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天刚蒙蒙亮 保荐人数量决胜投行座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05:22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李晔斌/文

  大牛市中,券商的承销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在2007年,通过为新股承销及已上市的公司进行增发等再融资,券商们合计赚取了142.19亿元利润,占其交易佣金收入的八分之一。

  不过,在A股市场走弱的背景下,投行业务未来的前景并不能让券商们感到乐观。天相投资证券业研究员石磊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券商承销业务这一块不一定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而在创业板开闸的预期之下,谁能够抓到最多的中小企业上市项目,谁就有机会挑战“最佳保荐人”的荣耀。

  八大券商拿走80%承销份额

  承销市场在2007年依然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格局,当年A股市场新股发行募集资金近5000亿元,共有37家券商担当主承销商,但中金、中信、银河等八大券商却拿走了8成的IPO承销金额,赚取的承销收入高达80亿元,其余所有中小券商的承销收入加起来不过20亿元左右,贫富严重不均。

  大型券商是大盘股回归的直接受益者,8家大券商揽下全部12只大盘股的发行。其中,中金公司参与主承销了6家大盘股,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建设银行中海油服中国远洋中信银行等,承销金额为1097亿元,相应地取得约16亿元的承销收入。

  中信证券则参与主承销7家上市公司,包括中石油、建设银行、中国平安等,对应的承销收入约为11.7亿元,位居第二。中国银河则因为参与主承销中国神华、中国平安和交通银行,承销金额为545亿元,取得约8亿元的承销收入。

  “券商都希望获得蓝筹股回归这类大单子,因为即使10个小的投行单子也难以与一个大单相比。”一位券商人士表示,“这些大单基本上都被几家大券商获得。”

  在增发这一块,国信证券、广发证券和国泰君安包揽了前三名,分别为13家、12家及11家上市公司担任了增发保荐人。单笔增发承销方面,由于2007年大型蓝筹公司增发并不积极,导致数额普遍偏小。其中中金公司通过定向增发为中国远洋募集130亿元,赚取2.36亿,为最大一笔增发承销收入。

  来自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金公司2007年以1453.24亿元承销额(包括IPO和再融资)继续排名券商首位,中信证券以承销1354.06亿元紧随其后,银河证券以989.66亿元位列第三。其中排名第一的中金公司和排名第70位的中山证券承销金额差距达到18165倍。

  大盘股今年料缓行

  不过,这种盛况在2008年可能会发生变化。目前,仍在海外漂泊的大型上市公司已经屈指可数,即使中移动、中国电信这两艘仅剩巨型航母回归,也并非能像去年中国平安、交通银行那样能够做到突击回归。

  “电信业本身面临行业重组,中移动、中国电信又是红筹股之身,此前无发行先例。规模还如此之大,没个半年准备根本无法实现。”格鼎投资行业分析师朱洪逸向记者表示,他甚至怀疑这两家公司2008年是否能够回归上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