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创业板即将推出触发中国风险投资发展三大悬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 14:46 新华网

  新华网深圳4月14日电(记者何广怀、彭勇)如同一颗希望的火种,创业板的即将推出,引发了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热烈反响。在日前举行的2008(第十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5000多元一张的门票没有挡住风险投资人士的热情,1500多名政府官员、企业代表、专家围绕着几大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规划、争论着创业板和中国风险投资诱人的明天。

  迎接创业板的是“理性退出”还是“套现狂欢”?

  参加论坛的代表普遍认为,创业板的推出对于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是重大政策性利好,因为它的出现等于给风险投资退出企业投资、获取高额回报安排了制度性的渠道,有利于风险投资的做大做强。

  但事物总有其两面性,随着创业板酝酿分娩,从去年开始已有一些民间资金闻风而动,纷纷组合成立了众多的风险投资或私募基金,希望投资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后“捞一把”就走。创业板为风险投资安排了理性退出、获利的渠道,迎接它的会不会是“套现狂欢”?

  对市场的狂热情绪,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程厚博表示,与企业的需要相比,中国风险投资总体而言是供不应求的,但在局部区域,确有资金非理性聚集的现象。一些国内的风险投资企业,做的都是中后期投资,即将资金投向那些能够尽快上市的企业,以致去年对一些企业的私募价格炒到了近于发行价,市盈率达到20多倍;有些企业可能还会出现为了上市而造假的情况,这些都是创业板发展中会遇到的问题。

  “我反对过分强调风险控制。”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秘书长王守仁说,中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需要众多的创业者,否则无以持续发展,创业板要求太严,并不利于扶持创新;再者,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经历10多年的发展,就是因为退出机制不完善,很多风险投资企业投入很大,但回报很低。为此,他举例说,较为成功的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10多年里投资150多个项目,但仅有30多个成功。

  然而一些中小投资者则表示,希望能在风险控制和支持创新中寻求到平衡点,不能将创业板的风险过度地集中到投资者身上。正在深圳红岭中路国信证券营业部看盘的张小姐说,她希望监管部门多制订一些刚性的约束政策,总不能创业板推出后就有企业大面积退市,让投资者血本无归吧?

  市场格局之变:谁将领舞“土洋之争”?

  创业板推出后,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是:是否会改写中国风险投资行业曾经的“外强内弱”格局。由于中国经济不断走强,上市企业资源丰富,在过去的10年间,境外风险投资机构纷纷抢滩中国,并借助其较强的资本运作能力以及宽广的海外上市空间,在中国四处攻城略地,占据上风。目前已有200多家中国企业在香港、新加坡、纽约、伦敦等地上市。

  据了解,境外风险投资机构在中国之所以如此“生猛”,主要原因是此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较为低迷,上市审批手续复杂且周期太长,而境外上市不仅空间更宽、效率更高,还有助提升企业的美誉度。而创业板的推出,将中国风险投资机构从体制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势必改写曾经的市场格局。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