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日本经验考验中国银行业全球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 16:52 《资本市场》
作者:孙伯银 ◆中国银行业面临的背景与1980年代日本银行全球化崛起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不但预示着中国银行业全球化时代的即将来临,同时警示出日本银行全球化兴衰的经验教训,也应该成为中国银行的参考。 日本银行业1980年代在全球市场迅速崛起,决定因素是外部市场条件有利,银行拥有较多的资源优势。但是,受规模最大化驱动,不重视超资源竞争优势的培育和提高,没有长远发展战略,不重视当地人才的开发利用和本土化经营管理。随着泡沫经济破灭,外部有利条件消失,资源优势削弱,日本银行全球化陷入困境。目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背景与1980年代日本银行全球化崛起之时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不但预示着中国银行业全球化时代的即将来临,同时日本银行全球化兴衰的经验教训,也应该成为中国银行的参考。 日本银行全球化解读 日本银行的全球化发展由来已久,但海外机构规模一直不大,影响有限。直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银行抓住历史性机遇,发挥资源优势,以美国、欧洲和亚州市场为主要目标,通过一系列并购扩张活动,在全球市场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市场的主要力量。具体分析,1980年代日本银行全球化崛起是外部有利条件和内部资源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尽管从长期来看,当时日本国内市场开放度不高,监管政策严格,政府对银行提供隐性保护,银行破产率低,同时银行与企业相互持股,股权相对稳定,股价波动不大,银行缺乏市场竞争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国际竞争力不足。但是,由于当时经济环境大好,日本银行全球化扩张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这些资源正是日本银行抓住时机,全面出击,实现超常规增长的动因。 由于当时的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再加上高储蓄率和资本过剩。银行在日本国内市场经营前景乐观,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有实力开拓国际市场。 国内资金过剩的格局,又带来了两种结果的出现:一是国内非生产领域投资增加,资产价格高涨。据有关分析,1985~1990年间日本土地价格增长了2倍以上,新房价格接近居民年收入的10倍,股指增长率31%。这又导致银行资产规模和市值大增,通过股市融资便利,扩张加快。二是海外投资增加,日本成为最大债权国。1980年代前期以本国政府和非银行金融中介购买美国国债、房地产等资产为主,后期海外银行扩张,贷款投资大增。 随着外贸顺差扩大,国际争端加剧,日本企业出口面临较多的限制,日元被迫升值,导致企业出口成本增加。为降低成本,规避出口限制,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收购增加。根据日本政府统计,1985年日本FDI为122亿美元,1989年达675亿美元,在美日资生产企业达700多家。日本外贸投资增长,银行国际业务和客户基础扩大,追随客户涌入国际市场。 同时这一期间,日元的大幅升值,使对外投资收益大增。日元升值增大了日本银行和企业对外投资购买力。基于汇率分析,在外汇储备大增、日元升值和银行资金过剩的背景下,对外投资收益增幅大于日元升值增幅,日本银行积极寻求对外扩张。同时由日元升值带来的间接效应使得日本银行的资本账面值大幅增加,国际评级提高,使得银行可以获得廉价资金,海外资产快速扩张。 而在1980年代在金融自由化背景下,日本银行逐渐放松管制,为日本银行在国内融资,在美国放贷,全球配置资源,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正是由于日本政府的保护支持,消除了日本银行国际化的后顾之忧。刺激其实行规模扩张战略。据统计,1984年日本银行海外资产3411亿美元,1993年达到21810亿美元。 同时在外资政策上,欧洲市场管制较严,日本银行在欧洲市场收购较少,以新设机构为主;美国市场相对宽松,美国银行为提高资本充足率,向外资银行大量出售贷款,使得日本银行得以合理的价格接手许多美国银行。其时美国市场规模虽然较大,但当时美国银行法禁止跨州经营、银行与证券保险混业经营,银行规模普遍不大,分割于不同城市,不能向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等,也为日本银行进入开展相关业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日本银行全球化衰落的根源 自1991年开始,日本银行被迫调整国际化战略,从过去的全球出击转向对美国市场的重点防御,有选择退出。1991年日本城市银行海外分行的资产下降了13%,银行总资产下降了5%,这是二战以后银行资产首年下降。 从表面来看,1990年代日本银行全球化衰退是外部市场条件变化,内部资源优势削弱的自然结果。但深入分析,日本银行没有利用有利时机,提高国际竞争力,片面追求规模最大化,未能成为当地本土化银行,是其国际化发展不可持续的根源。 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刺激日本银行全球化的有利条件逐渐消失,日本银行业的资源优势在90年代初被削弱。 1990年以后,日本国内泡沫经济破灭,对银行经营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日本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盈利能力下降,市值缩水,国际评价降低,在国际市场的融资成本上升;同时日本央行实行紧缩性政策,1990年8月将再贴现率由3.75%提高至6%,市场资金紧张。