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把盏闻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1日 13:14 财时网-财经时报

  王海珍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宋代诗人苏轼的这句诗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士大夫们把盏闻香的生活意趣。然而至现代,茶的悠远依稀尚见,那一缕香的温馨却渐行渐远

  以往,江先生在结束一个投资项目时往往会选择出门旅游放松,最近,他则迷上了香道。两年前,身为北京某投资公司经理的他在日本考察项目时,在朋友家中第一次接触了香道,之后,随着对香道的了解,他渐渐开始沉醉其中。

  “身在投资公司,一个决策动辄牵动百万资金,压力非常大。回到家中,燃一炉香,空气中弥漫着微熏的感觉,这种氛围让人沉醉,身心也得到了很好的休憩。”江先生说。

  养心的学问

  什么是香道?简单地说,就是从香料的熏点、涂抹、喷洒所产生的香气、烟形中,形成令人愉快、舒适、安详的气氛。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香道知识的充实,再加上典雅清丽的点香、闻香手法,经由以上种种引发回忆或联想,创造出相关的文学、哲学、艺术的作品。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情趣的一种修行法门,就叫做香道。

  说起香道,江先生承认还在初学阶段,“香道是养心的学问,可惜在中国,了解香道的人太少了,想更多的习练香道,还要去日本。”江先生笑着说道,“在北京,很少听到有朋友提香道,即便是注重生活品位的上海,玩香道的人也寥寥。”

  香道与花道、茶道并称日本的“雅道”。现在提起香道,大多数人以为是源自日本,其实,香道的渊源来自于中国。“但是在中国已经找不到香道的一点痕迹。”现在,香道在日本颇为盛行,据福建莆田市美诚达李氏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凤强介绍,在日本,在世界500强名录中的企业老总们80%都是香道成员,香道已成为一种生活的艺术和学问。但现在,中国精于此道的人却极少。

  中国的香文化

  中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自春秋时就有香的痕迹,盛唐发展至一定高度,在宋朝更是形成了规模。在文人墨客的聚会中,闻香、斗香等活动成为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名人雅士欣赏沉香耐人寻味的韵味,享受优雅丰盛的生活内涵与情趣。中国人对香的痴迷直到清朝末年,随着国势动荡,士大夫精神渐渐陨落,对香的迷恋也日渐式微。香之艺术开始在一水之隔的日本渐渐盛行。

  香是自盛唐僧人鉴真东渡时传入日本的,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多次提到的熏香盛会,就是描述贵族们学习“唐人”的样子,经常举行“香会”或称之为“赛香”的熏香鉴赏会。这也是唐朝的熏香又经“和风”熏陶而形成的一种风习。6世纪,京都进入了东山文化时代,在精通技艺的足利义政将军的支持与庇护下,大体上奠定了今日日本香道的基础。

  事实上,类似日本“香道”这种香文化除了中国、日本以外,其他文明古国也曾出现过。古代雅典的香料商店实际上成为各阶层人士的集会场所,政治家、哲学家、艺术家,以及社交界的知名人物频繁出入,成为热闹的社交活动中心。香的知识成为每个到此场所的人所必备, “香气鉴赏会”逐渐深化成各种各样的“香道”。古罗马也有相似的情形,只是都没有像中国和日本那样流传下来。

  今天,在日本,香道不但是企业老总们休闲放松的绝佳选择,也成为日本女性提升自己修为与涵养的一种方式。

  香具艺术

  “玩香道必须要静心。”江先生说,“因为想要把玩香道的工具记清楚就要很长的时间。”

  香道工具繁复,有大有小,种类繁多。一般来说,装香道工具的箱子称乱箱。装点火工具的容器称香筋建,点火工具包括银叶挟、香夕、香筷、茑(一种别针,包香包用)、羽帚、火筷、灰押,统称7种工具。装香木和银叶的银器称重香盒。银叶实际上是一种镶有金边的薄云母片,点香时将银叶放在火上。试香、组香时使用的盘子称试香盘。本香盘亦称银叶盘。装香牌的简称牌筒。纸制四角形容器称折居,装对答用香牌。包裹试香包和本香的包称总包。香包没有统一规格,只是香包使用的纸要比总包薄一些。

  割香工具共五种,包括锯、小刀、厚刃刀、槌、凿子。割香时使用的台子称割香台。大小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多为10公分左右。闻香炉高6至8公分,直径6至7公分左右。闻香炉一般要求成双成对。“这些还只是香道工具中的主要部分。”

  焚香一直与美好、高雅、神秘、珍贵等联系在一起,因而关于沉香、香炉、香器等香文化有关的制作产物代表着时代的最高工艺水准,并由于渗透了文化成分,因此香道工具作工十分讲究,许多工具上都镶有豪华的刻画,样子十分精美。单看香具,都是艺术享受。

  江先生建议,初入门者可以先备基本的焚香工具,先练习闻香。而这些器具的准备,可以随着对香的研究慢慢深入时再慢慢置备不晚。

  繁复精巧玩香道

  香道是以“乐香”为基本的艺道,把玩者可以从香烟缭绕升腾而消失于无形中,感悟世事的无常,通过闻香创造各自心中的景象,以求得精神的安宁。香道除了静心品香之外,还有斗香之说,那就是高手之间的比拼了。至于想要在一缕清香中求得安宁的人,独处一室慢慢品味香燃烧时产生的不同味道,让心绪平和安静就足够了。

