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寿十大重仓股操盘解密:散户化特征明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3日 13:22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至此,交易性科目榜单中只有民生银行的仓位岿然不动,经过2008年二季度的10送2转1后,国寿持有的民生银行股份扩大了30%,增加到2.33亿股,同时持股成本下降到3.2元/股。

  总体来看,国寿交易性科目的股票市值从2007年中的104.58亿元微降到2007年底的98.42亿元、再猛降到2008年中的40.18亿元。在这个过程中,国寿交易性科目的重仓股可以按持股意愿由弱到强做出以下排序:一、根据前面的国寿2007年四季度减仓推算表,国寿对招行是接近清仓的,招行期内均价41元,国寿成本8元,以卖掉1000万股估计则盈利3.3亿元。二、2007年四季度国寿持有的宝钢股份以均价18元几乎清仓,减仓时机是把握得不错的,但在2008年二季度加仓宝钢约500万股,成本13元左右,“18元卖、13元买”,显得着急了一些。三、中信证券是在熊市中承受不住压力而被迫抛售的,中信证券创下117.89元的历史高位时国寿仓位的浮盈接近5亿元,国寿也不为所动,但在2008年二季度国寿以复权价70元减持了40%的股份。四、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股票是国寿坚定持有的,无论市值如何波动持仓都岿然不动。

  可出售科目重仓股变动分析

  交易性科目重仓股因为附属于可出售科目而跳跃不定,很难跟踪。可出售科目就好多了。

  首先来看2007年三季度。国寿从二级市场买入的股票是上海机场,而且根据增量股份所对应的增量成本估算,国寿增持400万股上海机场的均价至少在38元,而上海机场的历史高点为43.7元,所以国寿是在该股的头部接盘!

  2007年四季度,工行、建行都是AH股同时减仓,只有中行出现了背离:A股加仓7100万元、H股减仓8000万元,幅度都不大,说明国寿内部对中行的看法分歧比较大。在此期间加仓的大秦铁路和宝钢无疑也是顶部接盘的冤大头,所幸仓位轻。

  2008年一季度,连续上榜的公司增减幅度都不大、净减仓仅1.83亿元,由于在前一个季度国寿已经大幅减仓,因此,此时的守仓与所谓长期投资理念挂钩就太过牵强,应该说主要是国寿误判了形势,错过了最后的出逃机会。

  2008年二季度,重仓股则净减仓29.48亿元。由于该季度股指已经处在暴跌之后,所以,国寿被戴上“恐慌杀跌”和空军的帽子。

  2008年上半年末,国寿可出售科目十大重仓股投入金额258.58亿元,比2007年底下降13.29%,同期股指从5261.56点下降到3472.71点,下跌34.0%;同期该科目股票市值下降了43.96%。这与减仓和指数下跌的叠加效果相当。

  如果扣除尚处于锁定期的54.48亿元民生银行股份,则国寿在股指高位未减仓的过失会小一点,但考虑到交易性科目没有锁定限制,但国寿仍然一直持有民生银行,说明国寿高位减仓力度不够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市场时机判断偏差,而不是限售之类的客观限制使然。

  以国寿为代表的保险资金在2005年入市时,是非常谨慎的,有一系列的买入限制条件。但是,当持续两年的大牛市把一个个指数高峰令人难以置信地踩到脚下时,保险资金动摇了,国寿也动摇了。于是,才有在2007年二季度买入股票之后,三季度接着买;才有2006年6月以9.29元买入中信证券之后,2007年上半年敢以均价50元买入、8月更积极参与74.91元的高价增发,似乎股价“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如果说2007年让保险资金备受估值困惑的煎熬,那么,2008年就是接受理念冲突的洗礼。2008年的不得不有所动作,被迫兑现了一些浮盈,否则,连煮熟的鸭子都飞了,岂不让人笑话!然而,这样的卖出可能离买入太近,甚至是高买低卖,怎么算得上长期投资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