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不设股票投资下限 券商QDII轻装备战(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02:25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投资的目标市场上,由于对后市的判断不同,各家券商的侧重有所差异。

  “我们的重点市场在新兴市场上,比如亚太、东欧、俄罗斯等地,对于成熟市场,我们侧重美国市场的中资股。”周新透露,“新兴市场有较高的成长性,同时关注的力量不能太分散。”

  国泰君安则与中金公司类似,将目标市场定在港股。

  “港股已经历了将近半年的调整,目前的整体市盈率在14倍—16倍的较低水平,存在投资机会。”上述国泰君安人士判断。

  缓与急

  截至3月10日,嘉实海外、上投亚太优势、华夏全球、南方全球4只基金QDII产品净值浮亏分别达29.7%、30.4%、23.6%、19.9%,再创净值新低。

  在对后市的判断上,大部分券商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港股和美股已出现投资机会。

  3月13日,香港恒生指数再度跌去1121点,收于22301.64点,跌幅达4.79%。除泰国外,亚太各地当日股市跌幅均在2%以上。

  “港股整体估值的下降恰好意味着价值投资的机会来临,对未来的业绩我们持乐观态度。”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一位人士表示。

  而拿到QDII资格的其他券商也在积极准备,期望在投资者信心恢复时产品能够问世。

  “目前产品设计已经完成,正在和美国的投资顾问和经纪商签订合同,Bloomberg等交易系统也在调试中。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向证监会提交申请。”吴亮表示。

  东方证券的产品设计也已接近尾声。“准备的步伐一直都很紧,没有因为市场的冷淡反应放慢。”

  导致券商节奏不减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监管层的态度和步调。

  2007年,机构QDII产品的表现令投资者蒙受了较大的浮亏,2008年证监会对QDII产品的审批趋于谨慎。2008年以来,只有一只基金QDII和券商QDII获得批准。

  实际上,内地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了监管层的态度。

  “去年的审批高峰在9月份,当时A股指数不断攀升,市场的流动性过剩使得证监会对股市泡沫化十分担心,增发QDII的主要目的是释放流动性。今年的市场情况已经变脸,证监会对A股继续下行的担忧超过了对市场流动性的担忧。”一位券商人士表示。

  对券商而言,审批节奏放慢,准备工作却要更加紧凑。“市场性质的转变很快,监管层可能适时做出调整。积极准备早日将产品报上去,并与监管层充分沟通,才不至在下一个审批高峰中掉队。”前述券商人士说。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