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市六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11:15  《大众理财顾问》

  文/王伟臣

  市场自6124点下跌以来,仅仅10个月,就飞流直下击穿2000点,荣登全球跌幅冠军。在GDP全球增速第一的背景下,出现如此跌幅简直匪投资者所思。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众多投资者和管理层苦苦思索。当然,有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国内股市的外部影响,更多的是国内自身原因。笔者在此从股市多层面入手,勇提六谏,以期抛砖引玉,引起监管层及投资者的重视。

  一谏大小非

  大小非是股改以后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可以说,此轮牛市的垮塌与它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面对市场种种的不确定性和高高在上的股价,获得限售股流通权的非控股股东选择的方式必然是抛售套现,当越来越多的限售股随时间推移获得解禁资格时,相对高估的市场必然从高位垮塌。

  大小非的问题若不从根本上解决,市场难以走出大幅上升的行情。解决的方法不是再度停止或暂停限售股的上市,而是要另寻良策。

  特殊版式谏书:笔者的建议是从新上市的股票开始,即未来上市的股票实行一步全流通,从时间上划断大小非源源不断上市的预期计划,当未来变得清晰,投资者的信心自然会恢复,市场走出泥潭指日可待。同时为将要上市的限售股寻求交易变现的途径。可以考虑以平准基金、二次发售、可转债的方式入场承接,彻底消除投资者对于大小非的恐惧。

  二谏新股审批制

  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上市从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但仍没有实行目前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注册制。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上市的路径不通畅。

  由于管理层掌握着企业上市的生杀大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结果是上市的资源和额度变得极为紧俏,在运作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暗箱操作。优质企业无法登陆资本市场获得更大发展,而劣质企业借助上市公司特有的所谓“壳资源”,在市场大搞内幕交易,演变为某些不合资质的公司利用某些关系搭上了上市的快船。其结果是上演上市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亏的怪事,曾经的ST红光等等不是活生生的例子吗?二级市场长期存在的大量的垃圾公司,使得投资者风险进一步增大。

  特殊版式谏书:建议尽快实行注册制,按照业绩排名、数据说话的原则,凡是回报率高,持续分红能力强,产业规模在同行业位居前列的公司,一律实行时间优先,数据优先的方式安排上市。长期以往,大量优秀的上市公司能借资本市场的魔力快速发展,众多优秀的上市公司组成的资本市场将是一个健康的整体,即使遇到风雨,内在的价值也对股价起到有力的支持。

  三谏分红、融资、送股制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大量的上市公司漠视股东的分红权利,使投资者更多地关注资本利得,加大了二级市场的波动。而热衷送股的结果是业绩的增长速度跟不上,变成了股本越来越大,每股收益却越来越小,0.0001元的每股收益成为了众多上市公司避免ST的方式之一。同时,大量上市公司随意融资,缺乏融资的正确使用,甚至用融来的资金去参与股票买卖,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不仅成为空谈,甚至扭曲。吃亏上当的是大量的中小散户。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