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湘源:新股发行改革不能被代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3日 09:35  金融投资报

  知名财经人士 黄湘源

  “被代表”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达成的所谓共识,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场“民意秀”而已,不仅不可能代表得了真实的民意,而且也“冰封”不了市场强烈呼吁新股发行体制“二次改革”的声音。

  笔者一篇“新股发行改革问计于狼不如问道于羊”的文章刚发表不久,就在中国证监会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的出席人员中见到了中小投资者代表的身影。说实话,开始的时候,心里还着实兴奋了一下。真没想到证监会这次对民间的声音回应得那么快!可惜的是,笔者的兴奋没多会儿就给一种叫做“被代表”的感觉所取代了。这种感觉让人就像吃到了苍蝇一样,令人感到恶心和难受。

  不能不佩服的是有关方面遴选民意代表的智慧。他们想要什么样的代表,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什么样的人选。这次研讨会的学者代表,为什么不选曹凤岐、刘纪鹏、谢百三,却偏偏选了廖理、华生、董登新,这里姑且不去管它。就拿独一无二的这位中小投资者代表来说,说的话跟我们的有关负责人就像唱双簧那么“心有灵犀一点通”,还真是够难为他的了。有关负责人说:考虑到机构投资者有更强的定价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能够对发行人的要价形成一定的约束,所以才设立这个询价机制。这位中小投资者代表就说,如果让散户报价,很荒唐的价格都会出现。有关负责人说,首日涨幅大降是新股发行改革目标。这位中小投资者代表也说,新股不败不正常。人们不禁要问,这么一位中小投资者代表究竟是怎样被挑选出来的呢?

  应该说,这位中小投资者代表对新股不败现象说的话也不是没有一点见地,但是,让人费解的是:现在这个方案,究竟是什么地方让他感觉又“比较合理”、又“效率高”,又“很方便”?难道除了歌功颂德之外,就一点需要改革或改进的意见也提不出来了吗?是不是对有关负责人所说的“较多的募集资本实质上是新股的超额收益在发行人和新股申购者之间的市场调节”,他作为中小投资者代表竟然有幸分享到了一杯余羹?否则,他为什么也像力主用提高一级市场发行市盈率的方法来迫使二级市场破发的董登新教授那样,那么迫切地渴望打破新股不败的神话?

  资本市场的新股发行改革再演了水价、电价、油价、话价、票价的“被代表”、“被听证”、“被一致同意”,让人无法不感到郁闷。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诚如有关负责人所说,发行制度改革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难以尽善尽美,在我国特定的发展阶段和特殊的国情下做到市场一般规律和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确实不是容易的事。另一方面,也许恰恰正是这个“不容易”,成了那些习惯于路径依赖的人们不愿意轻易地放弃其路径依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一大借口。“被代表”现象在几乎所有涉及民生的改革事项中的一再重演,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找一只头角直竖的野山羊虽然不免会有被顶撞的危险,但找几只被“羊群效应”所驯服了的绵羊,毕竟太容易了。

  新股有价,民意无价。“被代表”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达成的所谓共识,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场“民意秀”而已,不仅不可能代表得了真实的民意,而且也“冰封”不了市场强烈呼吁新股发行体制“二次改革”的声音。尽管新股发行改革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询价制,但是,被现行询价制所哄抬起来的高市盈率发行价却在牵动“破发潮”的同时,也将躲藏在高市盈率发行和高倍超额圈钱背后的利益机制,裸露在了充满垃圾和泡沫的现行新股发行体制的沙滩上。

  询价制由新股发行改革的攻擂者,变为维护让发行人多圈钱、保荐人和承销券商多赚钱、询价机构多获配售份额的旧体制的守擂者,显然是一个悲剧。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除了把新股发行改革当成专靠新股发行牟利的那些所谓专业机构的禁脔,视走群众路线为问道于盲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放开了发行价的市场化却没有放开发行的市场化。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别看以往的历次新股发行制度变迁打的都是改革的旗号,但是,如果以为改革的声音叫得越响希望就越大,未免有点太过幼稚。事实上,比打破旧制度更不容易的,莫过于让既得利益集团放弃他们依赖旧体制的维护获得特殊利益的权利。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例外。

  我们之所以呼吁新股发行改革更多地吸取中小投资者的意见,并不是说中小投资者在定价能力上比专业性人士还高明,而是说广大投资者的“知情欲”“参与欲”“监督欲”不仅是完善市场约束机制所必不可少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而且,也是推动新股发行改革朝着更有利于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的强大动力。这里的关键在于投资者意愿的真实反映,决不是“被代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