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证券 > 券商2009年投资策略 > 正文
那我们前期的改革是什么改革呢?市场化的改革。那么市场化改革的定义,本身就是说市场力量不断壮大,经济力量不断壮大,行政力量不断弱化这才叫市场化的改革,那么这个过程是由谁主导的?其实我们的改革是渐进的改革过程,这是由行政力量设计、推动、主导、控制的过程,这不就出现矛盾了?一个主导的行政力量在这个过程里还要不断的弱化,那市场的力量不断的强大,这不就跟我们刚才说的是矛盾的吗?我说是矛盾的,形势理论上的矛盾,但是从过程看、辩证理论看不矛盾,实际上行政力量在这个过程里面,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渠道得到了好处。得到了补偿才推动这个改革继续下去,由于他们得到了补偿才导致了社会的失衡,导致了搞和谐社会建设,那么在搞和谐社会建设,扶持社会贫困群体,这个行政力量得不到好处了他就会阻止这个改革。当然我们知道,这种国有的体制,这种行政的干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内在的矛盾会怎么样,我们不能说这次收资源是一个什么情况后果是什么样,我们不敢预测,但是对于以前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理解,对于行政干预运行机制的理解对以前经验的理解,我相信内在矛盾依然存在,甚至会激化,因此这个矛盾需要解决。
那么解决越来越计划的矛盾,唯一的出路就是进一步的改革。但是我们下一步改革要找到一个和谐改革方式和途径,所谓和谐的改革的方式和途径,就是要让老百姓、行政力量、政府都能得到好处,如果大家都能得到好处,那么这个改革就能推进,得不到的话就很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很重要的一个调整。那怎么样找到和谐改革的途径?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纯经济的分配的,涉及到整个社会。因此经济改革原来的路越走越窄,原来的空间已经不大了,我们需要成功的社会改革为进一步的经济改革、体制改革拓展新的空间,寻找新的出路,那么这样社会改革的关键是什么?解决社会的问题。我们看到了社会问题,城市里面工商业改革的问题就是贫富分化,低收入人群越来越难以忍受。行政改革就是一个腐败的问题,如果腐败的问题不解决,城市的工商业的改革很难推进,我们现在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因此我们的工商业改革很困难。另外一个是城乡的问题,30年的改革,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收入的比例改革初期是1比2.2%,今天是1比3.3%,剪刀比例越来越大。如果我们再用自己天相公司统计数据,城乡居民的收入,和全国财政的收入如果把1989的收入当做100,2009年人均的居民收入是240亿,这里面包括一大块的农民工的收入,如果纯粹农村农民的收入,比例要小得多。那么城镇居民的收入是410亿,全国财政是1106,中国的政府有很多,除了税收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收费,还有土地出让金,还有一大块国营企业的利润,如果全加在一起就知道整个国民收入和国民财政的分配是如此不平衡,才导致了现在很多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包括我们这次要刺激经济,不管多少亿的投资,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地方政府有没有钱做配合?老百姓能不能跟上?如果中央政府出来一个计划老百姓跟不上、企业跟不上你计划不是要重新考虑吗?包括我们现在讲的是要扩大贷款规模,但是其实资金出不去,到不了经济中去,为什么?两个原因,一个是商业银行股份制以后有更多的因素,并不是什么人都给你。还有一个,中国企业普遍的资本金不够,你没有足够的资本金,商业银行不会贷给你的。这反映了另外一个问题经济中的财富,老百姓的财富、企业的财富不够,妨碍了我们社会的生产资本的形成。同时限制了接受贷款的能力和银行给他们贷款,他们资质有问题,他的信用有问题,出不去。