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市积聚能量耐心筑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 19:04  《理财周刊》

  申银万国 桂浩明

  进入7月下半月以来,国际资本与商品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持续走高的原油价格开始回调,并且拉动了其它大宗商品和黄金价格的下跌。与此同时,美元汇率开始反弹,美国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股市都出现了上涨。一度被认为将严重影响美观金融安全的“两房危机”,在政府及时而有效的干预下,迅速地趋于平静。

  但是,这些海外市场的良好表现,似乎并没有对境内市场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大家最为关心的股票市场来说,在7月初的时候曾经有过反弹,后来境外市场下跌,再加上本身的一些因素,股市也有明显的回落。但是到了下半月,境外市场走好了,但它却仍然疲弱不堪,以致现在已经超过越南,成为今年以来全世界表现最差的股票市场之一。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导致境内股市走势偏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近期它还有没有机会?每个中国股市的投资者,都不得不直面这样一些沉重的问题。

  今年“最差”源于去年“最佳”

  的确,如果从跌幅来说,现在沪深股市的几个代表指数,可以说在世界各主要代表指数中,幅度是最大的,因此称中国股市今年表现世界最差,也符合实际。当然,之所以在今年它会成为“最差”,客观上也是和去年表现太好有关。去年,沪深股市的涨幅在世界上排名很靠前,是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属于“最佳”之列。当然,对这个“最佳”,现在看来是要具体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股票的大幅度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外围资金的不断涌入的基础之上的,是典型的成本推动型行情。而这种资金的涌入,并不是建立在人们理性投资的基础上,而是更多地受到财富效应的吸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这种情况下所导致的股市上涨,尽管看上去很可观,但却又是不稳定的。当股市一旦开始调整的时候,原先争先恐后入市的资金就会改变流向,并且选择离开。这样一来,市场上就出现了新基金发行乏人问津、老基金不断遭受赎回的局面。事实上,如果我们说在年初的时候,股市下跌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因为估值偏高的话,那么到了后来,特别是“4.24”政府调降印花税以后,大盘的继续下跌主要就是和场内资金的不断流出有关了,尽管在形式上,它更多地是表现为机构的持续减仓。所以,在某种角度来说,今年中国股市之所以会表现得很差,一来是为过去“还债”,因为在过去它上涨得太多;二来则是因为在市场开始调整以后,本来并不稳固的市场基础方面的弱点得到了集中的暴露,各种体制与制度的缺陷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出来,并且导致了资金的大量离场。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周边市场强劲反弹的时候,境内市场也是试图有所表现的,有那么几天在开盘的时候也出现过高开的局面。但是,这几天的行情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这就是成交没有放大,没有足够的增量资金介入。这样,量价就无法配合,因此整个行情都走得比较弱。于是,问题也就集中到了这里:为什么现在资金不愿意进入股市呢?在年初的时候,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估值太高。现在呢?估值已经下来了,并且与海外市场比也有了一定的优势。那么,原因何在呢?

  市场认识分歧导致行情疲弱

  其实,在股市的运行中,机构投资者的力量是很重要的。在通常情况下,它们往往会成为一种先导性因素并影响其它资金。在确认股市的大趋势将向上以后,它们以中长期投资的形式,持续不断地进行操作,在慢慢推高股指的同时,也在市场上营造出了不断增强的做多氛围和财富效应。而大量的外围资金,都是在市场上涨的趋势已经确立的时候,才会开始涌入股市的。当然,机构投资者在退出股市时,其影响力也是慢慢显现出来的,只有在下跌趋势完全形成之后,这些由外围资金演变过来的场内资金才会大量退出。对这几年股市运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大盘从2005年6月开始上涨,但是外围资金的大量入市则是2007年3月份以后的事情。而去年10月份股市开始下跌,这些资金的大量退出则发生在今年3月份以后,并且在5月份以后进一步加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