日晚间祭出紧缩措施,即宣布将反向回购利率从11%上调至12%,这是该国在不到一周时间内第二次上调借贷成本,上周四,越南宣布提高再融资利率2个百分点至11%。事实上,自去年11月份以来,越南已先后6次上调反向回购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