事实上我们反过来看,从支出角度看我刚才说的问题是一样的,我想社会改革接下来很重要的课题就是要重新考虑整个社会范围之内的收入和财富的重新平衡问题。你要说搞内需,你看到银行存款那么多,觉得百姓有很多钱,但是内需为什么起来部分来?问题是老百姓敢消费吗?拿那么多钱去做基础建设,去做几年以后才能赚到钱的项目,你能不能拿一点给老百姓?我们说简单的设想,我们就自己这么说,说每个人到60岁了我给你增加1000块钱、2000块钱养老的费用,你今天60岁了今天你就拿走,你今年30岁的人再过30年、20年,1000块钱归你了,会是什么样?1000块钱不多,但是在老百姓心里是什么样?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例子推而广之,教育的问题、医疗、保险的问题,到底要花多少钱?我们有没有这个实力?我们的国有资产挣得多难道承受不起吗?一步到位承受不起,能不能分开搞?社保基金比前几年还要慢了,难道我们的钱少了吗?不是,这是思路的问题。我们讲这么多的民生情怀,体现在什么地方?如果这一步迈不出去,我想我们的困惑永远没法解决。现在提出的解决,城乡的问题很重要,如果城乡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一个落后的,很不文明的,很贫困的农村存在,你中国谈什么现代化?谈什么社会进步?谈什么社会的和谐?我们这么多的资源,这么个用法合理吗?因此我觉得下一步面临的是社会的改革,只有社会改革取得了成果,才能为我们进一步经济体制的改革拓展新的空间,找到新的出路。
我在6月份的时候举了一些例子,很尖锐的,当时我说一方面要防止经济过热,另一方面政府指触遥遥领先,我们国有机制聚集越来越多的资源,垄断性不断加强。我们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另一方面把经济的负担推向了企业。同时我们说要推进市场化的改革,但是我们看到的是行政集权,行政集才,越来越严重。一方面要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能源浪费。一方面关注和扶持弱视群体另外一方面限制农产品价格。你只要限制农产品价格,农民问题就无法解决。我们要讨论的是农产品价格涨了,怎么样能够真正落到三农,不要被中间的人拿走了,大头要落在农民上。一方面我们发展中小企业,鼓励创新和创造就业另外一方面紧缩又使中小企业困难。一方面关注民生,另一方面面对股票市值的损失无动于衷。
房地产很简单的讲一下,经济增长需要房地产拉动这大家同意但是老百姓住房又需要房价下来,但是开发商的价格下不来,问题出在哪里?有人说地方政府,这不是我说的,其实各级政府,我觉得地方政府还有加上别的政府。你看土地出让进占的成分是多少?整个房地产开发里面的运作有多少问题?我们现在说房价不涨对老百姓有利,结果网上全骂人。房地产只要中央政府一松口,那各地政府最积极,不仅仅各地政府更积极,更积极的是各地政府里面的官员积极。你要知道有多少的房地产跟多少人有联系吗?你要知道房地产如果真的出了事,能带出多少人多少事吗?你说就房地产公司还是跟房地产公司有关的这些人?我就说这一句话大家就知道,房地产你不用害怕,只要政策上一松口,房地产就好过了。但是明年会很严峻我相信明年房地产价格会下降。后面不能再讲了,再讲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城乡两极分化,社会的隐患,得加一句,真正对中国社会中国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长期影响的,实际上的政策和措施一定来自社会方面的措施而不是纯经济方面的。
现在讲四万亿,这四万亿有些地方说10几万亿,有些说20几万亿,首先我们要问一下,其实四万亿大家不是太清楚,如果没有这个救市措施的话,我们每年不也有几十万的投资吗?这四万亿额外的到底是多少?不知道。第二个这四万亿的来源在哪?我相信这个社会资金的结合问题制约了我们经济的发展,另外中央政府有钱,他有钱发国债,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谁去买国债?很有讲究的,后面意味着潜在的通货膨胀的问题。另外四万亿大干快上这里面都有风险,第一个资源配置失当,你说今天开工,今天就开工了。你说现在做好好的可行性研究,做风险报告你拿过去就不批你这不就是资源配置适当了吗?