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过度投机始终是致命威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 03: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八二”现象是股价与指数背离的表现,这与其说是股价的价值发现,不如说是指数的自我否定。春节前这场伴着罕见的自然暴风雪而来的股市暴风雪再明确不过地显示出,“八二”行情最大的威胁主要还是来自它的自身。与其说是受花旗亏损引起全球市场动荡的拖累,不如说是A股股价上涨大幅透支业绩的必然结果。

  ⊙黄湘源

  “八二”现象并没有因为此次的强烈调整而被置之于死地,反而再次激活了起来,这一点也不奇怪。但这终究不过是阶段性的表面繁荣,虽然并非牛市见顶的标志但也未必可以算作牛市的标志。也许不要太长的时间,市场又将回归“二八”,而牛市还将延续,只是脚步将更为蹒跚,震荡得也将更为激烈罢了。

  “八二”现象是股价与指数背离的表现。不过,这与其说是股价的价值发现,不如说是指数的自我否定。蓝筹股过于泡沫化,以及权重蓝筹股操纵下的指数过度失真,恰好借中石油回归之际来了个总爆发。指数的欲振无力不仅是以中石油为代表的权重蓝筹股价值回归的紧箍咒,而且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一个信号。但这显然并不是幸运的信号,而是危险的信号。

  历史经验表明,利益和风险任何时候都是结伴而行的孪生兄弟。“八二”在给散户投资者带来财富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股价泡沫化的风险。去年上半年的行情,也可以说是一波较为典型的“八二”行情,只是由于招致了“5·30”的税率调整才戛然而止,至今备受非议。在笔者看来,即使没有有形之手的调控,一个过于疯狂的市场也是终究要遭遇无形之手的调整的。这个无形之手的调整其实比有形之手的调控更有力,也更有效。有形之手的调控虽然暂时遏制了垃圾股的泡沫泛滥,但并没有使市场的过度投机炒作获得真正的教训。过度的投机炒作只不过转移了一下方向,从吹垃圾股的泡泡变为吹蓝筹股的泡泡而已。而蓝筹股泡沫虽然创造了比“5·30”当下4336点高出了更多的6124点,但是,终结这个高点的其实也正是作为它的创造者的自己。中石油所创下的13年来最大的月跌幅纪录,伤害至深的不仅是投资者对于蓝筹行情的信心,而且更是对于中国股市“晴雨表”功能以及与其相联系在一起的“财产性收入”效应的信心。不过,如果不是“5·30”调控的过早出手,谁能说蓝筹股泡沫如今的命运不是本该落在当初的垃圾股泡沫头上的呢?

  从“带头大哥”涉案罪名和涉案金额的实事求是的调整来看,在股民的炒股收入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下,政策市的行政干预手段也在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人们所担心的“5·30”也许并不会那么简单地重演。但今年春节前这场伴着罕见的自然暴风雪而来的股市暴风雪再明确不过地显示出,“八二”行情最大的威胁主要还是来自它的自身。正是它所反映的沪深股市与生俱来的结构性缺陷,招致了管理层对于泡沫风险过大挥之不去的担忧。在接近5500点高处所发生的这次一泻千点的突然暴跌,与其说是受花旗亏损引起全球市场动荡的拖累,不如说是A股股价上涨大幅透支业绩的必然结果。突如其来的平安融资计划则是引爆地雷的导火索。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沪深股市到目前为止,蓝筹股所占的指数权重虽大,但数量上却并不占多数。面广量大的股票,虽然阴差阳错地成了中国股市的稀缺资源,但其实内在质量和业绩效益与其给投资者所带来的回报是不相称的,与其股价表现也是不一致的。这种稀缺性和素质的不相称,绩效和股价的不一致,不仅造成了市场整体尤其是通常归类于“八”的那些股票市盈率的畸高,而且也带来了市场行情的不稳定,使得投资者好不容易才盼来的普涨收益转眼就有被稍纵即逝的行情所吞没的危险。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