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出不出手?产业资本左右为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 03: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市场反应

  然而,尽管政策一直立足于放宽产业资本在资本市场上的活动限制、对其增持行动提供方便,但市场仍像“扶不起的阿斗”。

  8月27日,大股东豁免要约收购条款修改决定公布后,陆陆续续有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了回购,但其对股市的影响力显然太弱,市场仍然在不断下行。

  “9·18组合拳”击出后,大盘虽然在随后两个交易日出现大幅上升外,其后便难以维持升势,相反,在外围股市的大幅下跌下,大盘不久便再度掉头向下。

  10月14日,受美国救市等利好消息刺激,周边股市大幅上涨。然而,沪深两市高开低走,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56.52点,收报2017.32点,跌幅2.71%,空方再度得势。

  市场人士认为,管理层希望大非尤其是央企大非的增持行动能够抵消小非抛售所产生的影响甚至是改变小非的态度及取向,最终改变投资者对大小非的减持及整体大市走势的预期。现在看来,效果并不理想。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格局,一是央企增持未形成潮流。除了中国石油中国联通中煤能源及汇金增持工行、建行及中行之外,随后便后继乏人,而汇金由于初期的增持数量过少,反而引发市场对其“作秀”的疑虑。

  二是政府多头扶持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措施抵消扶持效果的现象。10月13日,国资委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度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及报表编制工作的通知》,首次对央企的股票、期货投资的预算规模明确要求“审慎”安排,此举预示着未来央企在证券市场上的投资将有所收紧。如果这种收紧包括对旗下上市公司的股票增持,无疑将对央企的后续动作形成阻碍。

  寻找底部

  相比于国资委的鼓励,市场的诱惑显然更容易让产业资本们有动力拿出真金白银。

  东莞证券分析师梁锦雄认为,在沪深股市刚刚过去的这一波非理性下跌中,许多质地好、业绩优良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出现了集体低估。对于央企来说,进入市场的成本某种程度上甚至低于其投资成本。

  但并不是每一家央企都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梁锦雄认为,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企业的资金状况、股东的控股权状况等三大因素将影响央企的增持决定。

  长江证券认为,在全流通后,市场出现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博弈的情况,金融资本相对产业资本来说可能稍处信息劣势,产业资本更了解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关注这类资本的行为,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回购和增持的行为就成为判断标准之一。

  财达证券分析师闫进魁在前不久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产业资本取得了资本市场定价的话语权,产业资本的投资(增持或减持)倾向将决定市场走向。理论上,托宾Q 值等于1 是产业资本增持或减持的均衡点,也是未来市场的价值中枢。

  他认为,目前,随沪深股指的大幅回调,沪深股票平均Q值也接近于1,市场正快速靠近产业资本认同的价值区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