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亲兄弟不算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9日 11:52 《英才》

  亲兄弟不算账

  文|本刊记者 杨柳

  像一个稳固的“铁三角”,12年来,翁氏三兄弟强力支撑着浪莎的发展。尽管在多元化及资本市场等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甚至偶有挫折,但在袜子行业,浪莎的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毫无争议地坐稳了“中国袜王”的位子。

  三兄弟钱都放在一起

  《英才》:你们三兄弟的分工是怎么确定的?

  翁关荣:其实也没有分,(我们)天天都在厂里。他们专门出差,我不出差。

  《英才》:你们就是兄弟三个吗?这么多年没分家,有什么秘籍?

  翁关荣:对,我们就是兄弟三个,我们兄弟三个年龄相差很大的,我跟二老板相差10岁,跟三老板相差15岁,我们从开始到现在,没有一天说我们坐下来研究一下怎么算账,不会斤斤计较,钱都是放在一起的。

  《英才》:你们会为企业决策上的事情发生争吵吗?

  翁关荣:不会,我一般不管,都是他们两个决定的。

  《英才》:你们从创业至今一直这样吗?

  翁关荣:一直这样。这个厂办起来,靠人家怎么搞得好呢?现在做袜子利润这么低,很难的。

  十多年没红过脸

  《英才》:你们最初创业是Ë先挑头的?

  翁荣弟:还是我二哥。

  《英才》:你们做小贩的生涯算不算成功?

  翁荣弟:还可以。一般来讲做贸易的时候是人有我无,人无我有,我感受很深。因为市场定价一天一个价,过剩的时候我就不要了。

  《英才》:在你们决定创办浪莎的时候,你们三兄弟的自有资金大概有多少?去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当时是Ë提出来的?

  翁荣弟:我们当时差不多一两千万。(做广告)我们思想比较统一,包括注册商标,我跟我二哥对这块比较重视。

  《英才》:浪莎这个品牌是Ë想出来的?

  翁荣弟:是我跑去注册的,也带了几个商标,备用的有好多,像俊龙、博士等。现在只能说路走对了。

  《英才》:如果你们一直坚持做袜业,会不会支撑浪莎成为一个百年的企业?

  翁荣弟:总要向这个目标(努力)。

  《英才》:你们三个如果在¾营方面意见相左,一般会通过怎样的方式来Ð调?

  翁荣弟:主营业务这块一般是没有问题的。有些投资,大家也会考虑研究,不光我们三兄弟,下面的员工管理层都会参与,(讨论)该不该投资。

  《英才》:创业十多年,就没有红过脸?

  翁荣弟:没有。

  浪莎现在是公众公司

  《英才》:如果要划分浪莎的发展阶段,你会怎样划分?

  翁荣金:我们1995—2000年,是打造国内的品牌,稳扎中国,把中国市场做强做大。2000—2005年,做国际化,拓展国际这块。

  《英才》:2000年做国际化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翁荣金:当时国家鼓励走出去嘛,另外加入WTO之后,外商进来非常多,那么有些发达国家随着生产力成本的增加纷纷转到中国。那时候出口(利润)好像到17%、10%吧。

  《英才》: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你有没有为浪莎睡不着觉的时候?

  翁荣金:没有。义乌这个地方还算好,银行的资金啊,市场的平台啊,天时、地利、人和吧,都能促使企业成长。

  《英才》:你们三兄弟保持亲密无间合作的方法是什么?

  翁荣金:不要去写这么细的吧。因为浪莎本身是股份制企业,也有港资,也有外资,上市以后成了公众公司,并不是一个三兄弟的公司。

  《英才》:你对家族企业是排斥的吗?

  翁荣金:(沉默)现在浪莎上市了,已¾公众化了,谈不上三兄弟的资产。

  欧洲人看浪莎

  专业性缺一点

  安吉洛、艾米丽夫妇来浪莎两年半了。在此之前,他们在意大利开袜厂,在袜子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四五十年。因为成本太高,夫妻俩把设备全部卖到了非洲,开始做袜子的贸易,而后,受大客户的委托,夫妇俩跑到中国来生产袜子。

  浪莎是夫妻俩通过网络一路追过来的,他们说,在这里,质量和交货都没有问题,只是专业性还需要加强。

  《英才》:中国的袜厂会不会也像意大利一样面临成本高的问题?

  安吉洛:在我们看来,目前人工费是非常低的,等到慢慢的人工费开始涨了,这时候就要看每家企业的技术了,技术好的,人工少一点也可以做,技术不好的,就做不下去了。我只是说丝袜这块。在欧洲,把浪莎这样的企业¾营下去,只需要40%的人员。

  《英才》:来中国之前,对包括袜子在内的中国商品是什么印象?现在呢?

  艾米丽:在我们看来,中国的产品在意大利不是很被接受。所以,很多国外企业到中国来生产产品,都要派人固定在这里守着。

  《英才》:你们在浪莎生产的产品用的是自己的品牌吗?是什么?

  艾米丽:有三到四个品牌,这个我们不想说,那边也不能知道这是中国的产品。

  《英才》:如果印度或者越南的厂商能出更低的价格,你们会不会考虑转移?

  安吉洛:这也难说,要看质量。有可能质量好的,一美元也没关系,但是质量差的,一毛钱也没人要。

  《英才》:有没有让你们不适应的问题?

  安吉洛: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在中国,很多时候他们会回答“好的”,但做的时候就做不出来。很少听到中国人说“不”。不只是我们遇到这个问题,我们跟朋友交谈,企业家、技术员,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英才》:浪莎有这种问题吗?

  安吉洛:你们自己猜。

[上一页] [1] [2] [3]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