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电投集团补足海运短板联姻中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04:5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徐炜旋

  一家是以电力、煤炭为主营业务,有色、化工、路港一体化发展的大型国有能源企业,一家是我国最强的综合性航运企业之一,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简称“中电投”)与中国海运集团(下简称“中海”)在产业链上找到了互补。

  3月11日晚,中电投和中海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简称“《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拓展合作领域,将做大做强合资公司上海友好航运公司(下简称“友好航运”),重点保障中电投电煤“北煤南运”。

  “海运是实现中电投煤电一体化对接的重要环节,并推动中电投产业一体化的协同发展。”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表示。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协议签订之前,双方已同意中电投下属上市公司上海电力(600021.SH)收购原由中电投华东分公司旗下上海电力燃料公司持有的友好航运的全部股权。3月12日,中电投相关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出于战略层面的考虑,将三级单位分散持有变为二级单位全部持有,便于管理,也更符合做强做大的思路。”

  对接煤电运一体化

  “只有通过海运,中电投煤电一体化才能连接起来。”陆启洲如是说。

  上述中电投人士指出:“将蒙东煤炭南运对接中电投南方电厂是这次战略合作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根据中电投综合产业规划,在蒙东和东北区域将建设锦赤铁路和锦州港煤码头,蒙东区域煤炭将通过锦州港出海南运。

  一直以来,铁路运力不足是煤炭外运最大的制约因素。陆启洲两会期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煤炭的运输量很大,但铁路运输这个环节显然不能满足。”因此,有不少煤企都通过自建煤炭专用铁路与港口对接,最终通过海运实现“北煤南运”。

  上述中电投人士表示:“锦赤铁路和锦州港煤码头正在等待发改委审批,而规划等前期工作已在稳步推进。”他认为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及中电投“三步走”战略的实施,该集团对海运的依存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在2008年年会上,中电投确立了“三步走”战略,其中煤炭产能的目标是:2010年达到7000万吨,2015年达到1亿吨,2020年达到1.4亿吨。

  中电投目前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蒙东地区,为推动“蒙东战略”,以中电霍煤、白音华煤电公司及在蒙东区域的其它资产重组并成立了蒙东能源集团公司,并已于2月18日正式挂牌。目前,蒙东能源集团公司煤炭年生产能力为3400万吨。而据本报记者了解,现代物流业也是蒙东能源集团产业一体化的重要一环。

  在煤电运一体化的另一环节,根据中电投电力产业发展规划,该集团计划在上海、江苏、广东等沿海建设漕泾、湛江、大丰等大容量机组,这些机组所需煤炭主要得通过海运运输。

  中海总裁李绍德透露:“目前,中电投通过中海南运的煤炭每年运量在1300万吨左右,未来运量将会继续扩大,同时会从单一货种向多货种转变”。随着中电投有色产业发展,南方和国际市场等铝钒土资源也会通过海运输往蒙东等综合产业基地。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