随后在美国的压力下,逐渐放松利率管制,实行利率自由化,国内利率与国际市场利率趋于一致,银行低成本资金优势消失。 而国际市场方面,1988年主要发达国家制定通过了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统一国际监管标准,要求1990年末达到7.25%,1992年达到8%。日本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股市泡沫破灭前可以通过股市融资,泡沫破灭以后,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市值严重缩水,股市融资困难,只好通过发行次级债补足,资金成本增加,资产负债表扩张能力受限。总之,随着市场环境恶化,银行资源优势只剩下客户关系优势和政府的保护政策,但不足以弥补银行国际化扩张的成本损失,从而被迫削减海外资产和负债,调整扩张战略。 从当时日本银行业的特征来看,普遍缺乏对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提高,而单纯追求资产规模最大化而不是能力提高为目标。 在这样的思路下,当美国房地产泡沫严重的情况时,日本银行继续参与对大不动产开发商发放的银团贷款,大力支持日本企业对美国房地产投资和收购,有的甚至直接投资美国房地产,随着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而遭受巨额损失。 而其时日本银行在海外拓展中,人力资源管理不力,组织管理不力,创新能力不足。日本银行对海外机构沿用国内管理机制,不重视本土化经营管理,决定了其不可能在当地市场生根开花,取得成功。 另外日本银行业在海外收购银行从属于规模最大化目标,机构整合不到位、信息传递不畅、管理失控,既不能发挥协同效应,也未能实现获取国际市场先进技术经验提高母行竞争力的目标。 中国银行业的全球化时代 将当前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与1980年代日本银行全球化扩张时期的情况相比,尽管两者处于不同的时空下,国内银行竞争力相对较弱,东道国市场准入限制较多,但是在其他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预示着我国银行业面临历史性的巨变,全球化扩张的时代来临。 中国正处于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在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经济一直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股市、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但目前泡沫的成分不大。 同时外汇储备过剩,预防动机满足,也提出转变投资策略的要求。因此,以企业和银行主导的直接投资开始增加。政府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中国崛起实质是企业全球化的崛起。目前,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意义重大,包括获取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消除增长瓶颈,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和外汇储备累积,缓解人民升值压力和央行对冲调控压力等等。 而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持续升值,也客观上为对外收购扩张提供了便利。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已升值了约4%,2007年末预计升值到5%,对外购买力大增。 中国经济正处于外贸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历史性阶段。自1994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双顺差态势,到2005年底,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全球第三大外贸进出口国、 吸引外来直接投资最多的第三大国(仅次于美国和英国)。政府实行实行严格的结售汇制度,大量外汇盈余集中于中央银行手中,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2006年末突破100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银行资金成本低,利差收益大,资金过剩严重。目前,国内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为2.5%,扣除利息税(0.5%)和通货膨胀(06年平均1.5%),实际利率为0.5%,2006年12月通胀率达2.8%,2007年将继续上升,预示着已经进入负利率时代。而美国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为5.25%,实际利率2.7%。国内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12%,存贷款利差高达3.62%。其因,一是国内储蓄率较高,加之对外双顺差,资本项目管制,市场资金过剩。二是央行实行利率管制,为防止更多投机资金进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加息负面影响,将国内利率低于美元利率的一定水平。 同时中国银行业改革上市,市值提高,资金过剩,摆脱了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同时股价飙升,市值暴涨,国际形象和评级正在提高,全球影响力处在上升期。中国工商银行市值一度超过美国花旗银行,引起全球瞩目。尽管这与国内利率水平较低、资金过剩、市场投机不无关系,但无论如何,市场预期看好为银行扩张提供了有利的资本条件。而国内银行除中国银行之外,海外机构仍然很少,在过去一年中中国建设银行收购美银亚洲、工商银行收购印尼哈林银行,拉开了银行全球化扩张序幕。 另外中国银行业同样与企业有着较深入的合作关系。