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节能减排 车船税改革成最后稻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31日 21:55  中国证券网

  10月31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经过充分讨论,在本月28号,中国人大网公布了车船税法的最新草案并征求各方意见。下面有请资深媒体人杨浪涛为我们做详细解读。

  杨浪涛:从最新公布的草案来看,1.6升以下排量的乘用车的税费在 60-660元之间,相比以前有所减少或保持不变,而1.6升以上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最高将达到5400元,应该说这个方案相关部门还是充分听取了各方的意见,而且我个人认为,新的车船税一旦实施,将会逐渐改变人们的购车观念,抑制车市中的一些盲目性消费,并对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主持人:恩,我们知道这次改革的出台是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而在此之前,相关部门也出台许多财税政策,那么这次车船税调整是否也是这一思路的延续呢?

  杨浪涛: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汽车进入人们的生活是大势所趋,不能以节能减排作为限制老百姓拥有汽车的借口。因此,要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我想应该只能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要少用车,第二个是使用能耗低的车。那么在以前,国家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已经采取了征收燃油税,消费税,购置税和车船税等相关财税手段来加以调控,比如说燃油税,多开多交钱,排量越大油耗也越高,也相当于多交了钱,实际上它是间接影响了人们的用车频率和对排量的选择,但它是一种普调的手段,不能一味地增加,特别是在中国目前贫富差距比较大的国情下,燃油税已经用到了极限,因此将车船税和燃油税合并在一起的建议可以说是空中楼阁,在目前不具有现实意义。第二个呢是消费税,在最近的一次调整中,1.0升和4.0升排量的汽车税率相差近40倍,按说这差距已经很大了,但由于它是体现在车的制造成本中,所以消费者并没有直观的体验,因此并没有达到国家抑制大排量鼓励小排量的预期目标。第三个是购置税,应该说从09年推出的1.6升以下排量购置税的优惠政策,确实起到了精确调控的目标,但它毕竟是购车阶段一次性的影响,而且很有可能明年将会退出,因此,车船税的改革就成为汽车消费市场节能减排的最后一根稻草。

  主持人:恩,从目前公布的车船税草案来看,相对于以前的大小排量一刀切的征收办法,进步还是不小,你是如何评价这个方案的,它是否能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

  杨浪涛:从草案来看,1.6升以下排量是受到鼓励的,1.6升-2.0升的梯度增加也不大,而从2.5升开始梯度增加就变大了,应该说这个方案还是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汽车销量来看,排名前十位的车型有8款是紧凑型车,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价钱不太高,空间足够大,这说明大部分家庭还是第一次购车,而且这些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即使相关费用增加,他们也不得不选择这样的车型,这是车市的刚需,而目前的方案既保护了这种需求,同时也促使人们选择更小排量的汽车。如果说方案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那就是2.0升以上的梯度还不够大,对于高收入者来说还不足以影响他们对豪华车的选择。我想这也是相关利益博弈的结果,因为如果对大排量车征收很高的税,虽然可以影响新车的销售格局,但对已经购买大排量车的用户显失公平。因此我想是否可以按政策出台的时间节点对2.0升以上车型按照不同税率来征收,这样既可以减少政策出台的阻力,同时也可以明显改变新车的销售格局,而一旦达成2.0升以上排量新车销售迅速减少的局面,就可以倒逼车企推出更多高效的发动机,或是转向新能源汽车,促进汽车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好,本周车市就说这么多。

  主持人:好,感谢杨浪涛先生的本周车市盘点。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