以前我说改革初级的时候腐败,为什么现在经济刺激的措施和政策可以说是空前的得到了地方政府各级政府空间的支持,你看宏观调控的时候往下压压不下去,现在要往上拱很积极,这里面除了政治的需求以外还有经济的利益。以前几百万的项目算大项目,那是改革开放初级的时候,现在几十亿才算是大项目,那你时间几十亿的大项目多少人在等着分钱吗?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就不做投资了。通货膨胀风险有吗?我觉得有,我觉得这样经济刺激不是中国,全世界都是这样。我说09年中国经济有可能面临负的通货膨胀,但是一旦经济恢复过来了,这么多人民币、美元要流转起来一定是钱多了那时候全世界的通货膨胀风险是存在的。
再说股市的刺激对投资人来说,不是哪些企业得到了什么样的投资项目,重要的是哪些企业能从这一轮经济刺激中获得利润。当然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注意到没有,我们觉得有很多的好事情,有很多的好行业,有很多的好业务有些企业运转就是得不到利润,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你想得很好,分析下来哪个行业受益,结果年终一公布他没有收益,钱哪去了?我说漏掉了,这是国有企业的漏出行为。大量的资源漏掉了。有人说06、07年国有企业利润不是很高吗?漏出的数不成立。我说照样成立为什么?因为06、07经济形势太好了,所有人都在赚钱,谁的垄断性越强,谁的利润增长的就越快,并且由于利润增长的太快了还没有找到怎么漏呢。只要利润持续的好,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把利润转移到。如果企业没想出来,一定也会有他们的同僚们,一定也会有领导要他想办法把钱拿到别的地方去。因此你要想让企业长期持续的做强长期持续的提高盈利能力,这是不可能的。关于我们的投资风险问题我后面也要讲,你要是做长期的投资就放在那,07年不卖,现在回到什么时候了?03年。因为经济周期大的企业,股市里的主导产业是完全跟着经济周期走的,并不是说依靠自己的实力垄断地位做得越来越强,没有。因此你要做长期投资,永远是终点回到起点,当然很痛苦。因此我们也一样,到底能不能转化成企业的利润?09年是一个什么情况?正常的经济周期09年是不可能建立的,当然现在全世界都大跃进,但愿我们把低谷前高一点,希望明年能够见低了。但是我还是说11年或者11年以后我们要真的认真考虑通货膨胀的问题。
从基本面不乐观,经济继续下滑的角度看能够值得期待的就是政策,有没有股市的政策出来?那么股市的政策出现不是那么简单,我这画了一个图,有6、7年,我介绍一下,最中间的是股票的价格,股票的价格由右面对股票的需求就是资金,和左边的供给股票这一块决定的。中国的股市的特点不是说供求决定价格,特点在于决定中国股市的资金,也就是需求和决定中国股市的供给,也就是股票和背后的企业。那么资金方面特点是中国的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我刚才提到的,比如说企业资本性的问题企业的利润问题等等等的资金运营,投融资问题,中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决定的。另一方面中国的股市在供给股票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后面是国有企业,然后是政治制度,然后是经济制度。举一个例子,股市下跌了需要一些资金方面的支持,我们说给点钱就行了,其实不是,这个钱从哪出需要右边决定。我们搞一点什么治理结构,防止大股东的帐款,然后独立董事制度,又是什么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等等等,我们要看看后面的,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有企业制度决定的,然后是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决定。我们所谓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关系是什么?不是搞革命,不是基础的变革来推翻上层建筑,但是在现在的过程里面,上层建筑对经济的反作用很大。我举一个再简单的例子,这个事情由谁控制?这个股份由谁买?你能不能占到持股的地位?董事会怎么购置?甚至于什么价格?这是什么问题?可以做成纯粹是经济问题、市场问题,但是实际上根本不是。我说一个重大政策的出台至少要解决三个层面上,这个不展开了。
