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苏宁张近东:创业板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02:2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李芃

  苏宁公司的创始人、苏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近东是一个老牌的新阶层人物。

  1993年,初创期的苏宁公司在一场空调大战中“一战成名”,其直接原因正是当时南京八大国有商场的联合“围剿”。

  而今,当“新阶层”最终确立了政治地位,再来回首那段往事,满怀感慨的张近东却只说出两个字“感恩”,并强调民营企业应该更好地融入社会,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新阶层”是对非公经济的认同

  《21世纪》:“新阶层”是今年两会热议的词汇。你怎么理解这一概念?

  张近东:新阶层是对民营企业的定位,是对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认可。提到民营企业,我们同时存在私有经济、民营经济、非公经济等提法,可能表达都不是那么准确,不能涵盖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那部分人群,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一个正在成长壮大的全新的社会阶层。中央现在提出“新阶层”,实际上是对于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的认同。

  《21世纪》:新阶层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职,表达自己的声音?

  张近东:作为企业来说,首先是立足于各自的行业和领域,把企业做好。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就业、上交税收,这都是我们起码的职责。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多整合资源,带动更多人员创业,这同时也是贡献。

  过去我们常说,要感谢国家和党的改革开放,使民营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实不光是感谢,还应该报答——有一些积累的企业更应该去考虑这一点。

  《21世纪》:苏宁是在国有经济的“围追堵截”中发展起来的,怎么看待企业的生存环境?

  张近东:零售企业在起步阶段,其资本结构就是以国有资本为基础。苏宁从事的是市场化程度高、经过充分竞争才能发展壮大的行业。改革开放后,国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我们企业处于第一线,必然要受到冲击。

  现在,国有企业也遇到机制束缚的问题,我们也有我们的问题。比如我们在和外资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就碰到税收的问题。

  情况正在改变,我们不能因为一段时间内政策上没有优势,或公平上存在问题,就抱怨。这需要客观地历史地看待问题。现在我们要想的就是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企业。

  我们处于外资的包围之下,和一些外资品牌的接触使我们看到,欧美企业已有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积累,有很多优势。现在的问题是从更长远、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抗击外来资本。

  《21世纪》: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新阶层身份?

  张近东:2005年初,国家出台36条,从运营机制和环境上给非公经济松绑;这次提新阶层,是给我们明确的政治定位。这一切都伴随并体现了我们国家经济与政治生活的发展。

  随着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社会各方面都更加多元化。就企业这个层面来说,我们都是中国的企业,国有、民营这种传统的概念划分一定会慢慢淡化。新阶层要更好地融入社会,企业从个人创业也已经转化为公众型企业,承担起来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