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股市没有进入熊市的理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02: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我国股市从2005年6月走出的这波牛市行情,是对我国股市长期背离实体经济的畸形状况进行的一次大修正,同时,也是我国经济20多年持续健康发展成果在股市上映射的结果。在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情况下,作为实体经济晴雨表的股市没有进入熊市的理由。大调整只会让投资者与监管者更加理性,同时,大调整也带来巨大投资机会。

  ⊙褚洪波

  “中国是不是已经发生股灾了?”“中国股市是不是完了?”作为一位经济学研究者,最近我不断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这次股市的调整幅度的确比较大。与去年10月16日的最高点相比,截至3月18日,上证综指已经下跌40%。而且,我国股民投资股票的持仓时间一般比较短,大家更习惯于以短期的涨跌计算自己的盈亏,因此,更容易放大股市短期波动所带来的风险——这既与我国股市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关,同时也与我国股民的投资习惯有关。但作为研究者,必须从一个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看待这个问题,唯如此,才能摆脱短期因素干扰看清问题的本质。

  股市属于虚拟经济的一部分,是实体经济映射出来的影子。因此,虚拟经济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依附于实体经济才能存在。两者的关系是这样的:当实体经济走向比较温和的时候,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运行周期基本趋于一致。当实体经济在相关政策的刺激下或因迎来某个历史发展机遇突然提速的时候,当实体经济出现问题或隐患逐渐累积的情况下,虚拟经济会先于实体经济提前将这些变化表现出来。

  目前,无论是根据股市提前反映、滞后反映还是同时反映实体经济变化的特征,都无法得出我国股市已经进入熊市的结论。

  我国股市与实体经济的背离现象曾经比较严重。比如,从2001年6月到2005年6月,在实体经济呈两位数字增长的情况下,上证综合指数却从2245.43点一直下跌到998.23点,下跌幅度达到55.6%。股市与实体经济如此长时间、如此大幅度的背离现象,在成熟市场是难以想象的。这是由于我国股市的一些固有缺陷导致的。比如,当时的上市公司中存在着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两类股份,两类股东利益相背离,妨碍了股市基本功能的发挥。再比如,当时国企改革进行到攻坚阶段,股市在很大程度上被赋予了承担改革成本的功能。

  但是,如今,国企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这类企业,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大公司,其实力今非昔比。股市承担国企改革成本的职能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初步完成,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与广大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同向性关系已建立起来。

  因此,我国股市从2005年6月走出的这波牛市行情,并非一种极端的涨势,而是对我国股市长期背离实体经济的畸形状况进行的一次大修正,同时,也是我国经济20多年持续健康发展成果在股市上映射的结果。可以说,从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当股市的基本功能得以恢复,我国股市与实体经济的联动性关系就已经开始确立起来,而随着金融、石油、煤炭等大市值股票的上市,我国股市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联动性进一步加强,现今已经很难将二者分割开来。

  只是,许多人对于股市与实体经济联动性关系的快速确立在心理上仍然感到有些突兀。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官员担心股市的过快上涨累积泡沫,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因此不断逆势采取调控措施。二是注重短期效应的投资者蜂拥入市。这使得股市对实体经济的直观反映似乎要在一夜之间集中完成。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股市持续大跌熊市是否来临

    利空初步兑现 股市雨后放晴

    非流通股解禁考验股市监管层

    政策调控有利于分散股市风险

    股市大跌大涨私募多空分歧加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