股市的政策问题有三个层面,第一是理念的层面、认识的层面、意识形态的层面,这个问题不解决,会有很多的问题,其实就是认识问题,骂股是独产的,骂股民是投机分子的人,他们不在股市里,他们不是股民。在他们眼里股票不是好地方,股民不是好人。问题是如果这样的人老说股市不好,那在逻辑上不是有问题吗?你自己不想干也不想让别人干。想想30年前搞商业的都被骂成投机倒把,那时候还要判罪的,有多少的正人君子骂人家投机倒把,但真的有这么大的问题吗?现在经济体制改革这么多年大不都是从投机倒把中学的吗?不是都从中获得了利益吗?现在很多骂人投机倒把的人不是现在也在做吗?这些人妨碍了有利于股市发展的政策出台。关于资本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我个人认为在过去20多年中,资本市场为中国国有企业筹集急需的资金,为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观念的形成,甚至社会观念的形成,资本市场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知道三公原则就是从资本市场开始的,现在已经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了,很多事情都说要公开要公平,要公正,至少公开要讲到政务公开。我相信政府不会跟资本市场学,但是至少这个公开词是资本市场先提出来的。中国的社会结构的调整,中国老百姓对经济、政治的关心,中国的中产阶级他的形成、发展包括诉求都跟资本市场有很大的关系。先不说90年代初期,为什么不争论姓社姓资?是因为国有企业急需用钱,因此才让资本市场产生,但是为了做一个妥协,提出了不能卖国有的财产,你上市之前不能卖,上市之后也不能卖,但是因为需要钱也让资本市场产生了。
90年代中期,政府明确说了,投款上市,两、三年前如果没有资本市场,中国石油哪来的钱?中国零售哪来的钱?但是可悲的是什么?你被他用过了就不理你了,这是问题。但是我相信,我们更需要资本市场的日子还在后面呢。资本市场在中国的经济、社会里面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只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没意识到,或者现在不是时机而已,因此股市可以跌去,跌破2000点,甚至更低。我相信股民通常情况下是不造反的,因为股民大部分是拿剩余的钱在花的至少还有饭吃。但是要是中小企业破产之后,农民工回去以后没饭吃了,农民工要造反。老百姓当他没饭吃的时候,他要是玩命的,饥饿的规律是铁的规律。当农民工没饭吃的时候怎么办?如果农民没饭吃了这些股民们会干什么?大家都很聪明,一旦有人出头了,这帮有思想、有心计、会耍手段的人干什么?极少数人会帮他们出谋划策,这是一定的。因此我在资本市场的政策,如果我们认为资本市场对中国社会长期非常重要的,我们就应该多听听资本市场里面人的意见,不要被站在资本市场外的人所左右。
我刚才说到改革,如果我们的社会改革取得成功,我们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一定会进一步深化,那时候更深入的改革,更进一步的改革必定要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现在这么多上市公司,要进一步的改革能绕得开资本市场吗?绕不开,一定从资本市场上面进行进一步的改革。进一步的改革形式是什么?大家去设计、去预测。因此那时候资本市场会比以前更重要,影响更大。因此我说政策的第一个层面是认识的问题,如果我们认识到资本市场这么重要我们就应当关心它。
第二个层面,认识问题解决了,是什么?政治层面,说白了就是权利和利益的问题,各个利益主题之间,如何做协调?相关的背后的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能够得到协调,只有权利和利益协调了,政策才能往前推,非常推不动,我们知道有很多政策很好但是推进不下去,是由于各个利益团体之间互相牵制着。因此第二个层面是政策层面。
