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ST公司“永不退市”的制度缺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6日 18:33 《董事会》

  壳资源需求与银行债务保全需要

  目前,我国上市审核制度为核准制,一家公司从改制、辅导、保荐、审批、发募到上市,这不仅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准备过程,并要完成一系列繁琐的工作程序,而且上市资格的最终获得还要受制于产业政策、上市额度与市场需求,因此,在上市资源依然相对短缺的前提下,“买壳上市”或“借壳上市”便受到了一些难获“上市机会”的公司的青睐,垃圾股的“壳”则成为了这些公司的猎取对象。

  应该说,在上市资源紧张的条件下,“买壳上市”或“借壳上市”是一种较好的“曲线上市”选择,它可以规避一连串的上市申请与麻烦。为此,垃圾股肮脏不堪的“壳”竟然成了“抢手”的壳资源。

  另外,从垃圾股“壳资源”的供给方来看,由于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一般都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公司所欠银行债务往往高达数十亿元,如果上市公司申请破产或退市,则银行数十亿的贷款就会打水漂,甚至血本无归,因此,以银行为代表的债权方成为垃圾股退市的最大阻力。

  只要垃圾公司不退市,则银行定能通过“债转股”来保全债权,并能获取更大的股权利益。所以银行一般不愿欠债公司退市,而是希望有新东家进入,或是最起码搞个“破产重整”,在保壳的同时又能保全其贷款本息。为此,垃圾股也就拥有了不退市的理由。

  不过,“买壳上市”或“借壳上市”一定是要动用真金白银的。对于再也无路可退的超级垃圾公司而言,重组将是“革命性”的,只有“大换血”,方能重生。

  政府对股民的“父爱”般“人道”之误区

  对于企业或公司而言,上市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荣耀,它是上市公司的“入学典礼”;反过来,公司退市却成为了投资者的一种委曲和尴尬,更是股民的一种损失和痛苦。因此,为了减少上市公司退市的案例,监管层基本上是以“无可奈何”的方式来默认“报表重组”的,与此同时,监管层似乎也有意识地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来参与“买壳上市”或“借壳上市”。这样,一方面既可以有效化解垃圾股的退市风险,另一方面又能减少股民损失,安定股市。在目前“新兴+转轨”的市场氛围中,监管部门也只能如此。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上市公司是当地重要的经济资源,只要能够整合,就能够得到市场溢价,总比一文不名要好得多。并且,通过注资重组,地方政府又获得了一家优质公司,又拥有吸引资金的金饭碗,还能将下岗等社会问题降到最低,政府乐得如此。

  相反,ST股一旦退市成本非常之大,那些ST股的股东们如何打发,破产清算程序如何均衡?怎么保护各方利益?还有职工的安置,都是让人大感头痛;并且ST股往往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隔夜陈债,以及各种担保,一旦退市,银行、投资者、政府利益同失,如果有人接盘,则一床锦被遮尽千般羞。

  可想而知,改造一个企业的难度有多么巨大,千头万绪的利益方,千丝万缕的政治社会因素都会影响这个进程,所以,我们看到了不少“垃圾重组后还是垃圾”的现象。

  事实上,中国股市由于退市制度的名存实亡,已使得机构与庄家对垃圾股的投机炒作更加胆大妄为、肆无忌惮。只要这些投机者愿意,他们要么翻手为云,要么覆手为雨。投机者对垃圾股的猖獗投机与大胆操纵,已使得如今的垃圾股统统“鸡犬升天”,股价居高不下。

  超级垃圾公司“永不退市”,这就好比“池中之水”只进不出。古人说“流水不腐”,如果“池中之水”只进不出,最终一定会失去它的活力和纯洁;俗语说“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粥”,可以想像,一个股市只进不出,最终必然垃圾遍地,定会污染整个市场。

  因此,完善有效的退市机制,不仅可以抑制垃圾股的过度炒作,进而恢复股市正常的价格信号,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可以纯洁上市公司队伍,并有利于充分发挥股市的优胜劣汰与资源配置功能。(作者供职于武汉科技大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