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将启 资本市场机制趋完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8日 21:5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8日电 题:中国将启动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 资本市场机制趋完善

  新华社记者 赵晓辉 陶俊洁

  曾几经波折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8日终于获批。中国证监会宣布,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开展融资融券试点,并推出股指期货品种。此间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这两项业务发展顺利,有着“单边市”弊端的中国资本市场有望籍此向平稳健康发展的目标迈进。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说,证监会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综合衡量净资本规模、合规经营、净资本风险控制等指标和试点实施方案准备情况,择优选择优质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业务的首批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和市场状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关于股指期货,这位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将统筹股指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发布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明确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审批股指期货合约以及培训证券公司中间介绍业务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接受投资者开户等工作。上述工作预计需3个月左右。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各有关方面要继续做好股指期货上市交易的准备工作,确保平稳推出。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诞生过程有着相似的曲折,这两项业务都因其有做空功能而在中国备受争议。一方观点认为,中国股市大起大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此类做空的手段,投资者只能依靠股市上涨才能赚钱,由此堆积泡沫,并带来日后的剧跌。另一方观点则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基础的部分尚不完善,如果过早发展衍生品之类的上层建筑则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早在2006年,证监会就曾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和《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此后便无下文。2008年10月,证监会宣布,经国务院同意,将于近期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然而,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让试点的启动再次搁置。

  股指期货的孕育同样波折。2006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批准成立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的制度和技术筹备工作一直在进行,市场多次传言推出股指期货,且引起股市剧烈波动,但都未能成行。

  “当前资本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从健全股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股票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出发,当前推出股指期货交易的时机已经成熟,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说。

  3年多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完成了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合约设计、规则制定以及股指期货挂盘交易的各项技术系统建设,并开展了投资者教育工作。

  尽管推出已成定势,但市场认为,从国外经验看,股指期货是一把双刃剑。由于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较高的财务杠杆容易产生较大风险,如果投资者运用不当,市场监控不严,在初期对资本市场发展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都是管理股票市场风险的工具,不会改变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企业盈利能力等这些扎根于实体经济的基本面因素,也就不会改变股市根本的运行态势。

  “股指期货将改善市场信息的传导机制,健全股票市场运行机制,增强股市定价效率,形成更加均衡的股票市场,改变我国股票市场‘单边市’状况。”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说。

  不过,专家也提醒,应关注推出初期可能引发的股市调整和波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