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冲刺5000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 12:49 《理财周刊》

冲刺5000点

  经济的长周期繁荣保证了上市公司盈利的高增长甚至是超预期增长,是推动长期牛市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更根本的动力。但在市场高估的情况下,加上短期内影响市场的很多不确定因素,股指在冲高的同时还会经历更大的震荡。

  本刊记者 张学庆

  股指向上挺进,向5000点逼近。虽然机构投资者对短期后市的分歧正在加大,“市场已进入较高风险区域,技术性调整即将来临”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对市场长期趋势,机构投资者仍然乐观。

  依然牛市

  据联合证券在机构投资者中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高达84%的受调查者认为今年下半年上证综指最高点位会达到5000点以上,其中52.6%认为会冲上5500点; 22.1%认为指数至少要探高到6000点以上。

  “判断牛市的主要依据是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由此带来上市公司业绩的不断提升超越投资者的预期,只要这些因素不发生变化,牛市的格局就不会改变。”海富通基金公司副总经理陈洪表示。

  多数机构表达出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经济的长周期繁荣保证上市公司盈利的高增长甚至是超预期增长,是推动长期牛市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更根本的动力。

  盈利大增

  “由于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不断改善,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已由过去的9%~10%提高至11%~12%。”国家信息中心最新预测报告分析认为。

  基于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逐步提升的考虑,目前的经济的过热程度应较想象中要小。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极其强劲,通胀有加速和扩散趋势,但这是中国经济高度繁荣期企业盈利和居民收入高速增长的必然结果。

  持续的巨额贸易顺差正是宽松的流动性根源。管理层采取加息等收缩流动性的政策是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的持续推进,使中国经济不会因过热而出现剧烈波动。

  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的企业盈利超预期让投资者对后市保持信心。

  据天相系统统计,截至2007年8月14日,总共53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7年中期报告,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6.03%。加权每股收益为0.2153元,可比样本同比增长64.09%;净资产收益率为7.50%。其中90.89%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78.44%的上市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比实现增长。

  538家上市公司创造净利润539.52亿元,其中具有可比性的477家公司净利润合计509.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4.87%。实现投资净收益合计95.45亿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2.26%。业绩增长最快的前3个行业分别是:通信、酒店旅游和化纤。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冬云认为,今年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高增长基本已成定局,粗略计算,今年中报增幅将达到测算的上限80%左右,全年业绩将有40%的增幅,蓝筹股业绩也超预期增长。

  不少投资者相信,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的高增长具有相当强的持续性,如果2008年经济和企业盈利的增速不弱于2007年,那么实际上目前蓝筹股的估值不存在太多泡沫。

  随着中报业绩公布和调控措施逐步推出,境外投资者势必要提高对中国资产的盈利估值预期。即使面临短期震荡,A股市场长期向好趋势仍然十分明朗。

  从资金方面看,目前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被看成为股市涨跌风向标的开户数继续增加。中国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13日,新增A股开户数达到17万户。截至该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达到11267.30万户。

  与此同时,散户借助基金入市趋势明显。新增基金账户出现了翻倍的增长。新增基金开户更是达到20.4万户。开户数的增加,导致新基金再度受到追捧,出现1天600亿元的资金疯抢一只新基金的火爆场面。

  初步估计,7-8月份发行的新基金加上持续营销的老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新资金在未来必然会建仓,因此市场仍有上扬空间。

  以历史经验来看,这些资金在指数高位时往往选择蓝筹股作为重仓股,可以“进可攻、退可守”。机构一般的做法都是购买原有股票池中的龙头品种,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银行、地产龙头出现了大幅攀升的行情。

  短期谨慎

  尽管目前蓝筹股的行情还没有达到显著泡沫化的程度,但也超过了合理估值区间。目前行情整体呈现的高估值、高增长、高换手的“三高”特征,这也引发当前对蓝筹股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

  “蓝筹股肯定高估了,但还没有高得离谱。在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泛滥的局面下,尤其在好股票稀缺的情况下,供需严重不平衡,蓝筹股未来还会往上走。”有谨慎的分析师表示,“但在市场高估的情况下,加上短期内影响市场的很多不确定因素,股指在冲高的同时还会经历更大的震荡。”

  目前主要的不定期因素是,在经济由偏热向过热转变的趋势下,政府部门将会采取什么样的调控措施,这些措施会对市场市场多大影响。

  国家统计局8月13日公布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数据,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去年同月上涨5.6%,这已经超过2003-2004年上涨时期5.3%的高点,并创出1997年2月份以来的新高。CPI呈现明显的加速上涨势头,预计高物价在今后几个月仍将持续。

  随着通货膨胀压力的显现,稳定物价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将明显提升。

  申银万国预计,政府在稳定物价方面可能出台的主要政策包括三方面。

  一、加快升值。实证研究表明,本币升值可以很好地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预计人民币升值幅度将明显加快。预计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达到7.3,升值6%,明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达到6.7,升值8%。

  二、加快升息。通货膨胀率的提高使得利率偏低的问题更加突出,也使得利率正常化的速度会明显加快。预计未来12个月,利率将上调3次。明年上半年存款利率将上调到4.14%的水平。

  三、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调价。由于目前还存在部分政府定价项目,可以通过对政府调价范围和力度的控制来避免物价的过快上涨。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三次发文要求物价涨幅超过预定目标的地方暂停出台政府调价措施,随着物价突破5%,预计中央和地方通过限制政府调价来控制物价上涨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

  “一旦这些政策‘组合拳’出台,对股市的影响有多大,还难以确定,因此还以谨慎操作为好。”国海证券分析师给投资者一个建议。

  从境外市场看,近期美国次级债危机引起投资者风险偏好程度明显下降,带来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大幅度减少,甚至欧美日央行不得不向金融系统注巨资以缓解流动性危机,海外市场波动性明显加大。

  虽然美国次级债危机对A股市场影响不大,但海外市场的下挫与A股市场的连续上扬直接导致市场间的相对估值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摩根AC世界指数的静态市盈率水平已经降至15.7倍,香港国企指数市盈率上周更是下降4.2%。

  与之不同的是,A股静态估值水平继续攀高,上证综指上一周上涨3.0%至48.9倍,创出2003年以来新高,比香港国企指数要贵121%,比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高出38%,A股市场估值压力进一步扩大。

  同时,A 股市场下半年资金需求压力会比较大,由于IPO 规模加快(H 股和红筹股回归)、大小非减持、股指期货可能推出等因素将会明显高于上半年;而资金供给方面预计增长有限,并不宽裕。

  “A股市场维持牛市格局的基本因素并未发生逆转,但短期而言,预计市场将有望进入宽幅震荡格局。”海富通陈洪分析道,自 5月 30日 以来随着指数宽幅震荡,个股分化严重,绩差股出现了调整,而一批具备持续增长且中报有望超预期的优势公司股价却悄无声息的创出新高,如此反差再次验证了精选个股基础上的“长线是金”原则。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