第三是技术的层面,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技术方案是最低的,我们做市场的人,我们是第一线,往往看到的是技术,但是上面如果没有解决,我们叫了半天也没有用。但是我们干这个,我们总还是要干我们的活,因为其实很多政策的人他们站得高,看得远,我天天在地上爬,我知道哪里有个坑,有个石头给他们提醒一下也是必要的。因此我觉得是从技术上开始,技术上怎么做,才能够大小决策者的顾虑,才能够让他们认识到下决心采取政策。
那政策里面,看看有什么用,瞎想的,第一个说如果取消涨跌停板,你们会怎么样?现在很多人都很犹豫有人说会跌有人说会涨。另外国资委能不能起到主导的作用?我们都说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公开说的,理直气壮,但是我们很少听到说国资委应该在股市市场上在股民中起主导作用,很少听到。在资本市场上起主导作用的是谁?大股东是谁?国资委。国资委要说点实在的话,你们说对股市会不会有作用?大小非,大家很恐惧。后面是平准基金,平准基金我说是什么?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所谓的非常时期就是市场信息很低,信心很低迷,平准基金就是非常手段,目的是为了提审市长的信息,纠正定价的偏差。还有资本市场既然是我们需要的,我们把谷地给填一填,不要跌得太深我想象中应该作为大小非的支持。市场很担心,担心最重要的大头的部分,实际上是国有的大小非。如果国资委,中国政府能说句话,我相信会有用,但是只说话不够,因为市场已经听话听了很多了要有实实在在的动作,我们说市场现在没信心,我们的总理说了,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但是我说信心是需要建立在真金白银和人民币的基础上,只是讲讲没有用。另外一个是市场稳定,如果大小非里面,国有的占100%非国有的12%,大非85%,小非15%,因此非国小的小非这部分是减持最强,现在市制大概1500亿,那非国有的大非减持吗?他们有冲动,一个他们没有那么强烈,因为要控制所有权,另外一个没那么容易。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非国有的小非的减持。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政策和说法,整个市场担心的是全部的大小非,全部的大小非现在大概是8、9个亿,因此我们说大小非的问题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没有那么严重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把国有这部分稳住。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市场的担心就是合理的。现在是要消除市场的担心,要出担心就要拿出措施,一个有是说话,然后要拿出机制。平准基金一部分可以拿来做大小非减持接盘的机制,这就是切实可运作的机制。那么需要很多钱?有的人说钱很多,政府拿不起,我个人认为钱是不需要那么多的。实际的运作我觉得可能3000亿足够了,为什么?因为你要知道,国有这块是政府说了算的,及时要减持不也是政府左手倒右手吗,因此关键是非公有的这部分。我说现在是1500亿万的小非,现在价格水平上,加入我们说如果股市价格比这个要高,大大小非减持市场去接,如果价格跌到现在的价格以后,大小非可以由平准基金来接那不就把平准基金接这部分的总额限制住了,全部不就是1500亿吗?有一些股票涨上去了就不接了,所以风险是有限的。当然这个措施出来以后好处是什么?给市场一个明确的信号,这次大小非减持需要市场资金接的,大小非减持的底线出来了,这是底线,有人接,市场上不需要掏钱,我觉得这个市场信心会非常重要,并且这个措施下这个基金很可能是一个引子基金,你只是说说而已,不需要掏那么多钱。你说完了以后,我相信股市会涨,至少有一部分会涨。股市一涨上去以后,超出你的底线了,你接不接就自由了,甚至于会不接。我觉得这是一个引子基金,但是效果是确实存在的。我们说的是平准基金,大家认为只是接大小非,不是。现在买的股票要适应率到50倍、40倍、30倍肯定就卖了,也不至于涨到去年的6000点。
