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资不断蚕食 本土大豆企业急盼政策支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6日 02:18  中国证券网
外资大约已占据我国小包装食用油80%的市场 资料图

  ⊙记者 胡薇 ○编辑 阮奇

  “看4、5月市场情况是不是能好点。”自年前一直停工到现在的黑龙江吉庆大豆蛋白油脂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鸿飞昨日对记者表示,如果到时候情况还未好转,估计只能降价销售,他希望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大豆产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各企业各有特点,但在产业政策方面诉求多有一致。其中对可能出台的大豆产业扶植政策在限制外资无限制扩张、加大补贴力度、支持内资兼并重组以及再融资等方面呼声最高。

  建议设立大豆产业基金

  对于现在国内大豆产业具体情况,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对记者表示,现在外资企业主要占据了我国的大豆加工领域,而且外资使用的是进口大豆,可以说是国外的大豆产业链直接影响着国内的大豆产业链。

  刘登高表示,外资大约占据了小包装食用油80%的市场。不过政府部门已注意到这种现象,在大豆进口没有得到控制的情况下,相关政策措施的作用会受到了一定限制。

  刘登高表示,资金的支持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用资金做纽带来促进国内大豆产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他建议国家设立大豆产业基金,而企业可以通过资金、技术甚至物流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联合发展。

  呼吁限制外资无限制扩张

  随着记者采访的深入,相关政策的出台几乎成为企业的统一期待。

  黑龙江大豆协会相关负责人建议限制外资无限制扩张,他盼望政府可以对国内大豆的重点产区实行进口大豆限制,对本土重点企业予以支持。黑龙江省祥源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加锁也表示,国家应对国外进口大豆进行一定控制,同时加大对于油脂企业的补贴力度。

  对于补贴,九三油脂集团总经理田仁礼认为政策应有一定的引导性,应补贴到直接与市场接口的环节。

  东凌集团是一家国内大型压榨企业,产业链完整,覆盖了压榨、小包装食用油、生物燃料等方面,也拥有大豆压榨企业中在A股的唯一上市公司。东凌粮油总经理侯勋田对记者表示,国家应该扶持民族企业的发展,推动民族资本的参与。“政策非常关键,而作为企业来讲应该要积极加强管理、进行技术改进、开源节流并控制风险。”侯勋田表示,虽然目前东凌粮油使用的是进口大豆,但在适当的时候,会考虑采用国产大豆。同时他透露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将考虑进行兼并重组。

  在外资咄咄逼人的形势面前,各企业对税收优惠、获得国家财政补贴、加大技改投入以及自主品牌建设从而增加大豆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等方面均有所期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