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混业经营或将回归银行主导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6日 05:1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王光平 谢闻麒

  华尔街三大投行的破产以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银行控股公司,这意味着美国以投行主导的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正在向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模式回归。业内专家认为,这为正走向混业经营的中国金融业提供了新的启示。中国可以考虑发展银行控股集团这样的金融混业模式。

  向银行主导模式回归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认为,纯粹的投行模式面临很大挑战,而高风险、高杠杆的投行模式是典型的美国模式,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是比较传统的欧洲银行,以后的金融模式可能更多地会从美国模式转到欧洲模式。

  德国金融业一直坚持混业经营制度,实行全能型银行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实行了分业经营,20世纪末重新回到混业经营。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庆云认为,金融业回归到以银行为主导而不是以投行为主导的模式,统一到银行控股模式下比较好。因为银行的资金充裕,银行运作以及资产负债表等都更加透明,并且受到中央银行的密切监管。银行对风险的控制比投行要严密,发生问题的几率更小。美国投行向银行控股公司回归后将更多地受到美联储的统一监管,更着重于货币稳定。

  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和德国银行控股公司相比,是不是德国模式更好,这值得研究。目前,银行在购买投资银行,危机之后全球纯粹的投资银行会基本消失。在此次危机中,金融部门中传统的银行部门损失不太大,而新兴的证券部门、做衍生品的部门损失较大,独立投资银行损失较大。投行只会转移风险,不会消灭风险,银行则是在根本上消灭风险,使风险不外溢。

  中国金融模式如何抉择

  李庆云认为,中国向着混业发展,可以考虑发展银行控股集团,这既不是分业经营,也不会过度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有利于控制货币供应,避免通胀和风险过度积累。

  李庆云还认为,综合经营更需要综合监管,综合审视各部门的风险。发挥中央银行监管的主导作用,对证券、银行、保险都进行协调,保持信息沟通,提高透明度。并且,提高全国人大的监管作用,一些重大的动作要通过全国人大。

  但也有专家指出,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比全能银行模式更适合我国。他们认为,目前,我国在金融机构实行综合经营,但监管部门仍然实行单一监督。在这个过渡阶段中,由于很难防范金融综合经营可能导致的风险,必然要求经营多项业务的金融集团内部能够设立“防火墙”制度,即由母公司控股子公司。这正是金融控股公司的最主要特征。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模式包括:以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为代表的历史沿革下来的金融集团公司模式;以保险为主业的金融控股公司平安集团和以银行为主业的中国银行股份公司为典型的、逐步形成的多元化金融业务实体;以汇金公司等为代表的、在我国金融改革过程中负有特殊目的应运而生的这类金融机构。(本系列完)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