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熊市进入下半场不妨战略性建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9日 15:04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主持人:

  羊城晚报记者 韩平

  嘉宾:

  中海基金总经理 康伟

  建信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部执行总监 陈鹏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 潘向东

  上周外围股市暴跌,由次债引发的金融海啸终于在欧美股市引发连串高台跳水。相比之下,一直暴跌不已的中国A股市场跌幅却开始收窄———保持在一天大约2%左右的水平。那么金融海啸带来的最坏的局面是否结束了?中国经济能否在海啸之后迅速重返高增长之路?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海啸之后的“一地基毛”呢?

  中国有望最快走出困境

  康伟:我认为在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中,中国是能够最快走出困境的国家。主要有四个理由,一个是海啸带来资源品价格的下跌对中国有利,因为中国是一个资源品消耗大国,这对国内企业成本的下降有极大的好处。在过去所说的金砖四国中,俄罗斯与巴西因为是靠资源品价格高估才迎来高增长的,但目前的局面显然对它们更不利。第二个是,中国实行较为严格的金融管制,中国的银行也好,企业也好,在海外衍生品的参与度不高,因此直接遭受的损失并不太大。第三,中国正处在人口红利阶段,国内的内需增长空间广阔,不会像日本等国家那样缺乏回转的余地。第四个是,中国过去广受诟病的外汇投资策略现在开始出现转折———在所有政府的救市行动中,由于全球普遍更看好美国政府,所以美元有望迎来反弹,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收益也有望提高。中国政府保守的投资策略使得我们躲过了金融海啸下其它国家货币大幅贬值的“横祸”。

  陈鹏:确实,雷曼、美林、AIG……昔日的巨人接二连三地倒下,过去的一个月,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可能经历了近20年来最混乱的日子。美国股市的波动性也开始呈现加大之势,近期已经与A股市场难分伯仲。虽然美国救市法案获得通过,但真正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还需要时间。

  10月1日最新公布的美国制造业指数仅为43.5,远低于49以上的市场一致预期,显示美国经济的迅速衰退和超预期的极度不景气。美国8月份实际消费同比增长仅为0.1%。高盛预测,美国实际GDP在08年4季度和09年1季度将出现负增长,预计09年年底失业率将上升至8%。其他机构也纷纷发出悲观预期。欧元区的制造业指数、经济景气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数据均显示欧洲经济的前景甚至比美国更为糟糕。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3季度房地产开发增速出现明显放缓,预计趋势仍将持续。央行抽样调查的5000户企业反映出口订单景气度持续回落,国内订单景气度首现大幅下降,原材料占用资金增加提高,导致企业资金流动受阻,支付能力下降,企业总体盈利能力有所减弱。央行抽样调查的20000名城镇居民反映当期收入满意指数和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下降,未来增收信心不足,购房意愿创1999年调查开始以来最低水平。从最直接反映经济景气度的发电量增长率来看,目前已经连续三个月低于10%,8月更是只有5%。由于近几年第二产业的用电量占比都在75%以上。发电量增速的下滑意味着我国经济核心部分的减速。综合各种因素,我们预计在0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才有望走出下滑通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