尽管这种关系与日本银企相互持股的关系相比宽松,但是传统合作关系,银行掌握信息优势,积极支持企业对外扩张,追随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业全球化的挑战 目前尽管中国银行业全球化扩张的时机趋于成熟,但是仍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国际环境较为恶劣,发展中国家不确定性风险较大,欧美发达国家准入政策严格。这是中日两国银行全球化扩张背景面临的最大不同,也是中国银行业对外扩张的最大难点。日本银行在80年代扩张时,也曾引起欧美国家的恐慌,“日本超越美国论”尘嚣甚上。但是,与目前的“中国威胁论”版本有着本质性差异,表现在当时尚处于冷战时期,日美有着同盟关系。所谓的日本威胁主要局限在经济层面,因此美国对日本在美国的收购扩张活动政策较为宽松。而中国的威胁被认为不仅有经济层面,还有政治层面,因而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除了使用通用的市场标准限制,还有政府安全审查。过去,美联储拒绝中国的银行进入美国市场设立分行,给出的理由是资本充足率不达标、不良资产过多、监管部门监管能力不足、没有反洗钱法规等。英国等其他国家参照美国。目前,随着国内银行改革完成,制度逐渐完善,上述问题已经解决,美联储对国内银行转为无条件准入限制。除了中国银行,其他银行在英美设立代表处已达10年以上,2005年工商银行在英国设立子银行。设立分行困难,收购当地银行更难。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公司失败已经表明了这点。发展中国家各项制度不成熟,政策多变,有些国家社会不稳定,不仅存在契约履行的不确定性,而且存在财产人身安全问题。 二是银行国际竞争力不足。这其中包括:一是银行本身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市场竞争力不足。这与我国长期以来金融管制严格,市场发育不成熟有着相当的关系,同时尽管目前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但毕竟为时尚短,传统运营思想观念影响较大。二是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当,国际化管理人才缺乏,缺乏国际施压和管理能力,并习惯性沿用国内管理方式,国际化经营水平较低。早在多年前,中行就启动了境内、外机构和境内机构间内部人才交流机制,为中行赢得了不错的人才战略储备。但由于只有人才储备,没有有效激励的机制,导致部分人才流失和资源浪费。三是跨文化整合管理能力不足。与外资机构合资或者参股外资银行,面临东西方文化理念不同的协调难题。整体收购当地银行,对银行的整合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银行业的全球化战略 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战略,首先必须由政府开始,从战略性高度推动银行全球化。在对外开放中,遵循对等开放、互利双赢的原则,通过双边自贸谈判和特殊互惠协定,降低国内银行走出去的障碍,改善投资环境。对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并购国内银行企业要尽快制定形成法规,消除我国外资政策相对宽松、国内对我政策相对较严的不对等现象。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国内商业银行改革有着特殊意义,但是在中国市场备受全球瞩目、国内银行投资溢价高涨的情况下,引资政策应该有所调整,将开放政策与双边自贸区相结合,谋取综合利益最大化。 其次,银行制定长远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明确目标方向。综合考虑海外市场特点、准入政策以及国际业务增长潜力等因素,划分重点区域、重点业务,制定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业务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从语言文化差异不大的周边国家和地区起步,逐渐推向全球。对市场条件不成熟、准入管制较严格的国家和地区,采取参股、合资、设立子银行等多种策略,争取先入为主,熟悉市场、积累经验,为条件成熟时、收购扩张做准备。 其三,将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起来,实行本土化战略。最重要的是用人机制、薪酬制度本土化,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学习创新型组织,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和服务能力,同时,尊重当地的社会文化传统和风俗,争取当地居民客户的认同,成为有全球化特色的本土银行。汇丰银行实行收购东道国银行并在东道国证交所上市的策略,成为全球化的本土银行,获得了重大成功。在东道国上市,不仅解决了收购资金问题,扩大了客户基础和市场影响力,而且成为一家当地的银行,与东道国政府和公众 “共享”东道国金融市场,缓解了全球化的进攻性,得到东道国政府和市场的普遍认同。 其四,避免资产规模最大化冲动,实行提高竞争能力战略。日本的经验表明:资产规模扩大和市值上升,容易使人产生自身强大的幻觉,加上有利的市场扩张条件,容易使人错误地评估形势,着眼于外在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在全球市场四处出击,无意学习创新,提高竞争力。对国内银行来讲,既不应因循守旧,错失历史性机遇,也不应盲目扩张,忽视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只有以日本银行业全球化中的陷阱为戒,才能让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路径更加通畅,并避免在市场环境出现恶化、资源优势耗尽时,遭受巨额损失,难以持续。 (作者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国际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