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翁氏三兄弟澄清中国第一妖股 迷失的浪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9日 11:52 《英才》

翁氏三兄弟澄清中国第一妖股迷失的浪莎

  翁氏三兄弟澄清“中国第一妖股”

  迷失的浪莎

  自今年4月以来,这家根植于浙½义乌的家族式制造企业,已¾数度成为绯闻与新闻的主角了,尽管每次都是情非所愿。

  股改后的*ST长控(后更名为“*ST浪莎”, 600137.SZ)复牌,开盘当天涨幅高达1083.84%。并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被紧急停牌。

  事后证明,来自股市上的种种质疑,的确冤枉了浪莎与其创始人翁氏三兄弟——浪莎控股集团总¾理翁关荣、浪莎控股集团事局主席翁荣金、浪莎控股集团总裁翁荣弟。上交所和四川证监局的调查还了三兄弟一个清白,即,翁氏三兄弟绝非“浪莎

神话”的幕后推手。

  浪莎在2005年为上市而聘请的财务顾问苏建平对《英才》记者说“他们拿了上市公司也不会弄。”

  处在资本市场风口浪尖上的翁氏三兄弟三个月后,再度被迫成为主角。

  浪莎交恶沃尔玛的报道充斥坊间,起因是国家调整退税政策——针织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7月1日开始再下调2%。为此,翁氏兄弟思考着要不要继续以低廉的价格跟这个全球零售巨头合作下去。

  出口退税的再度调整,对于诸多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企业而言,实际只是生存环境恶化的诱因之一,此前,他们已¾承受了诸如人民币升值、Ô材料成本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的巨大考验。翁荣金认为,沃尔玛至少要提高30%的价格,才有继续合作的可能。

  在中国市场翁荣弟敢放豪言:“浪莎的袜子定价1块钱,没企业敢定价1.1元。”而面对沃尔玛这样的国际买家,翁氏兄弟考虑到尽管今天没有加价的可能,但将来还可能合作,于是知趣地闭上了嘴。

  在全球市场上丧失产品定价权以及产品增值分配权,这几乎是所有中国制造业的软肋。

  许多国际知名品牌都将生产订单交给中国企业去做,已是公开的秘密。 然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虽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生产订单,但执行这些订单的中国生产厂家最终能赚多少钱呢?《英才》记者从翁氏兄弟那里得到的答案是“10%都不到”。

  如今不缺资本、不缺中国市场的浪莎,缺少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缺少技术创新、缺少产业升级、缺少全球品牌知名度、缺少全球销售网络建设⋯⋯

  我们认为像浪莎一样的中国制造业正身处三岔口或是临界点,翁氏兄弟也认同《英才》的判断。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近年来出版了一本新著,名为《中国:出租中》。这个书名乍听起来有些刺耳,正如这本书封面上所写的:“全球最大的企业‘中国株式会社’正在出租土地、人民、智慧、权力⋯⋯”这不是预言,这是中国正在发生的事。

  不难理解,浪莎如何转型?如何能在全球市场上赢得尊重?他们所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也是众多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整个工业界所必须面对的。

  (文|张刚)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