我接触过一些人,比较吃惊的是什么?很有名的经济学家有一个话题没有展开讨论,说股市上涨了以后,真的对刺激消费有用吗?他说我觉得没用。我说怎么没用?是什么逻辑?他说如果股市上涨了,我的股票不卖,我的钱还是在股市里,还没有钱,他说如果我的股票卖了,接我股票的人钱又在股市了,还是不能消费。我给他说我说第一换一个方法来分析,咱们不要这些理论、逻辑的东西,如果你是股民,股市涨了很多钱,你是不是就要多进一点饭馆多买一点礼?如果你是一个一般人你怎么做?他想了想没有回答,这不很简单吗?其实包括经济的最最深奥的道理其实都在平常的生活中,如果我们认真体会生活,我们就会体会很多道理。昨天晚上很多人参加我们的会议了,我说这么大的经济形式应该的理论问题,人家就能在一件一件日常的生活中给你解释清楚,这就是大家。股票市场你就想想股票涨了你会不会增加消费?去年12月的在珠海的时候,说到经济形式风险,说到人民币汇率的时候我当时就说,我们要去感受老百姓的感受,要去感受企业的感受,你有了他们的感受,比你在办公室推理论和结论要强100倍,股票也是一样的。我们回过头看,我们是做研究的,要看逻辑错误错在哪?错在只是静态的孤立的去看,温总理讲信心比什么都重视,股市涨了对信心有帮助吗?有帮助。股市涨了,自己的股票也赚钱了,他心里开心。再说股市涨了赚钱了,拿一点点钱去消费了,不就起来了?我前几天还一直在跟这些人在接触,平准基金看法上分歧真的非常多,一个同根子上就不承认股市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这就是认识问题。还有一个说到的是政府干预的问题,说股市是市场经济让市场调节,为什么要政府出钱?说股票市场这么市场化节应该让市场化做去,昨天我也碰到一个很有名的经济学家,他说市场经济,干吗要政府干预?我说如果整个经济的环境全是乱的全是政府干预的,你能让股票市场自生自灭去?我说你能避免他的混乱吗?股票市场受经济政策影响吧?受国际环境影响吧?这些哪个政府不干预?政府都得干预,这是要配套的,中间干预、边上也得干预,你说中间自生自灭,不受政府干预,客观上也不现实。因此所谓的市场经济我前面说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学学美国,人家该出手就出手。我说人家出手要快要重,结果我们现在也讲了要快要重。昨天晚上我说整个是散打的选手,要快要重要准要实在,不打太极拳。
还有一个说法是拿纳税人的钱帮大小非解套,我说这是错了,平准基金替代的是市场的基金,不是大小非持有着,如果没有这个平准基金是要从市场接的,市场的钱是老百姓的钱。股民才多少人?几千万,实际上我们说股民可能有1000个亿,数字不重要,反正就是拿这个钱为股民服务,不为全国老百姓服务?为什么全国老百姓为这么点股民买单?我说你错了,为什么?股票市场是开放的你想进股市都可以进,除了在座的政策不允许进,我相信很多人都进了,我说市场是开放的谁都可以进。你觉得这个措施对股民有好处,对老百姓没有好处,那你成为股民不就可以了吗?因此在这里面我说第一不是拿纳税人的钱为大小资本家解套。第二市场里面的人不是一小部分股民,这个市场是开放的。于是我对股票市场外部人说,你觉得这个店里面的东西你不喜欢,你不买没关系,你站在外面,但是你不要说这个里面的东西不好。你要记得,你有这个权利,你可以随时进去。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取决于一些人的看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是我在股市里面工作我认为资本市场很重要,以后会发展,如果你认为他不好不进去就完了。
还有人说平准基金不能进去,平准基金出来以后变成机器,市场引入了一个赚钱的机器,股市低的时候,平准基金去买,股市高的时候平准基金卖了,赔钱的就是股民。这个逻辑能成立,但是也不完全对,只是形势逻辑正确。因为市场不好,信心崩溃的时候,其实你在为别人做好事的时候,也在为以后赚钱做底。市场在逐步的发展,市场会越来越大,机制越来越成熟对大家都有好处。就说市场不好了,平准基金把股市卖了,赚了钱走了,走就走吧也不一定是坏事。没有平准基金赚钱也有别人赚钱,因此不要这么狭隘的认为说平准基金是低的时候买,高的时候卖,就是一个赚钱的机器,不要这么认为。在座的有很多基金经理,你们拿的钱跟平准基金没有法比,但是你们的钱也足可以影响平准基金。我们的市场里面,我们的经济里面,多少人在用别人的钱?有多少人在犯着道德的错误?有多少人在糟蹋老百姓的钱?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说,有道德风险不应该做的话,那中国人不应该做的多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市场监管的问题。
