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A股涨幅名列全球第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 14:49 金羊网-羊城晚报

  辞旧迎新特稿

  

A股涨幅名列全球第一

  2007年12月28日,沪深股市以一根小阴线结束了200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以收盘点位计算,上证综指全年上涨了96.66%,深证成指全年上涨166.29%,覆盖两市的沪深300指数年涨幅也高达161.55%,均收出史上最长的年阳线。这一年成为沪深股市17年历史上最红火的一年,不仅创下新中国股市的一连串历史纪录,而且,在两项最重要的指标上,还成为2007年的全球冠军:那就是A股融资额列全球各股市之首,A股涨幅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列第一。

  资金推动重估牛市

  2007年的行情既是2006年重估行情的延续,又更具有资金推动的性质。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是这波牛市行情的基石,而人民币升值和持续高顺差带来的流动性泛滥,使得A股市场资金空前充裕,牛市产生的财富效应,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股市,产生前所未有的居民储蓄搬家效应,推动A股大幅上涨。

  2007年的行情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月至5月底):鸡犬升天

  股市和基金2006年的“赚钱效应”激励各路资金奋勇流向股市,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居民存款大搬家,增量资金入场速度超乎市场想象,股市开户数于5月28日突破1亿户大关。新入市的资金扫荡除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极个别超级大盘股以外的所有的低价股,“2·27”、“4·19”、“5·15”,大盘的每一次暴跌均成为新资金入市的良机,上证指数于5月29日创下4335.96的高点,各种题材股、垃圾股涨幅数以倍计。

  第二阶段(5月30日至7月5日):利空打击

  5月29日深夜,政府突然宣布提高印花税税率2个千分点,表明监管层对控制股市过热的坚定态度,导致5月30日沪指暴跌281点,市场展开了本轮行情启动以来的最大一波调整行情,不少垃圾股连续5个交易日封死跌停,6月5日上证指数最低报3404.15点。

  印花税上调固然是引发市场剧烈振荡的直接诱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市场前期涨幅过大所致,尤其是部分题材股甚至垃圾股爆炒使得市场积累了较大的结构性风险。

  暴跌之后,管理层又出手稳定市场。6月4日三大证券报齐发评论,认为管理层调整印花税并非打压股市,牛市的基本面并不会随着阶段性市场调整而改变;同时,新基金发行再次开闸,6月11日至6月17日一周有4只基金先后发行。大盘随之止跌企稳。

  第三阶段(7月6日至10月中旬):大象起舞

  上证指数在7月6日二次探底3563.54点后再度启动上升行情。

  在第二阶段的调整期中,大量散户投资者转为“基民”,基金首发规模越来越大。资金规模急剧扩大后,出于流动性的考虑,大盘基金只能重点投资大盘蓝筹股。在基金为首的机构主导下,金融、地产以及资源股展开逼空行情,“大象”再度起舞,“二八现象”重现,直至10月16日大盘最高见6124点。

  第四阶段(10月中下旬至年底):中级调整

  由于大盘蓝筹股短期内飙升,市场对“蓝筹泡沫”开始口诛笔伐。管理层一方面对基金进行“窗口指导”,暂停了新基金的发行;另一方面加快了新股发行的节奏,尤其是加快了超级大盘股的发行节奏。市场再次步入调整,上证指数最大跌幅达21.97%,其间11月份上证指数的月跌幅达18.19%,创下14年之最。

  第[1]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