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制约美国基金炒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4日 05:35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陈刚 纽约报道

  基金业在我国历史并不长,但是从“基金黑幕”到“老鼠仓”,基金的发展经历了不少波折。对于投资者而言,基金是委托专业人士理财的工具。随着市场的波动,一些投资者频繁进出,像炒股票一样炒作基金,一方面自己收益不高,也给基金管理者造成困扰。奥本海默基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山泉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的共同基金持有人一般不会像国内的基金投资者这样炒作基金,那样的话成本太高了。

  资本利得税限制炒基金

  “美国不可能出现‘炒基金’的情况,因为美国的税收制度不一样。”李山泉回答得非常直率。“中国没有征收资本利得税,人们炒基金就像炒

股票一样,频繁进出,赚钱之后就走人,因为没有税收的限制,投资者不在乎。”

  李山泉说,在美国,资本利得税的设计限制了短线过度炒作。根据美国税法的解释,你拥有的任何个人用途或者投资的财产都算为资本资产。比如说你的住房、家里的家具,个人账户上的股票、基金或者债券。当你出售这些资本资产的时候,如果出售的价格高于你购买它的价格,之间的差价就是资本利得。如果出售价格低于你的购买价格,就称为资本损失。资本利得又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当你拥有资本资产一年以上后出售的盈利,就被称为长期资本所得,反之则为短期资本所得。净资本所得最高的税率是15%,投资股票的资本利得的最高税率为28%。

  在每年报税的时候,投资者要填写很多的表格,资本利得和资本损失要填写相应的表格,如果你的长期投资收益超过你的资本损失你还要申请低税率的表格。根据美国税法,长期投资的资本利得税较低,而短期投资的资本利得税就比较高。

  “资本利得税的设计鼓励长期投资,对于基金市场也是这样。如果你持有基金的时间长,政府征收的资本利得税就少,反之投资者缴纳的税率就会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金的过度炒作,”李山泉说。

  费率优惠鼓励长期持有

  除了税收之外,为了限制投资者的炒做行为,美国的基金公司在基金契约设计中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投资者的频繁进出。

  美国共同基金的费用与中国的基金设计不同,美国基金的费用可以分为基金持有人直接费用和基金营运年费两种。持有人直接承担的费用在交易发生时,由基金购买人一次性支付,包括申购费用,赎回费,转换费用和账户维护年费。基金营运年费则将每年在基金的净资产中按一定的比例扣除。包括基金营运年费,营销费用和过户代理费、律师费、

审计费、电话费、网络费及邮寄费等多种服务费用。

  “为了防止基金的过度炒作,基金在设计中专门设定了相应的费率,对于短线进出的投资者来讲,他们一进一出的成本非常高。比如说,短线炒家一进来就收取他5%的管理费,当他在短期内卖出的时候再收取5%的管理费,这样炒家根本不可能炒起来,他赚取的利润根本不够支付管理费用的,”李山泉告诉记者。

  “如果投资者持有的时间长,那么管理费用就会相应降低,比如持有半年是一个费率,持有一年以上的是更为优惠的费率,以此类推,持有时间越长管理费用也越低。另外,在基金管理的章程中对于短期炒作和长期持有也都有不同的规定,这样通过多种办法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