我再用五分钟对证券研究讲一讲。证券研究我们很多的研究东西是从西方投资研究里面学的,我自己也是西方投资分析的非常积极差不多最早引的中国来的一个人,事实是1998年的时候,我在华夏政权做副总监研究的时候就请国外的人来给我们讲行业风险,因此我觉得是比较早的。这么多年下来我做了一些反思和思考,我后来发面中国的投资风险和西方的有些基本前提是不一样的。怎么不一样?第一个中国我们研究的企业跟西方的企业就不一样,我们投资股票都是企业的股票,如果企业都不一样那我们研究的方法一定也不一样。我们的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吗?我们的研究企业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甚至不能利润最大化。为什么说?如果你要让一个企业利润最大化,一定要参与市场的竞争,一定要跟同行正,如果以前是同事现在是同行,以后说不定是上下级,你跟人家竞争怎么争?第二个,你在这个体系里面,有人会出面的,这个你让一让,那个你照顾一下人家,你能不照顾吗?如果你照顾了还是利润最大化吗?这是对外。你要做利润最大化对外会四面楚歌,对内呢?要利润对打化一定要控制费用、控制成本,控制不合理的现象,一定不要让大家偷懒,那内部不是怨声载道吗?因此你要搞利润最大化一定是内外兼困。如果说你有钱了,有钱的结果是什么?第一个很多人会看上你的位置,你这个企业有钱当老总很好当啊?企业是处级,我是个处长,就想办法把你替代了。因此很多钱的企业,老总的位置是坐不久的,你要呆得住,钱不要太多。再一个有钱人家就告诉你做点这个,做点那个,这个找你签个合同做个投资你跟还是不给?给就不是利润最大化,不给总有一天人家会换上一个能给钱的人到你的位置上。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是什么?第一技术约束,第二资源约束,资源约束和西方不一样西方的界限是一样的,你有多少资源可用清楚的,中国清楚吗?不清楚。约束条件不一致,你也不能做长期的打算,今天在这个位置上,明天一张纸什么都没有了。还有没有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没有明确的约束。我们说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拿西方经济学来研究中国的企业,研究不好,因为人家前提是私有制,我们是共有制,这没有褒贬的意思,我只是说不一样。我们做企业的运转投资的分析,我说企业这么大的差别能用一样的方法分析吗?不可以,做长远的预测做不到。由此我想到我们风险师做什么?要对行业有很深的理解,咱们变都是在行业里要对企业有很深的理解,要根老总也很好的关系,才能把想法告诉你,要知道企业怎么运作的,整个产业链里面附加值是什么?政策是什么?大的环境是什么?这些是重要的,而不是我们拿着财务的数据财务报表去,因此风险师的作用是什么?我个人觉得风险师的作用并不是告诉你这个企业有多少的价值,风险师一是跟踪企业的情况了解企业的情况,并且把这个信息通过自己的方法整理供投资决策的人参考。这里就设计到了分析、投资和决策的,我个人认为是一个混淆了的东西,分析师在做者投资经理的事,投资经济也在做分析师的事情。我认为这是决策混淆了,分析师应当提供的是客观的、事实的和一定的分析思路,到底是该买还是该卖,这是更多的是投资的艺术,是投资的职业人员应该做的,是投资经理人要做的事。如果分析师把主要的经历,说前面所有的信息最后目的就是做买卖建议,我想这样的分析师和买卖炒手是一样的,没有做到你的工作。因此我认为分析师提供的是事实,分析思路,基金经理能做的工作实际上是在市场、时机的层面,方式方法的层面。因此很多人说哪些分析师多有名,300万一年,200万一年,我估计在座就有,那反过来看,你按照他们说的去做,07年赚钱了吗?我想肯定没有。我说不该说的话,到了这个层面的分析师,一个他们觉得自己资格老了他不会天天去调研,天天看书天天分析,他会偷懒。另外这样的分析师都有资金支持,如果你不小心就会掉进去。因此不同的职业干着不同的活,谁的公司跟踪的紧,情况掌握的及时,跟投资经理沟通的勤快、畅通谁能吃苦,谁能勤奋,我认为这就是好的分析。当然有自己的分析的角度,提醒你关注的点更好,那么基金经理干什么?要阅读大量的调研报告要知道这些哪些是真实的、可靠的,并且要知道社会公众对这个股票是什么看的,另外从中发现符合你的产品的意见有哪些,再去做调查,再做投资的决策。