  香的火候很重要,香味会随着香炉的温度发生微妙的变化。而闻香者身体状况以及情绪等的不同,对香味的感觉也会随之变化,这也是香道的魅力之一。

  “香道中的高手,需要经年的经验,一个高段香客需要几十年的修为。”已经有数年修为的江先生说,习练香道需要经年积累,最初一年专门闻香,第二年练香灰造型,第三年进入综合练习,经过4年才给“初传”证书,进级到师范“皆传”级需要15年,升到“奥传”一级则需要25至30年。

  现在,日本有一些学校专门教授香道的联系,不过若要以养心修性为目的的话,自己慢慢琢磨更有味道。玩者可以通过品香、侍弄香的过程,感受香氲带来的清雅与闲寂,在休憩的同时提升修为与智慧。

  在日本,香道的演习也成为一道丰盛的大餐。“在日本,第一次看到香道表演,就觉得这真是美的享受。”江先生回忆说,“演示者手持香具列队缓步而行,香具端至胸前,神情庄重。装香灰的器具很精巧,青色的瓷香炉与镇灰用具都很讲究,精美的香灰造型带来艺术享受。对和服薰香也有一定程式。当薰香点燃之后,先将可开合的支架置于炉上,然后由数名演习者将和服托起,再由主持人将和服覆盖其上,让香气移于和服之上。如何在一定程式下把和服充分伸展,给人以美感,也需要多次演练。”

  “闻香也有规矩,先是右手取香炉置放在左手,然后反时针旋转,右手盖于香炉之上闻。闻后还要在狭长的香笺上写下感受,能写好香笺的才算是高段‘香客’。”

  文化馨香忆香道

  香道用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奢侈品”。享受香道那种悠然的氛围需要时间,购买香道所需的材料需要钱,也因此,香道成为许多财富人士才能玩得起的一种游戏。

  “有人说玩香道等同于烧钱,这种说法单以花费来说并不为过。”江先生感慨,更多的情况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合适的材料。

  香道用香多为沉香,乍看以为是烂木头的沉香,却有可能价值连城。其中奇楠更是沉香中的魁首。奇楠具有蜡质感,较为柔软,且有黏韧性,削下的碎片甚至可以捻成团。常温时比其他沉香更加芬芳,燃烧时有明显的甜味。头韵、中韵与尾韵区别明显。奇楠产量绝少,使得其尤为珍贵。在宋代,占城(今越南境内)奇楠就已经是“一片万金”了。直到现在,最好的奇楠仍然产自越南。一般人很难遇到它。

  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一带是沉香的产地之一,但现在已经很少了。泰国、新加坡、越南等国是世界香料的主要集散地,但市场上能看到的货都一般,如有熟人介绍,取得香铺老板的信任,才能一窥顶上、甲级等上等货色。至于极品、特级等最高级别的香,一般是深藏闺中人未识,能亲眼一睹是极大的幸运。

  据了解香道的业内人士介绍,上等香的采购过程也很独特,先由客人闻香,然后取一纸报价。如果你的报价高得离谱,会被业内人士看不起,报得过低,也有辱主人,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不敢下单子的。此段香料上市的7天内,不断有专家来闻香,下单子,7天后买家聚集一堂,当场开标,胜出者接受大家的祝贺。

  沉香收藏者之一张乐说,在上海,拥有沉香的人大约不会超过百人。在国际市场上,优质沉香每克的价格近万美元,极品则达到每克数万美元。

  香道所需的“奢侈”表明香文化的发展特别需要一个安定繁荣的盛世环境。香道在日本的盛行,除了因为日本对文化的真爱之外,还在于他们对“礼”的遵循。而这种郑重的仪式在无意识当中抵挡了西方文化的侵蚀,并且在一定时机下回过头来重新显示了东方文化传统的神圣与庄严。

  而在中国,香道的传播更多的依赖于文人墨客的雅趣,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持续动荡以及士大夫精神的陨落,也使人们失去了熏香怡情的闲情逸致。当人文士大夫精神被世事横流冲淡之后,香道这种高雅的生活也被束之高阁。

  在现代经济高速运转,步履匆匆的时代,将香道重提,不只是让人在享受香之韵味的同时得到洗涤与休憩,更希望能将在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线索拣拾起来。

  “刘良佑先生在世时常常呼吁我们中国要保护香道这道精美的文化遗产,”江先生对台湾香道大师刘良佑尊重有加,同时对香道在中国的发展若有所思:“但是中国懂得香道的人太少了,也因此让刘先生的呼吁显得应者寥寥。或许,让香道这种悠然、高雅的生活方式走入更多人的生活中,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香道带来的平和安宁,体味到香道给生活带来的乐趣。我想,香道才会在中国慢慢发展繁盛起来,惟有如此,才能将保护香道这个文化遗产提到日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