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发展自主创新型企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3日 05:35 中国证券报

  □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 张景安

  改革开放以来,以我国科技人员为主体创办的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即民营科技型企业,具有极强的创新活力和经济增长的潜力,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据调研,这些企业发展壮大目前最重要的瓶颈问题是如何解决金融支持,因此建立顺畅的投融资链条,发展风险投资仍是当务之急。

  自主创新型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自主创新型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和大企业的摇篮。其发展与国际情况类似,美国80%以上新开发的技术是科技型企业产业化的:

苹果、微软这些行业巨头也都是依靠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获得了自身的崛起,进而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欧盟小企业人均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两倍,单位R&D投入产出新成果是大企业的三至五倍。我国自主创新型企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已成为浩浩荡荡高科技产业大军。65%的发明专利、80%的新产品来自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自主创新型企业对培育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
的新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增强国际
竞争力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开放条件下的新型创新体系

  早在1980年美国兰德公司一份报告指出: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有政治独立。在一定条件下,技术可以引进,但技术创新能力不可能引进。中国一些产业多年来走过了一条“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付出的代价很大,要转变增长方式,必须建立自主开发的平台,进行自主创新的实践。建立开放条件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突破口。

  当今企业创新,还有一个特点,必须从大学、科研机构和竞争对手中获得信息。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取胜的。产学研互动,既是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当代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

  主要瓶颈问题是资金问题

  再融资方面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信息不对称。这与商业银行集中资金管理模式不相符合,使得他们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二是科技开发周期较长,风险较大,也使一般的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难以承受,民营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不确定性,在很多情况下形成了资金募集断流。

  发展风险投资 完善资本市场

  风险投资与新型资本市场独特的资本性融资既可以满足小企业直接融资需求,又可以达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目标。 在此提出针对自主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支持的六条建议:

  第一,积极推出创业板。当前中小企业板仍是市场的组成部分,与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市场还有很大的差别,中小企业板不能代替创业板,随着公司法、证券法修改完善,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我国证券市场监管能力、措施和专业人才队伍逐步加强,为创业板的推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积极推动创业板,培育更多有活力、发展前景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上市,将有助于投资者充分树立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信心。

  第二,深化三板试点,完善再板股份转让系统。

  第三,加快中小企业制度创新步伐。根据新《公司法》和《证券法》,在总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不同于创新企业发行审核标准,重点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情况和成长潜力,抓紧建立适应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退市机制,股权激励机制和小额融资机制。推进全流通机制下的交易与监管制度的创新。构筑中小企业板强大生命力。改革发展制度,提高发展效率,设立面向企业创新能力科技型民营企业融资的绿色通道。

  第四,积极推行有限合伙制,是国外风险投资机构较为普遍采用的方式,能够有效吸引社会资金流入风险投资行业,将为使我国风险投资的资金规模得以扩大,运营效率提高。

  第五,加强制定对风险投资的税收征管政策。

  第六,利用科技园区创造局部优化的创新环境。

  (本报记者 龚小磊 整理)

爱问(iAsk.com)
·07年新浪冠军项目 ·网络赚钱新浪分类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