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股破发是市场健康必经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7日 19:19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评论员 汤巾

  “你还在打新股吗?”如今投资者恐怕要好好想想,因为打新股已今非昔比,如果不幸遇上中国西电、二重重工这种直接破发的公司,幸运中签换来的结果反而是套牢。

  新股上市暴涨已经成为过去。今年,大盘走势每况愈下,新股们更是不堪一击。无论是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新股都难逃破发命运。

  从去年IPO重启至今年2月2日,A股市场共有14只新股和次新股破发,中国西电和二重重工更是罕见的在开盘首日即破发。

  就在破发逐渐变成常态的时候,关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呼声再次高涨。1月29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在上海举行,预示着改革的步伐正在临近。

  诚然,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因为新股破发,所以要改革”,这样的逻辑未免值得商榷。新股凭什么不能破发?对于价格已经脱离价值的个股,市场当然不应认同,破发也在情理之中。

  我们认为,新股破发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虽然给投资者带来了“阵痛”,但却是新股发行走向市场化的必经之路。

  “打新”神话破灭

  去年6月IPO重启,一些中小盘新股上市动辄翻个一两倍,特别是创业板新股,刚开始着实风光了一把。投资者也普遍认为,二级市场风险太大,投资一级市场才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于是,有一定资金量的投资者开始将注意力放在打新股上。

  去年12月,A股市场震荡加剧,招商证券率先破发,随后,又有两只大盘股中国中冶中国重工相继破发,这给热衷打新的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不过,这依旧不足以让投资者产生足够的警惕,毕竟这些股票在上市一段时间后才破发,那么只要在上市首日及时卖出,获利还是轻而易举。

  但中国西电的上市,让“打新”不败神话土崩瓦解。中国西电的发行价为7.9元,1月28日该股上市后以8.02元开盘,之后迅速跳水,在10分钟后即跌破发行价。这也是自2004年8月26日美欣达以来,首只上市当天收盘价破发的新股。虽然次日,该股一度冲高至7.95元,但此后再也没有给中签者解套的机会。2月2日,该股收盘价跌至7.34元。

  中国西电破发也只是开始。2月2日上市的二重重工都没给投资者一点机会,该股以发行价8.5元开盘后,一路下挫,上市当日收盘价为8.15元,全体被套。

  如果大盘股不行,那么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新股是不是就安全了?从结果上看,二者一样。中小板的巨力索具在上市第5个交易日破发,创业板的星辉车模在上市第7个交易日破发,两只股票从上市起就留下了一连串的阴线。如此看来,小盘股也不是制胜法宝。

  统计显示,从IPO重启至今年2月2日,A股市场一共有14只新股和次新股破发,其中有8家主板公司,3家中小板公司,3家创业板公司。

  除此之外,梅泰诺海宁皮城回天胶业阳普医疗人人乐禾欣股份等一批潜在“破发公司”的股价也已处在发行价边缘。

  拷问新股高定价

  一发就破,让很多中小板和创业板次新股出现大幅下跌。2月1日和2日,创业板50只个股有35只创出上市以来新低;近期上市的中小板个股也大多呈现出“滑梯”般的走势。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定价过高,动辄七八十倍的发行市盈率,再加上二级市场的追捧,股价自然一飞冲天。看看目前市场上仅存的5只“百元股”,除了贵州茅台在主板上市外,其余的东方园林神州泰岳洋河股份世纪鼎利,都是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股票,且都在去年IPO重启后上市。

  从总市值上来看,创业板公司和主板公司相比居然毫不逊色。就拿华谊兄弟来说,刚上市时,其总市值达到150亿元,可以跻身两市个股的前300名之列,将一干蓝筹股抛在身后。但是,华谊兄弟2009年前三季度总资产仅为7.3亿元,而与其总市值相当的老牌蓝筹股中化国际的总资产却是188亿元。试问刚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何以被赋予如此高的市值?它们未来的成长空间令人担忧。

  破发不是坏事

  事实上,在海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破发是很平常的事情。同样,在A股市场,打新股“闭眼都能挣钱”的时代正在过去。

  虽然新股破发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损失,但对A股市场的发展来说,显然利大于弊。

  破发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导机构理性询价,使新股发行价逐步趋向合理。破发能够让询价机构更清楚地认识市场风险,注重研判公司价值,而不是屈从于承销商给出的定价区间,以减少机构互相攀比报高价的现象。

  第二,消除一、二级市场的利润差距,防止二级市场资金大量回流到一级市场。过去,由于新股赚钱效应太明显,投资者更乐于把钱用来打新股,于是,大资金纷纷向一级市场聚拢。但如今,新股上市就破发,让机构也尝到了被套的滋味,这会促使一部分资金回流到二级市场。

  第三,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缓解市场投机氛围。二级市场的投机分子们同样需要小心,跟风炒新的结果可能是被留在高处站岗。因此,破发也有助于投资者更加关心公司的真实价值,对于那些市盈率高企、股价远远脱离基本面支撑的股票保持谨慎。

  有人认为,新股破发意味着发行制度改革不到位,并呼吁继续改革。其实,破发与改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新股破发恰恰体现出新股发行改革的成果,也是我们所希望见到的。虽然破发屡屡出现,但监管层并未因此放缓新股发行节奏,也可以看出其推动新股发行市场化的决心。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市场自我调节,破发只是第一步,什么时候A股市场出现因认购不足导致新股发行失败的案例,那时才是真正健康的市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