另外关于投资,我有一个看法,在中国我们一直来强调的是要做长期的投资要做充分的投资,避免的是行为的短期化,避免的投机行为,频繁进出。我记得93、94年,我在国外做投资,做了五年管70亿美金管的5年,刚一回来我就觉得国内做投资的人,包括98年以后的投资经理,我认为都是游击队,他们就凭感觉,根据没有规矩和章法,因此当时我也主张要做充分的投资,不要这么投机。但是后面慢慢我发现我错了。为什么?你说中国的企业能做长期的投资吗?做长期的投资就我刚才说到的,你得到的是什么结果?你得到的结果是终点回到起点。你能做长期投资吗?再加上波动那么大,你怎么得到业绩?股市去年到今年跌了70%,你说你的基金就放在那,不动你的基金还存在吗?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还要考虑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的市场里面,我们还是在这个阶段,我们投资的方法,我们风险的方法要适应这个状况。我说按照投资总额的理论,我们规矩,我们数学慢慢做那是第二个层面。我们很多基金经理土生土长,很大的优势是什么?他是从这个土地里长出来的,不存在水土不服。我们从外面过来的,我们上面就是一行一行种的东西,你们是撒在地上长出来的。但是你会发现地里有很多的石头你根本理不出直的道道来,那怎么办?就让他自己成长。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基金经理也有提高的时候,你们慢慢的出来以后,再学学投资组合,学学理论,这样就会实现从知觉到理性到规矩的分析,但是仅仅有理性和规矩还不够,还要有更多的感觉,这是第二次的否定。就是从市场的感觉出发,加上一些理论的修养,再回过头来把握投资的机遇,这是实现了否定之否定,达到了另外一个阶段。我们回过头来还看,美国实际上也是一样,美国最初也是乱的,后来搞投资组合,这么多年,这么多的计算机做的投资,这么多程序做的投资,实现了第一次否定,但是太聪明了,把逻辑推得过头了才出现这些危机,包括87年的程序交易,都是一样。最后还是要回来,这个世界上必须是人和人的博弈,不是机器还是要考虑人性的东西,要考虑感觉。一开始没有感觉的时候,拿书本来做有道理,但是也有危险。那么现在应该再回归,回到多一些感觉。这是我的一个感受。
另外是投资的方法,我再帮一个机构选境外投资人的时候,人家那两个资料,有两个东西不变,一个就是长期投资理念还有一个现金的投存不超过10%,甚至不超过5%,这就是充分投资,同时投资是自上而下的,要在各国里面找有价值的股票,基本上都是这样。但是在中国适用吗?不适用,充分投资不适用,一定要调舱位。第二中国从下而上出发死得很惨。你首先要看的是大面的东西,一定是从上而下的。我可能会冒犯很多职业的人员,你们有很多很职业,觉得选个股很强的,但是我觉得大面上要从上而下。我们也注意到这个现象不仅仅是中国,美国最近也是这样。今年以来,美国投资里面管得好的大部分是做重大事件的分析,总的是自上而下的分析。昨天上午有个朋友在纽约给我打电话,我说数字准确不准确?他说索罗斯从年初到现在就赔了1个百分点,很多事情是从宏观层面看问题的大部分的对冲资金大部分的选个股的赔了好几十,三十、四十、五十,我并不是说原来的规则都错,但是我们要有不断的否定意识,作为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当我们认为某个问题是对的时候,我们要想想反对意见是什么?按照反对的意见做会是什么样的?到一个模式的时候,他的优势发挥发挥越来越少,它的劣势也会不断不断的暴露,矛盾是不断转化的,一定是有一部分是遭受否定的,而且是否定之否定,这个词对分析我们的经济形式、经济政策,经济的改革、社会的改革,分析中小企业的问题,包括资本市场和我们所从事的证券的研究和股票投资管理来说,都是很有用的。
今天我的发言用的时间太多了,基本上把后面的时间全用光了,非常不好意思!我的发言会得罪很多人的,希望被得罪的能多多包含,谢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